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松源 《科技通报》2000,16(Z1):53-59
浙江的油气勘探在东海海域取得了突破,沿海第四系浅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经验,建立了小规模产能,但陆上油气勘探主体没有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是浙江的油气地质条件相当复杂,海相盆地有较好的烃源条件,但经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改造和破坏,整体封盖条件已不具备;陆相盆地缺乏生油条件。其次,缺乏适合南方海相领域特殊性的油气地质理论指导,找油观念落后;勘探技术不配套,关键技术不过关。浙江的常规油气勘探可以坚持不懈地探索,需要认真总结油气地质规律。提出一个找油理念,认为浙江油气光辉灿烂的明天要靠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浙江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如浅层生物气、致密砂岩气、甲烷水合物、煤层气、沥青、水溶气、深源气、碳酸盐岩复杂油气藏等等。  相似文献   

2.
深水油气资源全球储量丰富,已成为世界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相对于西方国家在深水油气领域的"开发热",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还刚刚起步。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深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油气地质评价,地球物理普查仅限于南海北部地区,而且勘探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科技问题。本文对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科技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勘查开发利用强度日益加大,正逐步成为常规油气的重要补充,在能源供应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甚至开始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查开发已陆续起步,储量和产量增长较为明显,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源接续不足,勘探开发面临诸多难题。促进非常规油气的跨越式发展,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科技攻关、政策引导等诸多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本文以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重要非常规油气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世界及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国家要高度重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加强非常规油气的调查评价和科技攻关,进一步开放勘查开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扶持鼓励政策,重视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高非常规油气对国内能源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内的油气资源严重不足和原油进口量的逐年增加,使国内面临严重的油气安全问题.因此,开发海外油气资源,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将是今后我国石油公司的战略重点.基于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与国内相比,具有综合性风险高、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应用蒙特卡罗模型进行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量化勘探风险,指出对我国石油公司乃至其他外国石油公司从事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石油与天然气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伴随着含油气盆地中的中层和浅层油气田的长期勘探与开采,全世界各大主力油田大多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剩余资源潜力小,在中-浅层含油气盆地取得大突破已经越来越难。而深层、超深层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全球新发现油气田不断向深层、超深层发展,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与不断增大的勘探开发难度是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16,(3):58-59
正我国许多油田勘探开发的战略目标已经逐渐转向地质复杂、开采难度大的深层油气藏。随着勘探工作向复杂、深部油气藏的逐渐展开,钻井工程师们必将更加频繁地面对各种各样恶略的地质条件和多变的自然环境,在一些区块钻探工作中已经表现出了机械钻速低、井下工况复杂多变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了钻井综合经济效益低,严重制约了复杂、深部油气藏勘探开发目标的实现。提高油气资源开发效率的重要手段是采用定向井、水  相似文献   

7.
于民凤 《内江科技》2014,(3):117+103-117,103
随着隐蔽性油气藏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惠民凹陷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现状越来越复杂,浅层高产的构造油藏已经开发,滩坝砂油气勘探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储量增长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惠民凹陷江家店油田沙四上亚段的构造、储层、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该区沙四上段油藏主要集中在大面积的薄互层滩坝砂中,具有多砂组含油、含油井段集中、含油高度大等特点,油藏类型为受砂体展布规模控制的岩性油藏。新钻井证实了该区沙四上亚段油气已聚集成藏,对惠民凹陷沙四上岩性油藏的勘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确立了新的储量接替阵地。  相似文献   

