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工作中占据系统性地位,鉴于此,论文首先从历史更迭中的“大同”思想、马克思主义“共同体”及来自于世界其他民族工作的经验性反思这三个方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生逻辑进行了论证;然后从“五个认同”和辩证法出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在场逻辑进行了阐释;最后从做好民族工作的内在要求及各族人民的愿望两个方面论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米逻辑。论文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重逻辑米深刻论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意涵,旨在建立一个有机能动、充满活力且具有相同目标的价值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关于中华民族作为整体性存在的社会意识,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石。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共同体意识培育、共同体理念树立和共同体发展建设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树立关于国家、历史、民族、文化、宗教的正确观念,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团结,以“认知—认同—自觉”的结构性内涵,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目标;在现实中,应着眼于主体、客体、环体、介体全链条,从机制构建、环境营造、文化浸润、网络引导、实践强化等方面,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以文化人,增强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弘扬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文化润疆的契合点。以文化润疆的深层逻辑,建构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话语,发现:中华体育文化认同是新疆各民族传统体育繁荣发展之魂。多元荟萃的新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原传统体育文化血脉相连、历史交融,为构成中华体育文化“多元一体”“嵌合共生”的格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要把新疆各民族体育文化更加深刻地融入中华体育文化的共生性体系之内,通过它们之间的持续互动以及文化意义的重新赋予与再生产,构筑新疆人民既追求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和地域特色,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发展的整体性为中心的体育文化结构与精神图谱。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民族传统体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实践路径:创新机制,以中华体育文化为主体,润泽新疆民族传统体育;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目标,加强对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促进体育文化交流互通,讲好新疆体育故事。  相似文献   

4.
以藏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基于群际接触理论,通过外因、内因解读藏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过程,意在为构建新型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依据。研究认为:外因是诱因,能吸引、召集人群,为国家方针政策的宣讲提供平台,间接提升族群内部对国家的认识、认知;内因是驱动力,作用于群际之间,通过区域比赛、集体参与、身体文化符号、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互学互鉴,在互动中提升族群的交际与融合,推动民族关系由地域共同体向精神共同体转变。并认为:在认知层面、行为层面、情感层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能够凝聚人心,产生共鸣,减少偏见,降低群际焦虑,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中学生党史教育为切入点,既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实践,也是贯彻落实当前全民学党史的需要。通过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学生党史学习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其与认同党的历史,认同党的领导的主要关系。主要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地位以及在中学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引出借助思政课学习党史等教育手段、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等路径。  相似文献   

6.
以中学生党史教育为切入点,既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实践,也是贯彻落实当前全民学党史的需要。通过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学生党史学习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其与认同党的历史,认同党的领导的主要关系。主要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地位以及在中学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引出借助思政课学习党史等教育手段、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等路径。  相似文献   

7.
叙事是一种纽带,凝结着叙事者和接受者的情感世界。作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承载着五十六个民族共有的记忆与情感,标识着中华民族大家庭共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叙事方式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边疆各族群众地位平等的事实、团结和谐的事实和生活向好的事实,讲好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故事,通过叙事话语、叙事形式和叙事策略的实践理路,润物细无声地夯实边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从而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往实里抓,也往细里做。  相似文献   

8.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映涵着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认同,作为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象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独特作用。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从阐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民族性、传统性和体育性的文化特质出发,围绕文化认同、价值理念和文化自信三维角度论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视阈下的实践理路。研究认为:茁壮各民族间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唤醒体育文化记忆的三维路径,有助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舞龙习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仪式象征与生命隐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以舞龙习俗作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内生逻辑。研究认为,舞龙习俗是在国家和地方并存机制的双向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以民间信仰为核心内容的仪式活动,它蕴含的原始文化意象和价值诉求已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集体记忆和精神纽带,也成为国人呼唤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它所具有的优秀文化基因,对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抓住“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这一主线,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提振民族精神,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科学论断.文章缕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时代背景,同时分析了学界相关学者对其概念、内涵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实践方式的建议,主要采取宣传教育、社区教育、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  相似文献   

