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强 《中国编辑》2011,(3):34-37
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都属于出版编辑人员,是出版物生产流程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出版物编辑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合作者。他们之间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出版物质量至关重要。文章从责任编辑和美术编辑的工作职责及基本关系、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中的问题、处理好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的根本原则、处理好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的具体做法四个方面,探讨了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在出版物编辑出版过程中如何合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于编辑出版工作来说,作者与编辑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很基础、很重要的关系。当前在作者与编辑之间存在着不和谐,分析其成因,提出改变的对策,目的是创建和谐的作者与编辑关系,这既可以让优秀的学术新人脱颖而出,又可以提升编辑的业务水平。创建和谐的作者与编辑关系,是实现作者与编辑同步成长,达到双赢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曹腾 《今传媒》2016,(6):120-121
图书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是确保图书出版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编辑与作者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采取合理的沟通方式,才可以改善图书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进而确保文章的高质量。文中分析了图书编辑与作者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渠道,探讨了编辑和作者间应当建立的理想合作关系模式,以及一些可供借鉴的具体经验,以期为广大编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编辑为核心,建立图书编辑职业关系模型,探索五大要素——市场、图书、出版社、作者、读者与编辑的关系,并且提出:编辑与每一要素之间的关系,会随着市场与时代的发展而具有新的含义与内容体现。  相似文献   

5.
刘杲先生的《出版笔记》中有两篇文章专门论述了编辑史、出版史研究问题,提纲挈领、内容丰富。本文以编辑史为中心,以这两篇文章为依据,从编辑史研究与编辑学科建设的关系,编辑史与出版史的关系,编辑史与多种学科史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四个方面,梳理了刘杲先生有关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韩健  张鲸惊  黄河清 《编辑学报》2012,24(5):493-495
编辑与作者的关系,犹如水与船的关系一样,相辅相成。本文结合科研与编辑工作实际,从尊重作者和慧眼识珠2个方面阐述科技期刊编辑应如何去建立和维护与作者之间朋友式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编辑工作与版权保护的关系非常密切。版权保护不力或过度都会制约编辑工作的进展和效果。文章以出版领域的编辑工作为重点,在阐述编辑工作与版权保护关系、梳理编辑工作常见版权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提出了当前加强和完善编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编辑工作的规范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编辑部内外部人际关系氛围的建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编辑资源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资源,其效率的充分发挥、保持和提高有赖于良好的编辑部整体氛围。文中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介绍编辑与编辑、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以及编辑与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为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图书编辑的人际关系涉及面较广,与作者、读者间的关系是图书编辑在发挥社会功能中所产生的“服务型”的人际关系;与印刷、发行者的关系,则是图书编辑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工作型”的人际关系。无论是“服务型”的还是“工作型”的人际关系,编辑总是处于主导地位。或者说是作者、读者、印刷者、发行者的编导者、协调者、中介人。一、图书编辑的明及务型”人际关系谈到这种关系时,最常见的说法有:“编辑是为人作嫁衣的红娘”;“编辑的衣食父母是作者”;“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三句话的意思是一致的,也是明确的。即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前者为后者服务。另外的说法有:“编辑的‘上帝’是读者”;“编辑的衣食父母是读  相似文献   

10.
论期刊编辑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家庭生活指南》朱晓军要创办一流的刊物,除了正确的办刊宗旨,还必须有一个一流的编辑群体。一流的编辑群体的建设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与摆正期刊编辑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一、期刊编辑的群体性期刊编辑与图书编辑相比,既有其共性的一面,也...  相似文献   

11.
胡浩志  耿卓  邓菁 《出版科学》2016,24(1):45-48
专家审稿制是一种保障学术期刊质量、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机制。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职业校对也无法取代编辑校对,相反,学术编辑将取代职业校对人员,完成校对工作。在专家审稿制度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需要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做一名杰出的初审者、优秀的学术研究者、卓越的校对者、出色的学术联络者以及干练的学术信息推送者,才能提升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同行评审专家与编辑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沫  王维朗 《编辑学报》2013,25(3):214-215
为了正确认识评审专家与编辑的关系,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通过对评审专家与编辑在同行评议中作用的分析,阐述评审专家与编辑的博弈关系。认为:审稿专家与编辑之间是合作不是替代,是制约不是对立,两者在博弈中的合作与制约可有效发挥同行评议的作用,最终提高科技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学期刊与编辑的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坚宇 《图书馆论坛》2000,20(5):16-18,9
我国图书馆学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期刊编辑应着力强化信息意识、读者意识和创新意识、精品意识、竞争意识以及版权意识、公关意识。  相似文献   

14.
基于B/S架构的《图书与情报》网络稿件采编管理系统,采用结构整体设计,功能模块分块编程,应用系统整合集成优化模式,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优越的系统性能、完善的权限设置、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数据备份处理等功能。系统实现了作者在线投稿、查询、留言咨询和编辑在线审稿、在线编稿和编辑工作流程处理的一体化系统。它的使用,有利于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信息交互,拓展稿件来源,提升采编效率,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刊物知名度,增强刊物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杜秀杰  赵大良  阚杰 《编辑学报》2016,28(5):457-459
针对科技论文出版过程中由于编辑与作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流障碍,甚至出现一些矛盾,提出将学术论文内容与论文表现形式分离看待,编辑仅就论文的规范表达与作者展开交流,在学术内容上充分尊重作者的主体地位,从形式表达上提升内容的层次.这样,既可以增强科技期刊编辑的自信心,又尊重了彼此的感受,减少矛盾,从而建立起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6.
申海菊 《编辑学报》2010,22(6):480-481
探究编辑人格和编辑加工活动中修改权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编辑加工活动中存在的某些人格缺陷,阐释编辑人格应该包括的内容,强调坚持编辑人格追求的重要性及对于当今编辑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5,17(5):364-366
分析科技期刊出版系统中编辑对作者及作者对编辑的作用特点.认为构建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良性互动机制应具备2个基础:一是作者教育机制;二是编辑示范机制.提出构建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良性互动机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8.
余禺 《出版科学》2011,19(5):37-41
编辑行为源自编辑内在的文化诗学想象和知识构想力。编者既是读者,也是"作者"。编辑的读解是预期的读解、关联的读解和想象的读解,正如语言修辞允许诠释的"偏差",解读是为了创造出一个编辑文本;编辑组构对原作的形式或题旨做某一元素的提取,从而给出符号置换,形成文本与阅读之间的修辞。编辑符号的指示功能因编辑语言的相对性而呈现出矜持的修辞性,其"第二级指示系统"是编辑修辞学的极好体现。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配发编者按语加强医学期刊的评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宇  张宁  王钢 《编辑学报》2009,21(5):403-404
通过对<中华创伤骨科杂志>配发的编者按进行分析,总结期刊配发编者按的意义,强调作为编者应适当加强对期刊论文的干预,发挥期刊的评论功能.同时对编辑应具备的条件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20.
曹娟 《编辑学报》2011,23(4):300-302
从编者的角色定位以及在编辑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出发,倡导用编者的服务意识和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平等、公正和理性地化解编辑过程中与利益关系人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的交流模式,把理性、理解、服务、公开与公正贯穿于编辑活动过程的每个细节,营建编者与作者、编者与审稿者的紧密合作关系,共同维护期刊的品位和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