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焦耳定律的演示方法,指出了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实验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物理教材中非常重要的验证性演示实验 ,教材中的做法是在两只分别放有不同阻值的电阻丝烧瓶中装满煤油 ,通过加热后 ,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 ,使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 ,来确定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以此验证 :Q =I2 Rt.(如图 1 )图 1按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去演示 ,则明显地有 3点不足 :1 不能同时演示热量跟电流、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在说明电流越大 ,产生的热量越多时 ,是分两次实验进行的 ;不同的电流值时所产生的液体高度不能直接比较。2 只能定性研究 ,不能定量研究 ,演示效果差。3 烧瓶…  相似文献   

3.
将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二册“红磷转变成白磷”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微型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性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验的微型化及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本刊在2005年第8期刊登了“让学生动手做焦耳定律实验”一文。按作者李祖恩和孔建龙介绍的方法制成的实验器,选材简单操作方便,但实验过程存在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MCAI教学将单向式教学改变为“双向式”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课堂上难于用实物演示或演示时不能让学生看清楚具体实验过程和现象的,通过MCAI课件的动画来展示,给物理教学带来了生气;用MCAI 模拟仿真实验过程,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做”某一实验,代替或加强传统的实验教学,拓宽了物理实验的范围,这对于物理学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第二册196页的焦耳定律演示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普遍感到困难过大:一是煤油受热膨胀率过小,液柱升高很慢,课堂演示太费时间;二是认读液柱高度不方便;三是部件过多,搬运和实验不方便。鉴于以上原因,我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试验和改进,做成了焦耳定律验证仪。  相似文献   

7.
在化学教材的一些章节中,一节课要演示多个实验,若按部就班去操作,教师们常常为完成实验而手忙脚乱地赶时间;而学生往往因过久注意而“神游它方”。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演示实验的尴尬局而,对实验创新是必由之路,作者发现对这些实验进行串联或并联能解决这个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演示器适用于小学《科学》教材中“物体热传导现象”的认识及“物体的导热性比较”。既可以做教师演示教具(可在拉环上卡上用吹塑纸剪成的火柴梗,以增加可见度),也可以作学生分组实验教具;而且用蜡环代替传统的凡士林粘火柴梗,防止了自动掉下的现象,使实验结果百分之百成功,实验时间大大节约。本演示器操作简便,取材容易,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容易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往往离不开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要注意实验的直观效果,要使每位学生都能看清楚;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不能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更要注意实验的新颖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焦耳定律实验定量演示初探任伟德(浙江省教学仪器公司仪器研究所)焦耳定律实验是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中都涉及到的一个基本实验.本文就实现定量演示问题作些探讨.一、几种实验方案及存在的问题迄今为止,这个实验有使用液体及气体二种方案.1.使用液体的方案教材上的...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物理中,有关光的衍射及干涉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最重要实验。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室只能做两个传统的学生实验:一个是“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另一个是在光具座上的遮光筒里“观察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只能作为学生实验,实验现象只能由学生本人观察到,不能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师解说介绍用。虽然在近年来出版的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也介绍了诸如“泊松亮斑”之类的一些自制教具,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大部分不能做为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讲解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焦耳定律的定性演示 ,已有许多成熟的方案 ,但大多数实验是采用玻璃瓶加玻璃管 ,通过用电流加热气体或液体 ,用液柱的上升来验证焦耳定律。此类方法尚有几点不尽人意之处 :第一 ,不是电热的直接反映 ,而是通过气体或液体膨胀的间接反映 ;第二 ,必须保证各容器结合部的良好密封 ,否则 ,实验将无法成功 ;第三 ,演示时所用的器材较多 ,装置较繁 ,实验的能见度也受到一定的局限。为此 ,笔者自制的“投影式焦耳定律演示器”采用电流对温度计直接加热的方法 ,在教学中使用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一、取材2 80 m m× 2 0 0 m m× 3m m…  相似文献   

13.
物理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性认识,本文介绍了作者在讲解“含容电路”电流关系、电容器两端电压特点的课堂教学中,补充设计的一个演示实验和三个学生动手实验,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规律。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并进式实验(或称随堂实验)和学生实验三类,其中演示实验的数量最多。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演示实验在各种教学场合都可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实验中,气体反应生成物的检验,从未有过固定的仪器,由其它仪器组装实验效果较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了适应教学的要求,我设计了“气体生成物检验”这套装置,实验效果较好,直观性较强,符合演示实验的要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高二物理教学中,因通常情况下小孔衍射现象不易观察,有关电磁场和电磁波理论、光电效应规律比较抽象,如果仅靠照本宣科的讲授,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讲授高一物理课本的机械波一节中,如果按照课本上图做绳上横波实验效果不佳,为了使抽象的理论具体一些,使学生对这些现象和规律感到信服,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接受起来容易,笔者设计了学生实验-小孔衍射;演示实验-周期性变化磁场周期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改进演示实验-光电效应和绳上横波;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和灵魂。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实验题的“题源库”。从演示实验中发掘命题点,是体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思想的重要措施,也是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的一大特色。本文试通过对《碱金属》章节中有关演示实验的变式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物理概念、规律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且它的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演示实验是完成新课标任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就对演示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装置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实验结果准确;现象明显可视度大;实验具有拓展性、启迪学生、引导学生、纠正困惑,扩展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19.
碰撞球是演示完全弹性碰撞的一个实验。通过挖掘演示内容体现实验魅力;创设演示时机使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理顺演示顺序促进学生思考;结合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设计探究问题让实验停而不止。  相似文献   

20.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自己多做演示实验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 ,而且要在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结束后 ,把分析过程、实验结果留给学生讨论回答 ,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还要在实验中有意设计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去联想 ,分析、思考后回答。1 在演示实验中以设问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笔者演示托里拆利实验 ,如图 1a所示 ,问 :(1)玻璃管竖直插在水银槽里 ,管内水银下降 ,当降到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 76cm时停止下降 ,为什么 ?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