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安徽省高职院校中随机选取了7所院校的581名教师为被试,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较高,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其主观幸福感总得分都显著高于常模分数。高职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在部分年龄段方面差异显著;在是否担任辅导员、所从教学校的示范等级方面差异边缘显著;在不同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婚姻状况、收入状况上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以某沿海省份6所高职院校的421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压力问卷和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整体水平不严重,个人成就感维度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教龄在组织去人性化维度上差异显著。在组织去人性化、情绪枯竭、科研耗尽感三个维度上,未婚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已婚教师。工作压力维度上,性别在工作无乐趣维度上差异显著,教龄在职称评聘维度上差异显著。2.工作压力各维度均能够预测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结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倦怠程度并不严重,工作压力能够较好地预测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3.
组织支持在促进教师国际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31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在政策、经济、精神层面为教师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仍存在差距;教师的组织支持感在学历、职称、区域、院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发挥组织支持激励作用,加强精细化管理服务,聚焦“双师型”教师,激发教师团队国际化发展潜力,强化跨区域院校合作,发挥“双高”院校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选取四川六所高职院校共603名校内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自主权与职业承诺的现状及特点,并探讨二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教学自主权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学历的教师在课程自主权上差异显著;而不同年龄的教师在一般教学自主权上也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教龄、学历的教师在职业情感承诺、职业继续承诺和职业规范承诺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教师的性别、年龄等背景变量的不同在职业情感承诺水平上差异显著。(3)除职业规范承诺与课程自主权呈现不显著相关外,高职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在其他因素上存在显著正相关。(4)回归分析结果与相关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剔除非重点变量的背景因素后,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对职业承诺总体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不明显且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全国常模。2)不同性别、不同教龄高职教师在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教师在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和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教师在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上差异极其显著。3)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川南地区高职院校部分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高职女教师在8项因子上均有症状,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和抑郁等方面表现为中、重度症状的女教师都在10%以上;高职女教师与男教师心理健康差异显著;高职女教师与普通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差异显著;高级职称女教师比中级及以下职称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中年女教师比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  相似文献   

7.
管弦 《职教论坛》2013,(3):86-89
对北京、天津、南京、厦门和广州五市共10所高职院校的426名专业教师和2937名高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公办院校教学质量显著地高于民办院校,重点院校教学质量显著地高于普通院校。从师生方面究其原因,这种教学质量的差异与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生源和教师专业水平差异有关,公办院校、重点院校在生源水平和教师专业水平上都显著地高于民办院校、普通院校。  相似文献   

8.
从内容构成看,团队合作能力、共同研究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教学相长能力、融合校地能力、社会合作能力、发展学生能力等被视为高职教师领导力的主要因子.高职教师领导力水平高低与其各方面的能力密切相关.基于对高职院校1341位教师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高职教师领导力水平整体处于较好状态,但领导力偏低的人数和比例略高;高职教师领导力与职称级别、从教前经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职教师领导力水平与各因子之间关系紧密.因此,高职教师必须在其场域中获取资本,为自己赋能,全面提高其领导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探讨高职一年级学生自尊与孤独之间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和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对350名高职一年级学生的自尊和孤独进行调查;结果高职一年级学生感情孤独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且男生感情孤独得分高于女生;高职一年级学生自尊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著,且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其他方面差异均不显著。高职一年级学生自尊与感情孤独和社会孤独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引导、干预。  相似文献   

10.
高职生人文素质认知的师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总体认知均值是3.68(全距是6);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教师对4个项目的认知差异不显著;不同职称的教师对人文知识、传统文化、道德操守3个项目的认知差异不显著,但对理想信念这个项目的认知差异显著。学生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总体认知均值是5.23;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人文知识、理想信念2个项目的认知差异不显著,而对传统文化、道德操守2个项目的认知差异显著;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4个项目的认知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为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辅导与干预提供依据,以学院为单位,运用整群取样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江西省内4所高职院校25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为:①高职院校教师幸福指数均分(5.60±1.28)高于中值5分;②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院校、不同系部的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感状况处于中上水平,总体幸福感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9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388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在年龄、教龄、平均周课时、学历、任教科目、是否担任实训课、是否担任班主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合调查结果,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对减缓高职教师职业压力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河南省高校教师组织公正感及其与工作压力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正感水平偏低,且在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方面,男性教师的公正感低于女性;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在组织公正感各维度和总分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层次、不同职称层次及不同教龄阶段的教师在组织公正感的总分及程序公正、领导公正和领导解释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组织公正感和工作压力及其各维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负相关.此外,领导公正和程序公正对工作压力具有预测作用,尤其是领导公正的预测力最强.  相似文献   

14.
加快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是打造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团队,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对国内20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在发展水平、组织架构与职能定位上的系统调研,客观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现状与特征差异,提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路径:聚焦顶层设计,合理设置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体系;聚焦系统规划,构建“双师双能”为核心的分层分类教师发展体系;聚焦教学规律,科学化、精准化设计教师培训模式;聚焦教改研究,研训融通驱动高职教育“三教”改革。  相似文献   

15.
探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的组织承诺情况,从总体水平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院校教师的组织承诺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职业院校教师组织承诺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感情承诺维度和规范承诺维度高于总体,而在继续承诺维度上的得分低于总体;职业院校教师组织承诺在学历、婚姻、年龄、教龄、职称、兼任行政职务、学校层次、学校性质及学校区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对广东某高职院校770名高职生进行精神信仰的性别与年级差异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高职生在民族主义方面和家族崇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有更高的民族主义;男生有更高的家族崇拜。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在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都存在显著差异。三年级高职生更容易产生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三年级高职生有更低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政治信仰;三年级学生有更高的家族崇拜。  相似文献   

17.
从调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入手,以团结、爱和意志为切入点,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强弱归根到底源于教师在其专业精神方面的诉求,具体可用团结、爱和意志来表述。高职院校在培养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有着先天的组织优势。高职院校可以帮助教师从专业的角度认清、理解并实现团结;要让教师更懂得爱,学会爱;要注重对教师意志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问卷调查了广州市561名中小学教师,运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处理数据,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组织承诺水平不高,稍高于积极性承诺的低限,其中,规范承诺平均分最高,发展承诺得分最低,略低于积极性承诺的低限。中小学教师整体组织承诺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婚姻、学校类型、学校等级、职务、教龄等方面差异显著。提高教师的组织承诺对建设高水平、合理稳定的师资队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500名高职教师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教师有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两方面;在高职教师中实施全面报酬战略,能有效降低其职业倦怠感,其中内部报酬、认可与赏识、工作与生活平衡、职业发展、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等六种报酬方式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固定薪酬、可变薪酬和福利等三种报酬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诸常模进行比较后发现:高职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除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因子无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均有差异;与全国大学生比较,各因子均有显著差异;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除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差异极显著外,其他各因子无差异;而高职大学男女生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