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理论创新是教育改革和大发展的前提,而教育理论创新则必须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决条件,军事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可以有效地指导新时期军事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分析了军事教育理论创新的内涵和意义,研究了当前的军事教育理论创新必须首先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树立军事教育观念创新的整体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2.
军事创新教育有一些深层次问题,诸如:组织与管理创新、概念与思维创新、资源与环境创新,以及创造技法训练研究等。其中,组织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和保证。一、建立创新体系,形成多元创新主体共存与统一各类不同层次创新体系有其共同特点:一般由集约化创新目标、多元化创新主体、网络化创新过程和理性化创新机制所共同组成的有机系统。军事创新教育的集约化创新目标就是:瞄准未来强敌聚焦“打赢力”,为“质量建军,科技强军”战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军事创新教育的网络化创新过程就是:协同多元创新主体在学习融合中创新。即最有效地发挥组织…  相似文献   

3.
张健 《职教通讯》2012,(1):10-14,20
整合是将系统要素综合、重组、互补、凝聚,融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过程。它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宏观视界和创新路径。整合的理论机理和逻辑依据可以从系统论、学科论、创新论、整体教育论、知识论多元视角予以把握。整合的路径包括:教育性质",三位一体"的多元整合;类型产生;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整合;办学途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向整合;制度建设,配套与体系的完善整合。  相似文献   

4.
军队信息文化引领着军事信息理论的创新的内生动力,它既是军事信息技术变革的结果同时又是推动军队信息技术变革的制度保障。军事信息文化创新内容为信息化军事思想文化、信息化军事物质文化和信息化军事行为文化创新,路径是以主题主线为根本要求,贯穿创新发展军队信息化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对创新发展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组织领导和充分发挥官兵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军队信息文化引领着军事信息理论的创新的内生动力,它既是军事信息技术变革的结果同时又是推动军队信息技术变革的制度保障。军事信息文化创新内容为信息化军事思想文化、信息化军事物质文化和信息化军事行为文化创新,路径是以主题主线为根本要求,贯穿创新发展军队信息化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对创新发展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组织领导和充分发挥官兵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军事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应突出理论应用、军事实践和岗位特色。当前我国军事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存在战学研结合不紧密、个性化教育不足、学员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提高军事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加大开放办学的力度、建立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机制、创建多层次的学员创新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7.
随着宏观经济由规模扩张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高职教育也从外延式规模扩张向内涵式质量建设转型。教育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较低的教学质量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文章研究阐述了多元融合式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与意义,并从建构主义理论、共同治理理论和目标价值理论等理论角度深入揭示了多元融合式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多元融合式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原则、质量评价主体的优化路径、质量评估工作的多元化信息组织模式优化路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案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多元协同路径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能够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彼此融合,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推进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具体分析多元协同路径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以及衔接价值,结合当前校企合作情况,教育内容情况,教育理念情况,找出当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发展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要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学师资队伍,搭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学平台。通过内部运行机制,外部支持机制,以及实践育人平台的共同搭建,进一步保障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实现多元协同育人,更好地培育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军事领域是最富创造性的领域。要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必须依靠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在继承人民战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创新军事理论 ,创新战略战术 ,创新军事技术 ,创新武器装备。因此 ,必须把创新教育作为军事教育的灵魂 ,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院校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一、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的变革和更新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我军现行的院校教育还存在一些与创新教育不相适应的弊端 ,突出表现为 :岗位教育有余适应性教育不足 ,重教有余重学不足 ,灌输…  相似文献   

10.
军队院校是我国军事教育的主体,在军事理论、现代教育理论、现代管理科学、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军队院校要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加紧培养大批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以适应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本文从树立科学办学观念、转变行政式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内容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五个方面入手,对创新军队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途径进行探讨,力求不断提升军队院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次经历历史初创、自发推广、全面展开和优化升级四个时期。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域出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规律、内在实质展开系统剖析。并在现有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总结出对未来相关工作的展望,提出要注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优化自身变迁路径;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利益主体向一体化方向转变格局;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军事创新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军事创新教育内涵的理论探讨,对现行军事教育制度中存在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评价,进而提出了尽快全面推进军事创新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网络内容的多元性、网络沟通的交互性和信息传输的即时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因此,必须积极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教育工作者的理念,提高网络教学技能;创新教育策略,增强针对性。创新网站的模式和内容,增强吸引力;创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路径,建设"绿色网上校园"。  相似文献   

14.
胡勇胜 《考试周刊》2011,(15):194-195
《军事理论》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与内容,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崭新载体。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民族凝聚力。利用《军事理论》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确定《军事理论》教学重点,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改革《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创新《军事理论》教学模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科技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对象、内容、环境等发生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不断衍生和发展,创新教育载体并使载体系统形成耦合机制,成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路径。总结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创新耦合的机遇和条件、探索载体创新耦合的原则及路径,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选择运用载体、实现载体功能协同、达到最优教育效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军事理论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军事理论课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差的现状,探讨军事理论教育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进行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教学主体、教学互动方式和教学渠道三方面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为改善军事基础理论的授课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价值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提供了新的视界。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视角的多元审视中可以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地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优化学科之间的资源配置、提高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的组织化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人不断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的过程,从其形成和发展过程看,必然遵循认识论、主体性和工具性等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军事英语教育的军事创新导向增强军事英语语言教育的成效,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高战斗力,军事创新能力就是战斗力。它将军事英语语言创新引向军事创新。增大语言及语言学理论对军事创新的贡献率。建成创新型外语教员队伍,军事英语语言折射出伟大强劲的创造精神,其语言创新启迪军事创新,为军事创新增添新颖的资源。文章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意义、应用语言学意义及创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转型的时代呼唤.文章从学生学业评价的角度入手,探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针对现有学生学业评价现状提出了多元联动型学生学业评价模式,该模式包括多元主体联动评价策略、多元知识互构评价策略、多元情境评价策略、形成性与总结性并重的多元方式联动评价策略等.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音乐教育具备培养学生、引入多元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创新趋势,存在推广民族音乐、提升学生音乐作品创作能力等方面的具体需求。高校教师应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创新教育理念,满足学生学习的多种路径,最终使高校音乐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乐理知识、音乐作品创作知识、民族音乐文化及文化的多种教育内容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