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态课堂教学离不开全新的教学理念、广阔的教学视野,应凸现生活性、生本性、生成性、生命性。一、生活性:生态课堂的源泉生态课堂必须坚持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求知、思考、体验。德国一位学者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若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融入生活,才具有生命活力,才是生态的。课堂教学的生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聋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一位学者有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是,如果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融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关注聋生整个生活世界,赋予聋教育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我们聋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和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学情景,犹如美味而富有营养的汤.知识亦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那么,教师如何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课堂是教与学的主战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一、有效课堂教学的要素(一)情境与问题德国一位学者曾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道理很显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  相似文献   

5.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  相似文献   

6.
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0克盐放在你面前你可能难以下咽,但若将10克盐放入一碗鸡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0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数学,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数学需溶入生活才能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陈娟 《山东教育》2011,(7):43-44
德国有位学者说: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马上就迫不及待地享用佳肴,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体验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体验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8.
德国一位学者打过这么一个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这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盐之于汤,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新课程凸现教学的情境性,强调回归生活,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验,把知识内化为学生  相似文献   

9.
德国一位学者有个精辟的比喻:"将15g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g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g盐全部吸收了."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融入生活中,才具有生命活力.所以,融入生活气息的生物课堂教学是我们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对生命科学教学的一种理想追求,是  相似文献   

10.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盐之于汤。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  相似文献   

11.
思考起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创设教学情境”已成为广大教师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情境的创设和呈现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情景中放点“味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洪月 《师道》2008,(11):24-24
关于情境,德国一位学者有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是,如果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德国学者这样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这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则需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14.
<正> 德国一位学者有个精辟的比喻:"将15 g 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 g 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 g 盐全部吸收了。"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融入生活中,才具有生命活力。所以,构建生活化的生物课堂教学是我们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对生  相似文献   

15.
钱丽华 《考试周刊》2010,(35):178-179
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程及理念下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关于教学情境的基本意义,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在他主编的《课堂教学》一书中说:"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创设有效的历史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略谈几点在历史课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6.
施鲁燕 《成才之路》2012,(18):54-54
"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情境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玲 《辅导员》2014,(18):61-61
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这是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创设在学习中作用的一个精辟比喻。不错,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生活力和美感。这一比喻正好说明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18.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盐之于汤。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  相似文献   

19.
德国一位学者曾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  相似文献   

20.
曾读过一位德国学者的一个精辟的比喻:把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就在你享受美味的同时,把15克盐全都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