11.
在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当下,中国国家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背景下,对中国武术发展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武术单向度的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衡量传统武术的价值标准,造成武术文化认同的危机;而不加甄别的强化对传统武术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不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中国武术的发展必须在符合国家文化建设的前提下,提炼出提升中华文化认同的中国武术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武术文化认同,合理引导拳种文化认同,淡化门派认同;把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引导至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轨道上,使中国武术文化真正起到促进国家文化建设的作用,惟有如此,中国武术文化才真正走进现代化,才能在国家文化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变迁语境审思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谱系、发展困境与陷落归因。运用文献资料与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通过透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困境和阐释陷落归因,提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国家层面,加强制度体系完善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层面,夯实群众基础,把握产业化、社会化与生活化发展方向;学校层面,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流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体系,加强课程、教材与学科建设;个人层面,增强个体的民族情感与本土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历史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从搏斗形式的“武”发展成为一种术道并重的“艺”的过程中,“气”是其“神韵”的源泉、“道”是其“精神性”的根本、“心”是其“妙悟”的基础.在梳理中国武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武术发展的终极追求,“道艺并重”是武术和谐发展的精神需求,“武艺兼修”是中国武术创新发展的原点和归宿,旨在为更好地认识武术的艺术特性、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韩国5所华侨学校为例,对中华武术在海外华侨学校的传播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武术在海外华侨学校的传播有利于武术突破国际化传播的瓶颈、有利于武术的文化突围、有利于增进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但是当前武术在韩国华侨学校的传播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传播意识淡薄、传播人才紧缺、传播场所不足、传播内容单一、传播方式传统粗放.指出,中华武术需要加大在海外华侨学校和华侨华人中的宣传力度,培养和输送优质的海外武术传播人才,精心编撰武术教材,成立武术海外传播的专门机构,不断提高中华武术海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伴随着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时代的有序开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迅速步入创新性发展新阶段。基于此时代背景,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文化学、历史学等理论知识,对国家意志、社会需求和文化发展国家战略诉求下的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理论命题进行了学理上阐释。研究认为:现阶段中国武术研究理应从“文化自信”的立场出发,强化中国武术是一种文明的新理念;从“文武兼修”的价值出发,重拾中国武术“武以化人”的教育意义;从“健康中国”的实际出发,找回中国武术健康促进的主体功能。而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国武术的本真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拓展和社会责任担当,务必从“文化自信”的立场出发,重新认知“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从“提振精神”的意义出发,重新采撷中国武术“武以化人”的意义和价值;从“文化惠民”的价值出发,重新找回中国武术“健康促进”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史料分析、逻辑推理对中华武术结构从军事武术到民间武术的历时性变化,剖析了中华武术在融合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上所变现出的健身、防身、修身、教化和娱乐功能和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着变革.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源远流长,有着与其它国家武术迥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既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又在自身发展的历程中,受到中国哲学、礼乐文化、医学养生、军事谋略、戏曲文学、审美艺术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武术发展至今,有其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自身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冲突.既因袭着传统,又向往着未来;既萌动了世界意识,又依托着民族情感.一方面保留着传统武术的品质和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一些现代体育的内涵.只有正确认识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才能在时代背景下,保存其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气派,不断融汇和吸纳其它文化元素,使其进一步发展并保持活力.  相似文献   

18.
我群意识的核心内涵是人们相互之间的共属感,也就是对本民族或国家的认同感和群体意识,具备了我群意识的民族,就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在唐代不仅汉人而且内迁的少数民族和周边的不少民族也都具有了这种意识,并且都以唐人而自居。我群意识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在大唐帝国的崛起和强盛的过程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西北边疆实行与内地相同的正州府体制和羁縻体制的地区,我群意识的具备程度相差很大,直接影响到了唐朝在西北地区统治的稳定与否。  相似文献   

19.
摘要:在当代民族复兴进程中,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与自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共识。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中“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为进一步理解并探索“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表征、动因、内在逻辑模式以及重建所需坚守的思想理念与可能的实现路径等问题,推进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讨论的细致与深化,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重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文化传统”相关代表性论述,并对“武术文化传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研究指出:尚武精神、武术门派、拜师仪式、民俗武术等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再造,构成了当代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典型性表征;武术主体寻求身份认同与自我启蒙、经济诉求与表征再造、“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是中国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重要动因;对武术文化传统符号的历时性借用与共时性置换构成了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内在逻辑模式。研究最后提出,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传统的重建,应秉持自身的传统,抱持一种面向日常生活的动态传统观,避免犯历史虚无主义与复古主义的错误,走“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重建路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对武术传播展开研究,运用文化间性的话语逻辑探寻武术传播与间性存在的关联,通过历史爬梳、文化观照、逻辑思考及解析理路“四重维度”的书写范式探讨武术传播的问题、路径及对策。研究认为:传播理念趋同性与传播形式的不完善性削弱了武术传播的文化空间;在武术跨文化传播进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他者意识”中的刻板形象构成了武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阻碍。中国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与路径选择:“互识互补、视界融合”的文化理念彰显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求同存异、美美异和”的文化姿态体现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智慧;与“他者”文化对话共生的互通意识是武术传播与文化间性内在关联的直接体现。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蕴涵着文化间性的初涌,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多元共生文化环境下得以显现和引申。本文通过凝视和构建武术传播的文化间性,希冀对中国武术传播与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