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黔江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是土家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然究其多年发展,特色不显,引领和提升黔江民族文化软实力作用较弱;保护与开发滞后,尤其是市场化运作,对旅游市场影响不大、顾客反响较弱,未能有效达成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现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已经成为发展共识。因此,市场化对于黔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而言应是唯一导向。本文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前提,从现状与评判、借鉴与反思、愿景与对策方面就黔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市场化进行了广泛论证,以益于资政。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当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十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迎来了繁荣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项目科学性不足和竞赛机制不完善的制约。建议: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依据项目发展程度、区域差异和民族聚居程度等因素寻求特色发展道路;巧妙利用村寨建设和大型活动扩大影响力;积极融入科技因素,使古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中广西桂林龙胜县(2016—2020年)民族特色村寨为研究样本,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龙胜县壮寨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内在逻辑关系上,2016—2020年两者耦合协调度呈现"严重失调——勉强协调"的趋势,存在耦合协调不均衡的问题.从挖掘特色村寨的内生动力、多主体协同构建村...  相似文献   

4.
经济社会发展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机遇。一方面,网络、媒体、信息等新技术的出现与迅猛发展不断创造着文化传播的新环境。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所处区域,许多乡镇乃至村寨自然生态保存较为完好,既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也有利于以文化打造村寨特色,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所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如何在当下在场中扮演好角色,关键是文化主人翁的意识觉醒与自觉行为。只有主人行动起来,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才能在新的机遇中获得更好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具有独立的文化形态、独自生存的发展历史、突出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锻炼与休闲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需要.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象征着自然、和谐、发展.它是生活的美与美的生活,是体育的休闲娱乐,又是休闲娱乐的体育,是一种和谐生态的文化.在云南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寨建设是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村寨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加强两者关系的研究,加大项目保护和传承力度,加强制度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现状、困境与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旅游发展需要探索多元模式、打造赛事平台,精准规划布局、美化乡村环境,保持文化“本色”、夯实基层治理,健全产业链条、保障农民收入,从而实现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资源与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业有效结合,助推特色体育旅游产业振兴发展。诚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西部典型村寨体育变迁的个案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寨体育的存在是要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形态的,在分析了村寨变迁对村寨体育行为的影响中,发现村寨体育行为的传承与村寨社会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每当村寨社会发生变迁,甚至一次微小的社会变革,都会对村寨体育行为的传承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制约了其发展规模,有的主导了它的发展路径,有的决定了它的参与动机,还有的决定了其目标、意义和形式。因此,得出这一结论:就体育的生存而言,是社会选择体育而不是体育选择社会,村寨体育必须依附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才能找到自身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其具有的特性,可以将某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适当的改进后引入高校体育教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特色体育课堂,从而拓宽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空间。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和繁荣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弘扬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9.
广西的少数民族乐器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并特色鲜明,是广西优秀文化宝贵遗产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七玄乐府是桂林旅游学院的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展示基地。本文通过分析七玄乐府对广西少数民族乐器开发运用的历史,来窥探广西民族乐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在七玄乐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演绎、综合分析等方法考察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当前发展面临的深层问题;剖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底蕴。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价值多元化给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旨在寻求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动力,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图书馆作为省内传播文化的中心阵地,依托民族文化创意空间的建设,以导向型少数民族文化文献阅览专架和共享型少数民族文化数字资源库建设为基础,着力培养复合型阅读推广人才,大力推进开放型阅读推广模式和渠道建设.通过"阅读+活动进乡镇"、"阅读+科研讲座"、"阅读+游览少数民族特色小镇"、"阅读+文创作品征集"等特色主题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助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旅游发展和文创产品开发、助力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职业院校把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质量、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预科汉语教学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职业院校要把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专业人才培养作为首要工作,探索出符合高职特色的汉语教学发展之路,才能培养出具备较高的素质的少数民族职业技术人才,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添砖加瓦,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伊斯兰体育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文化在我国西部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在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下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新疆特色的伊斯兰体育文化。本文从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内涵出发,对新疆伊斯兰体育文化的内涵、构成以及价值进行探究,试图深入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伊斯兰体育文化的本质,从而达到弘扬西部优秀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哈尼族村寨在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民族文化也在发生变迁,呈现出多样化、流变性和断裂性,同时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生存诉求和身份认同危机。因此,将哈尼族传统优秀体育文化与建设生态美丽乡村、和谐社会进行适当对接,紧紧依托民族村寨,提高族人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哈尼族村寨独特的地域文化,全面提升哈尼族村寨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元代是我国首个一统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在民族政策上歧视外族,但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方面颇具特色,本文欲图从元代成人教育教材百年发展历史中,总结其发展特点,最后提出改革现代成人教育教材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受教育规律的影响,又受民族发展规律的影响。在多民族或多元文化的国家里,少数民族教育总是在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中存在和发展。少数民族能保持或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其民族教育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少数民族自身的各种因素及其文化教育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民族文化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新疆大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情况以及新疆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性,认为某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适当的改进是完全可以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结合是高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特色体育课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村寨社区积极参与各种开发活动,对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湖南永州勾蓝瑶寨为例,对村寨社区参与扶贫发展、实现增收的现状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促进村寨社区参与扶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向并行,应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文化差异,注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的全过程;应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双创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双创意识,提高其承担使命和责任的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教科书是实现教育目标、辅助学生学习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工具,更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教科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满足民族地区的需要、能满足民族地区学生的需要、能满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科书中反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地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必要的.教科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促使学校实现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