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意义]为解决传统颠覆性指数计算过程中不考虑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数量的问题,提出权重颠覆性指数(权重D指数),有助于更加合理有效地评估文献的创新性。[方法/过程]提出一种针对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数量的调整方法——权重颠覆性指数,以1950—2023年获得化学诺奖及其对照组的论文为数据来源,一方面,从合理性与有效性两方面对比颠覆性指数与权重D指数;另一方面,针对一篇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被其引证文献多次引用的情况,具体分析焦点文献的创新性、焦点文献的影响力、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的影响力与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收到引用数量的相关性。[结果/结论 ]权重D指数具有合理性,且比传统颠覆性指数更能有效识别论文的创新性;当焦点文献的创新程度和影响力越高时,引证文献越倾向于引用其参考文献;当焦点文献的参考文献影响力越高时,引证文献也倾向于引用其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2.
杨杰  孔嘉  张艺炜  王昊  邓三鸿 《情报学报》2023,(12):1412-1423
针对当前学者评价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不足的问题,本文从颠覆性影响力的视角出发,基于引文网络的深层互引信息,将被引文献划分为颠覆性被引文献和巩固性被引文献,构建了学者影响力的二元测度框架,凝练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术特征,即“颠覆型学者”和“巩固型学者”,并提出颠覆性被引量和颠覆性h指数等指标用于学者影响力测度。实证研究基于APS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数据集的463348篇论文、9370286条引证链接、234086位消歧后作者以及诺贝尔奖(Nobel Prize)、沃尔夫奖(Wolf Prize)、狄拉克奖(Dirac Medal) 3种重要奖项得主数据,综合肯德尔秩相关性、识别比率、平均排名等方法进行指标一致性和收敛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颠覆性被引量和颠覆性h指数与传统指标高度一致,并且在收敛有效性上全面优于基准测度指标。颠覆性影响力能够反映学者的创新水平和潜力,二元测度框架可以对学者影响力进行准确划分,对未来创新科学家的早期识别、学者绩效与奖励制度的改革、基金项目的评审与评价、科研激励政策的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科学交流方式和作者学术关系,应从引用和合作两个角度综合反映作者学术影响力。但目前研究有两点不足,一是作者被引次数、h指数未考虑到合著论文的作者数及每位作者的贡献程度;二是中心度指标均将作者合作网络视为无权重网络,而无法反映不同作者之间有不同的合作强度的实际情形。本文将署名次序(反映作者在合著论文中不同的贡献度)、合著频次(表征作者之间的合作强度)两个因素引入作者引用指标和合作指标,提出“调和h指数+调和R指数”、“h度+R度”分别测度更加真实客观的引用影响力和合作影响力。实证研究表明,作者传统引用影响力、调和引用影响力、合作影响力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但相关程度并不高,合作影响力能够反映出区别于引用影响力的另一种角度的影响力,从而建立二维测度框架,从引用和合作两个角度遴选领域高影响力学者,可为相关机构的人才评价和引进提供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基于专利数据,探讨识别颠覆性技术主题并揭示主题关联的方法。[方法/过程]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获取目标专利及其引用专利与施引专利,以此计算目标专利的颠覆性指数。基于目标专利摘要,建立以颠覆性指数为协变量的结构主题模型。对领域主题进行分类并构建主题关联网络,同时计算主题流行度,筛选出颠覆性技术主题。[局限]无法完全替代领域专家的经验和智慧,对颠覆性技术主题的预测能力相对有限。[结果/结论]得到人机交互、量子人工智能、机器阅读理解和推荐系统四个潜在颠覆性技术主题,发现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创新聚焦于降低算力成本和优化人机互动两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颠覆性技术可能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是提升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利器”。通过对近5年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研究文献的梳理,归纳国内外学者关于颠覆性技术特征、颠覆性技术识别和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颠覆性技术的识别和培育提供参考与借鉴。重点运用文献调研的分析方法,总结5类颠覆性技术识别和预测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局限性。结果表明,基于模型测度的分析方法、基于多维指标评估框架的分析方法和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方法仍然是颠覆性技术识别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基于大数据关联挖掘分析的方法开始被应用到颠覆性技术的识别中。由于颠覆性技术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未来应更多地考虑基于创新全过程,探索对颠覆性技术进行动态、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科技论文国际认同程度的测度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加权国际认同相对于MarekKosmulski提出的国际认同、h指数、篇均被引次数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弥补h指数类指标对引用次数变化不敏感和对年青研究人员评价不公平的缺陷。