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联想是想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某种信息情景想到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信息情景的思维过程,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巧妙解题的基础,它具有思维的跳跃性、独创性和综合性.数学活动中常用的联想有相似联想、方法联想、逆向联想、数形联想、关系联想等等.1 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指解题时,对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由此及彼地联想到与之相似且已经解决的问题及其解法,常可以使我们茅塞顿开,是巧解题目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许多学生碰到稍难一些的数学问题时会觉得“无从着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它是由一个事物想到与其相关联的另一个事物,或者由此再想起其它事物的思维过程.根据事物间的不同关系,联想可分为: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数学上的联想是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即寻找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相似问题,或者找到与己知题目接近的原理、方法,变通地运用这些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本文通过若干问题的分…  相似文献   

3.
泽碧啦 《西藏教育》2010,(12):34-35
数学解题思维策略,是指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总体思路。它是数学思想和观点在解决数学问题是时思维决策的选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通过观察弄清问题,抓住题目的特征进行广泛的联想.检索信息和回忆已储存的信息,因此思维策略是一种宏观的指导。大体上,我们可以把解数学题的一般思维策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1 联想的含义及其种类联想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或者说是对于一种刺激物引起随意想到的反应 ,联想过程也是一种推理过程 ,它有三个组成部分 :联想因素即引发联想的出发点 ,是构成联想起因的数学对象和数学方法 ;联想效应即联想的结果及据此作出的某种演算或判断 ;联想线路这是由此及彼接通联想因素与联想效应的中间通路 ,它是客观存在的 ,但需要用已有知识结合想象能力去发现它 .联想的种类有接近联想 ,相似联想 ,逆向联想 ,关系联想等 .心理学派认为解决问题就是联想的唤起 ,那么在解决数学问题中 ,如何根据联想因素 ,唤…  相似文献   

5.
联想是数学解题的钥匙,它沟通了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联想是数学思维的火花,它是接通不同解题思路之间的桥梁.联想出智慧,新奇的联想,可以使解题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熏陶.面对一个数学问题,我们要仔细观察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抓住关键的结构特征,挖掘其中蕴涵的特殊规律和内在联系,并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解题模式相类比,提取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与之相匹配的模式,联想与它们相关的知识信息,通过分析探求出正确简捷的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6.
联想与解题     
波利亚说过,在陌生的问题中寻找熟悉的东西,这个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联想的过程.所谓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活动.联想是一种自觉的或有目的的想象,它在我们数学活动中无处不在,运用联想我们可以进行数形转换,将代数问题转  相似文献   

7.
王仁杰 《青海教育》2004,(12):37-38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以后,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由此而产生联想。”精辟地概括了联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8.
亚里斯多德在《记忆与联想》一书中指出:“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以后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由此产生联想。”人们根据这一观点,产生了接近性联想、相似性联想和对比性联想这三条联想基本规律。在解...  相似文献   

9.
王仁杰 《青海教育》2004,(12):37-38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以后,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由此而产生联想."精辟地概括了联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思维过程,即联想是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思考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状态,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鸿 《青海教育》2008,(6):46-46
相似联想即类比联想,是指借助于对某一类事物的认识,通过比较它与另一类事物在形态上的某些相似而达到对后者的推测理解。因此它是从一类对象的认识过渡到另一类对象的认识的思维形式。相似联想的这种认知上的转移性,使得它在探索数学解题思路的思维活动中起到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并由此可得到巧妙、简洁的解法。因此,我们在解题教学中,不妨也渗入一些相似联想。  相似文献   

11.
解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而寻找解题问题的途径是一个积极活跃的综合性的思维过程,面对一道数学题,应该如何想?怎么样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呢?--联想.联想就是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即寻找出一个我们熟悉和相似问题或与题目接近的思想方法,并运用这些知识以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建立联系并留下印迹,以后只要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这就是联想.在初等数学中它是以观察为基础,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标的想象的一种思维方法.有目的、有指导地进行联想,常常能打开思路,拓宽视野,沟通数学内部多层次的联系.不少数学题通过精心联想,容易找到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13.
所谓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联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一种自觉的或有目的的想象,它在我们数学中无处不在.运用联想我们可以进行数形转换,对数式结构进行想象,联系有关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可以化未知为已知.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联想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在认识活动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它是解答数学题的一种重要思考方法。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实质上是己知和未知之间的一系列的联想  相似文献   

15.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特征回忆起有关另一事物相似、相近或相同特征的心理现象.联想可以沟通数学对象中未知与已知、新与旧知识间的联系.它不仅对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有积极意义,而且有利于提高解题速度,提高解题能力.常见的联想方法有类比联想法、接近联想法、关系联想法、逆向联想法和横向联想法等.一、类比联想法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它们之间的条件、结论或形态性质,都有很多共同点.解题时联想与原形态相似的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联想已经解决的类似解题思想方法和技巧.联想到类似平面图形的问题等.由特殊到特…  相似文献   

16.
类比与联想在数学科学习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它能够根据事物间的相似关系预见性地提出假设和猜想,把已知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解决方法推广到其他类似事物上.因此,它不但是一种数学中常用的解题思想,同时也是数学科学的发现和发明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从几个实例来说类比和联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解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面对一道数学题,应该如何想?怎样寻找突破口呢?——联想,联想是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即在分析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特征展开联想,寻找出一个我们熟悉和相似的新情境——构造出几何图形背景,借助图形的性质及几何知识使问题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8.
联想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探索、发现、创造的前提,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要过程.根据联想思维的途径,可以从如  相似文献   

19.
怎样联想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记忆与联想》一书中这样记述:“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以后,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由此而产生联想.”他的这一想法在后来形成了用以指导联想的三个基本法  相似文献   

20.
联想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在认识活动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是解答数学题的一种基本思考方法。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实质上是已知和未知间的一系列的联想过程。这种联想往往是缺少逻辑依据,没有清晰推理的。在解题时,通过仔细的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