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职大学生班级建设因多种因素影响,存在着建设质量不高的情况。提高班级建设质量,就是将班级建设成班集体,具体可从班级目标、班级核心、班级干部、规章制度、班级风气和班级活动等方面进行建设,在实现学生个体富有个性发展的显性目标时,促进班级群体的发展,实现班集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在与学生交往中难免会出现意见相左、言语冲突等不和谐的情况,对此,班主任往往苦闷不已,不知该如何妥善处置。“共情”能让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真切体会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觉得自己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班级管理,实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本文从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出发,简要分析班主任教师如何通过“共情”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与互相理解,以期取得更好的班级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3.
高校健身健美操选项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是以教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忽略了个体在目标上的差异和应该允许的自由度。这一问题的结症在于制定目标时,过多地考虑了“教”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的目标。因此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将健身健美操的教学目标分为“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重视学生“学”的目标,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班级作为高校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对学生个体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是班级的核心,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文章从班级文化的内涵和存在问题入手,围绕校风、宿风、班风、学风建设,探索班级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5.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重要载体。班级文化是随着班级的产生而孕育出的一种特有的隐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对班级文化的内涵及必要性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旨在对班级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从而促进班级文化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和共同劳动,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这种为了执行整体运动职能,达到共同目的所进行的对人们的“指挥”与“协调”活动就是管理.为了提高高校工作的效率,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就应当对学校进行“指挥”与“协调”.而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因此,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以及学校面貌如何,关键就要具体落实到班级工作上来.如何进行班级工作科学化管理?我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学生的中心任务,所以班级建设的中心目标应该是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班级的一切工作都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而开展,要保证学生在班级中能愉快学习,健康成长。本文以南通职业大学为例,从高职院校班级学风现状出发,提出强化班级学风的策略,以促进班级学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8.
班级管理中,一旦学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班主任主张“杀一儆百”,有的班主任首先考虑如何维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还有些班主任则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来看学生,等等。在诸如此类心态下的处理方式,无非是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归结起来无非“惩罚”二字。难道班级管理除了惩罚之外就没有其它“策略”?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管理班级  相似文献   

9.
班风是班级灵魂的体现,是班级建设的核心。一个优秀的班级必须有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会促进班级的各项工作,它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而且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发展方向,从而对学生德、智等各方面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期高校班风建设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更加需要建设好班风,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中普遍出现班级凝聚力不强,班级管理难度加大,班级活动开展困难等现象,其中,高校班主任的普遍缺失、辅导员的频繁更换、学生个体过多关注自我的发展以及班干部表率作用难以发挥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恢复高校班主任制,稳定辅导员队伍,加强学生及学生干部爱与感恩教育,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成为高校班级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陷入”到教育的那个“潭”里,慢慢的就发现做班主任是“直陷到潭底”的事情。在“帅哥”“美女”横流的时下,要使十几岁的孩子抵住诱惑,沉心于学习和校园生活,让他们既为“粉丝”又回归于一个风平浪静的世界,让他们坚守在波澜不惊的港湾里,可以说,这是对班主任工作智慧的考验,也是提升班主任自身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卷扬机”。众所周知,班级管理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直接的、现实的“保驾护航”作用。一个班的班风、学习质量、人际关系、组织活动等的好坏优劣…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头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班主任的引领,每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都离不开班主任的策划。作为新班主任,我们不妨在班级建设中燃起“三把火”:燃起学生的信心、做班级建设的合伙人、树班级发展的正风。通过这些“火花”,点亮班级文化,烛照孩子心灵,引领孩子成长。  相似文献   

13.
形象设计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班级的形象设计首先要根据专业特点确立特色型的班级目标,构建理念识别系统;然后根据班级目标设计平台型的班级活动,在管理机制的保证下落实班级形象的行为识别;最后是将学生的才能与专业成就结合起来设计视觉形象展示物。专业导向型班级管理模式是塑造班级特色形象的重要方法,是值得探索的班级管理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个性的重要环境。然而,当前中小学班级组织中依然存在诸多病理现象,主要表现为:班主任角色错位;班级管理过程混乱;班级人际关系紧张;封闭的班级组织系统观。有效地把握班级病理及其诊治方法才能保证班级的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民主型班级管理;加强班级规划;掌握病理诊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班级管理团队竞争评价模式”是一种竞争评价模式,它是我们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九(2)班运用有效德育评价体系开展班级管理的一种探索。在班级管理中,我秉持“成长树,班级林”的理念:每位学生都是一棵成长中的小树,而班级就是一片树林。  相似文献   

16.
生态班级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诗意宇舍,它以人格养成和精神涵养为本体,具有简朴性特征。但这样的宇舍演变到今天,却成为对学生实施控制的场所,甚至可以称为“监狱”,出现种种失失衡现象。班级应该是个“富有欢乐和吸引力的宇舍。”在这里儿童自由生长,自由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的本能,在良好的学习生活中“自己成为好孩子。”因此,构建生态班级,促进儿童自由、健康成长是班级管理的本然。  相似文献   

17.
个性化英语能力是我国近年来教改推行的方向,它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动地形成具有个体特色的英语学习能力。但我国的英语教学普遍是在正式的班级中开展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任务主要以班级为对象,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开展学习,他们的课堂学习方式较被动;短暂的课堂时间里,学生展现个性学习特点的机会较少,教师难以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特点和问题,学生的个性化英语能力因此难以形成。实现班级教学与学生个性化英语能力培养的优势结合,让学生的个性化英语能力在班级教学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现代英语教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校班级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班风、学风、组织、制度和文化建设,但是学分制的冲击、学生个体意识的觉醒、社会环境的影响、辅导员职能的泛化等与传统班级建设模式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班级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积极心理学为高校班级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提倡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重视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加强和谐校园氛围的营造、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班级凝聚力建设是新时期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目标,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凝聚力建设中加强团体内成员的吸引、认同、支持等情感因素至关重要。团体依恋作为一种内部心理表征影响个体在团体中的期望和行为。借鉴团体依恋的核心思想,通过尊重个体差异,鼓励深度分享,区分依恋类型等方法,加强班级成员深层情感联接,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班级是师幼生活的主要阵地,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渠道。我园对以往实施的“智慧班级”建设工作予以回顾和总结,重新构建“好习惯”在师幼成长中的“功能”和“状态”,在“智慧”和“养成”两者中寻找“顺其自然”和“顺势而为”的教育契机,深度挖掘班级活动的养成教育价值,努力创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提升班级养成建设的生命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