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因为利益一致带来的相互引用给引文分析带来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意义]探索绝对颠覆性指数DZ与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和引证指标CNCI间的相关性,揭示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在研究论文颠覆性创新早期识别中的效果。[方法 /过程]通过对选出的140篇研究论文的绝对颠覆性指数DZ、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包括同行评分(FScore)、同行评级(FStar)、评价次数(FTime)、加权评级(FStar_w)、加权评价次数(FTime_w)]和影响力指标CNCI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高颠覆性文献、Faculty Opinions收录文献、高影响力文献在全部5 566篇焦点文献中的分布和不同评价角度下选出的研究文献重合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结论 ]从全部病毒学领域期刊来看,绝对颠覆性指数DZ与Faculty Opinions同行评议指标间存在弱相关性,与影响力指标CNCI间存在中等相关性。FScore与CNCI存在着强相关性,FStar、FStar_w与CNCI存在着中等相关性,FTime、FTime_w与CNCI存在着弱相关性。但不同标签的研究论文三类指标间的相关性各不相同。其中,...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科技论文国际认同程度的测度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加权国际认同相对于Marek Kosmulski提出的国际认同、h指数、篇均被引次数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弥补h指数类指标对引用次数变化不敏感和对年青研究人员评价不公平的缺陷。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因为利益一致带来的相互引用给引文分析带来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学术颠覆性创新作为科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然而,我们对学术颠覆性创新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依然知之甚少。因此,本文以学术创新的主体即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从信息多样性、社会属性多样性和行为意愿多样性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了科研团队的组成多样性对学术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首先,本文基于微软学术图谱中1950—2019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文献为数据源,使用主题模型、文本挖掘等技术对作者特征进行抽取和表示,构建科研团队多样性指标体系;同时,通过计算每篇文献的颠覆性创新指数,以衡量其学术颠覆性创新程度。然后,采用相关性分析和OLS (ordinary least squares)回归分析,剔除与学术颠覆性创新显著不相关的科研团队多样性指标,得到候选指标集。最后,利用广义精确匹配方法,构建因果模型以揭示科研团队多样性与学术颠覆性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团队的主题多样性和国家多样性均与学术颠覆性创新程度呈现负向因果效应:科研团队主题多样性的增加,会使学术颠覆性创新程度下降8.776%~19.000%;科研团队国家多样性的增加,会使学术颠覆...  相似文献   

10.
颠覆因子是基于引文网络识别和探测颠覆性研究的新兴指标。研究高颠覆因子论文的计量特征及其学术影响力,不仅有助于丰富论文评价体系,也有利于对颠覆性研究识别方法的补充和完善。以1954—2014年PubMed中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12 472 382篇论文为总数据集,统计2005—2014年高颠覆因子论文的发表年、引用分布等计量特征。在比较高颠覆因子论文学术影响力指标的基础上,改进“公平性测试”方法,深入探究颠覆因子与Altmetrics指标、引文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并试图探讨开放获取对高颠覆因子论文各指标的影响。从描述性统计来看,高颠覆因子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大,来源期刊集中于欧美地区的JCR Q1区权威医学期刊和综合性期刊;从学术影响力指标来看,高颠覆因子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差异较大,可将颠覆因子作为评价论文创新力的补充指标,且在高颠覆因子论文中,开放获取论文的各评价指标值均显著高于传统付费论文,更易表现出高社会关注度和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为弥补在传统学术交流领域中仅仅通过文章引用和期刊影响因子进行学术质量评价的局限性和时滞性,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以引文指标衡量学术影响力和以altmetrics指数衡量网络影响力的加权模糊运算模型,认为该评价模型适用于对自媒体环境下的人文社科学术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而能够从多个维度全面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献的真实状况和水准。  相似文献   

12.