8.
邹建 《内江科技》2010,31(3):138-138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油气勘探开发热点地区油气资源国上游油气合作项目的阶段性特征,并根据各阶段的特征分析了我国石油企业进行上游油气合作时的进入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北地区油气勘探面临勘探目标日趋复杂、勘探难度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油田企业增储上产压力大,松辽盆地作为东北地区的主力探区,探明率持续升高,难以实现“储采平衡”,迫切需要扩大油气勘探新区和增加资源量。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组织实施“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部署并实施“索伦-林西地区油气资源选区调查”项目(项目编号:1211302108019-2)。索伦-林西地区为油气勘查处女地,地质地貌条件极为复杂,确定盆地范围,查明地层展布,特别是火山岩覆盖层下的地层展布与含油气性,面临极大挑战。该项目在地质调查程度低的松辽盆地西部外围和大兴安岭周缘地区,以中生界、上古生界为调查重点,开辟油气调查新区,探索油气调查新层系和新领域,查明区域油气地质条件及资源远景;选择重点地区部署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调查井(参数井)工程,揭示盆地地下结构、获取油气地质参数,力争取得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10.
由崇山峻岭覆盖下、埋深超过5000米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还有油气勘探的潜力吗?怎样寻找蕴藏其中的油气资源?“十五”期间,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按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整体部署,联合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等多家单位,完成了重大科研课题——《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气田的发现》。通过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勘探实践,他们破解了中国海相油气勘探这一世界级难题,发现了中国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普光气田。截至今年2月,普光气田探明储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1.
中亚地区是距离中国最近、最安全的油气资源保障区,是中国重要的海外能源供应基地。当前中亚地区的油气年产量约为2.29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油气年产量比重为3.02%,其中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石油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年对外供给潜力约为1.2亿吨油当量。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贸易伙伴。然而,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油气贸易合作面临着大国博弈、内部政治环境不稳定、国际能源合作制度碎片化、国际能源投资政策缺乏可持续性等一系列的潜在风险。未来,中国应加快推动建立务实高效的多元能源合作机制,优化能源合作的主体结构,加强能源勘探开发和深加工的技术贸易,加快推进能源就地加工转化,并修订现有的双边投资协定,以确保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与贸易安全。  相似文献   

12.
孤东地区周边具有四个生油洼陷,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已经进入勘探开发晚期,优质后备石油储量不足,而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是增储稳产的主要手段。本文深入总结了现代油气勘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孤东油气滚动勘探开发中取得成果和潜力分析,为孤东地区下步滚动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遇到的难题越来越多,当前阶段我们国家油田的开发面临规模较小、油层薄、低渗透性等问题,这些地质条件复杂的油藏,测井过程中使用电缆往往会失败;而LWD随钻测井技术可为各种类型测井需求提供关键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油藏评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刘丽真  李毒明  李亮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18-218,243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页岩气是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美国页岩气勘探的巨大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类似页岩层序中寻找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热情,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正在我国油气资源领域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中南部海域我国九段线内油气资源不断受到周边国家的蚕食,严重影响我国海洋能源安全。本文以南海中南部海域主要油气盆地的地理空间位置、资源现状与潜力、招标和开采情况等数据为基础,采用SAVEE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为我国勘探和开发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的积极因子影响价值主要由油气盆地的资源现状与潜力控制,消极因子影响价值主要由油气盆地的地理空间位置及其他国家的招标和开采情况控制。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呈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中建南盆地和北康盆地最高,万安盆地、南薇西盆地、曾母盆地和礼乐盆地次之,西北巴拉望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较低,南沙海槽盆地和南薇东盆地最低。  相似文献   

16.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成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技术生命周期性和技术成熟度分别研究地震勘探技术和压裂技术,两者皆已完成萌芽期的基础技术和初始理论研究,已进入成长期的商业研发阶段,商业的投入与应用使理论、工艺和方法得以完善,促进石油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经过综合分析可知石油工业核心已经向上游油气勘探开发转移,中国目前能够商业开发利用水平为低渗透油气资源,致密油气则为下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勘探、开采一直以来面临着源源不断的挑战。早期,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相对匮乏,人们大都凭借经验寻找油气田,然而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初期呈现分散状态,必须经过迁移、聚集才能形成可供开采的工业油气藏,这就使油气工程开发成为一件资金、人力投入高度集中,同时风险性  相似文献   

18.
王伟刚 《内江科技》2014,35(12):66-67
本文从当前我国非国有企业海外油气项目现状入手,首次将该类企业分成5类;然后针对非国有企业在海外从事油气勘探工作中所面临的勘探部署与经济效益、油气生产与远程管理、企业发展与主干专业人力资源的关系问题进行剖析;指出突出经济效益、重视远程管理、稳定主干专业人才是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油气勘探的三件法宝。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在页岩气开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已成为世界能源焦点。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大且地质条件优越,但勘探开发尚停留于初级阶段。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在页岩气开发领域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地质控制条件评价、战略选区、技术、环境、政策、合作等。页岩气的开发必将改变我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要求加快推进能源领域“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强调“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党组积极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一部署,持续加大页岩油气上产规模,推动页岩油革命,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中国页岩油主要含油气盆地以陆相沉积为主,是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全新领域,与北美海相页岩油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出页岩油类型复杂、平面变化快、甜点分散、难以形成复杂缝网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