邓彦 《新世纪图书馆》2008,(1):43-44,98
高校图书馆学风指数是以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各项数据为基础建立的相对指标数,是高校学风评价和测度的重要参数.论文阐述了提出"高校图书馆学风指数"概念的意义及指数模型建立的过程,对指数发布前后的利用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引文评价与同行评审方法相结合进行论文评价的思路,利用F1000数据库随机获取同行评审指标论文131篇,利用WoS、JCR、ESI及ImpactStory检索工具获取每篇论文的常用网络计量指标,探讨与同行评价相关联的网络计量指标,并将其替代同行评价纳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综合评价能弥补单一类型指标评价的缺陷,实际的计量评价中采用相对指标和标准化处理,可以消除不同学科领域的影响因素和期刊数量的差异性,使评价具有跨学科、跨时间的可比性,通过对指标间相关性和相似性分析,可简化、替代或扩展指标。通过调整指标权重,突出同行评审在评价模型中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在科研合作日益显著的趋势下,基于作者合作的学术影响力测度研究明显分为两方面:一是用合作这一因素对传统的引用影响力指标进行调整;二是直接测度作者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力,并探索与引用影响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作者在合作网络中的中心度指标与其被引次数、h指数、g指数均呈正相关。在科研合作的背景下,要综合评价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最后从科学交流模式和作者学术关系的视角,讨论双重测度作者学术影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基于学术授信思想提出一种能够衡量图书学术影响力的指标--图书Z指数。[方法/过程]根据图情领域高影响力(h指数≥5)学者名单,从CSSCI采集这些学者的图书被引信息,利用批量统计法计算全部相关图书的Z指数,并从作者、出版社、机构等视角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图书Z指数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结果/结论]将Z指数应用于图书评价,可以描述高影响力施引者的数量和学术地位,为评估不同图书的学术影响力提供较为精细的测度工具,在学者、机构影响力评价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首先通过对期刊以及机构评价中的标准化指标进行较深入的比较,分析在学术期刊评价中不同类型指标对评价结果有效性的理解,探寻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主要属性特征及等效测度指标。其后按照普赖斯提出的知识累积金字塔式模式,构建基于非参数统计的评价指标-分布权秩得分(分布得分),该指标按照对数法则对不同引用量区间的文献赋予不同权重,并考虑研究领域引文网络的节点中心度,选择入度中心度(被引量)衡量文献在知识传播中的位置。最后,选择核心版SCI生物学领域的46种期刊作实证分析,并将本文所构建的分布得分指标与常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做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类比"开放获取引用优势",此文提出"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作为衡量基金资助论文影响力的参量。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010—2012年基础学科论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揭示除逻辑学外所有基础学科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为正,表明基金论文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力普遍高于非基金论文。讨论分析了基金论文获得较高引用的原因,揭示基金论文更易获得引用是因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品质。并针对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为负的情形深入讨论,指出论文量是影响基金资助引用优势正负属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弥补z指数无法区分合著作者贡献率的缺陷,提出3种基于署名顺序分配合著作者贡献权值的改进z指数,以提高利用z指数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将几种基于署名的合著作者贡献测度算法引入z指数,以muscular dystrophy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作为研究对象,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学者排名情况、相关性、典型情况分析等维度比较分析zhc指数、zgc指数及zac指数评价效力。结果表明:zhc指数、zgc指数及zac指数均能体现合著作者贡献大小,但是zgc指数对总作者数少于10位且排名靠前的作者贡献更加偏重,zac指数对总作者数相对较多且署名顺序相对靠后的作者贡献相较友好,而zhc指数对被引量不同的论文的作者位次变化较为敏感,且这3个指数均能在不同程度抑制“挂名”及“互挂”现象的滋生。  相似文献   

19.
作为衡量新型影响力的计量方法,Altmetrics的出现引起了科技评价领域的广泛讨论。研究影响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特征因素及其演变情况,可为合理使用Altmetrics指标提供借鉴,为发展和完善Altmetrics计量方法提供参考。因此,本文选取Altmetric Top 100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对比分析2013-2018年6年的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领域分布以及多源指标贡献度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Altmetrics指标论文的网络关注度大体上逐年上升,并主要发表在Nature、Science、PNAS等10种高影响力期刊上,分布于医学健康科学、生物科学等8个研究领域。在多项Altmetrics指标中,News、Blogs以及Twitter表现出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学者是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主体,学者跨学科交叉测度是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鉴于现有研究从学者发文和引文跨学科性等方面进行学者学科交叉测度的不足,提出从学者跨学科合作关系这一新视角对学者进行学科交叉测度。[方法/过程]在将作者进行跨语言对齐和中英文研究整合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学科目录和院系设置体系,对学者所在学科进行标识,并构建学者跨学科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学科合作丰富度、均衡度、差异度三种学者跨学科合作多样性测度指标,提出跨学科合作强度和密度两种学者跨学科合作凝聚性测度指标。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关联作者的中英文数据,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跨学科合作网络,利用上述指标对学者跨学科合作交叉情况进行测度。[结果/结论]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测度学者跨学科合作情况,提出的跨学科合作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是对跨学科测度研究的有效补充,对于了解学者跨学科合作的特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