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矢量编码技术来分析竞走项目运动员动作协调模式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竞走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和协调模式进行分析。方法:以参加2010年北京竞走挑战赛、2010年广州亚运会竞走比赛以及2012年太仓国际竞走挑战赛男子、女子20 km项目前10名和后10名运动员技术资料作为数据来源。使用CASIO FH25高速摄像机,采用立体定机定焦拍摄方法进行拍摄。使用SIMI Motion运动技术分析系统对运动员的视频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得到髋关节和膝关节角度参数。在得到髋—膝关节角相图基础上,计算髋膝耦合角,并利用矢量编码技术对运动员下肢协调模式进行频次统计。结果:①高水平组运动员步频(361±018步/秒)显著高于普通组(343±012步/秒);②在支撑期,两组运动员在HP+和H+K+协调模式的出现频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在摆动期,高水平组运动员的耦合角变异度(152±67°)值显著低于普通组(225±91°)。结论:矢量编码技术可以实现对竞走运动员下肢环节间协调模式的量化分析。在支撑期,普通组运动员以固定膝关节并伸髋的动作协调模式为主,而高水平组运动员的协调模式则更为多样。在摆动期,两组运动员的动作协调模式无显著性差异,但普通组运动员的动作协调变异度显著高于高水平组,动作稳定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基于“Clutch”运动员理论模型的连续研究,进一步探索模型操作性测量的实际应用。方法:运用概念构图程序形成初步量表,采用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Clutch”运动员测量模型共39个条目,8个维度,并命名为《“Clutch”运动员特征量表》。对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分析表明,量表的二阶单因素模型是可以接受的,其绝对适配统计量、增值适配统计量、简约适配统计量、模型内在结构适配度、信度、外部效度等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结论:“Clutch”运动员理论模型可以发展为一个二阶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测量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指标和实际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多因素结构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整理与理论分析尝试构建了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模型图。通过对468份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构建的模型图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二阶因素模型图具有更好的拟合度,说明生活方式通过行为与心理两个方面影响健康水平。该模型的拟合指数分别为:χ2/df=4.12<5、GFI=0.91>0.90、RMSEA=0.07<0.08、NFI=0.89<0.90、CFI=0.92>0.90、IFI=0.92>0.90、ACIM1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上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方法:以20名男性大学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7周、每周3次的跳深、跳箱和双手传实心球训练,并进行跳深、跳投、20 m直线冲刺跑、20 m变向跑、双手胸前传球等项目测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对训练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7周训练后,跳深和跳投起跳高度有所提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跳深和跳投时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20 m直线冲刺跑的平均速度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20 m变向跑的整体平均速度的提高非常显著(P<001),各区间平均速度没有显著性变化,但变向瞬间脚触地时间显著缩短(P<001);运动员双手胸前传球速度都较训练前极显著地提升(P<0001),球与手接触的时间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上下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能够显著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上下肢爆发力。  相似文献   

5.
张东军  王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2):127-132+144
摘要:目的:编制1份能够反映我国当代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实际的运动员核心价值观问卷。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及先后对15名教练员、7名运动队管理人员、10名运动员和12名体育学者进行的运动员核心价值观评价的开放式调查,编写105个条目的初测问卷。利用初测问卷对302名运动员进行测试,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问卷进行项目筛选。利用正式问卷对523名运动员进行测试,检验问卷的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结果: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由28个条目组成,包括荣耀祖国、拼搏超越、崇尚公平、团队协作、善待身心和回报社会等6个因子。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此外,研究发现性别和技术等级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因子存在显著影响。结论:编制的运动员核心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我国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6.
运用《青少年运动员竞赛心理策略量表》对山东省653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心理测试,结果:(1)青少年运动员的竞赛心理策略存在明显的训练水平差异和年龄差异。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竞赛心理策略运用频率和优化程度明显好于准优秀和一般青少年运动员,多项指标差异非常显著。(2)与成年优秀运动员相比,各等级青少年运动员的应对、归因等多项竞赛心理策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青少年运动员对竞赛心理策略的运用不尽合理。各级教练员应提高认识,以竞赛策略理论为依据,有意识培养、设计青少年运动员的竞赛策略目标,实施技战术、身体、心理一体化训练。  相似文献   

7.
对比率的显著性检验与df=1的χ2检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各种情况下证明了χ2=z2。  相似文献   

8.
基于特质性感恩情感理论建构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与开放式问卷调查编制大学生特质性感恩情感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问卷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感恩敏感性、感恩强度、感恩持续性三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1.337%。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数据与预想模型拟合较理想,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经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信度、重测信度、效标效度等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9.
摘要:研究目的:体育观众是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巨大,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观众的观赛动机对实际观赛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对于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对体育赛事观众的研究中,观赛动机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研究对象与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以721名提前到赛场的观众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并验证我国体育观众观赛动机7因素结构模型。研究结论:1)模型的RMSEA为0.066,CFI大于0.90,χ2/df为3.95,表明该7因素模型结构效度较好,模型比较稳定,7因素分别是:求知结果、团队归属、休闲娱乐、运动审美、情绪宣泄、体验氛围、学习分析。2)“体育观众观赛动机问卷”的Alpha系数为0.87,七个子维度的Alpha系数均在0.6以上,表明该问卷的信度较好。3)该问卷可以作为区分体育观众类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编制出《中学生学校体育评价量表》。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严格按照心理测量学的标准流程,以广州市3 402名中学生为被试,经过初测问卷编制、修订和验证等程序,编制出《中学生学校体育评价量表》。结果:该量表共由45个条目构成,包括学校层面评价和个体层面评价两个维度,前者包含体育设施、体育管理、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4个因子,后者包括体育态度和体育成效2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二阶6因素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χ2/df <5,GFI、AGFI均大于0.8);且信度分析发现,总量表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81~0.95。结论:《中学生学校体育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为了解中学体育发展状况及其成效提供了有效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用HSI—1型肌纤维组成测定仪对我省11个项目108人的最大等长伸膝力量(MVC)、相对肌力(RMVC)、腿围(C),男子股外肌肌纤维%及多项机能指标进行测定,对我省18—25岁男运动员肌纤维特点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快肌组(FT为62.30±9.59%)和慢肌组(FT为4261±5.94%)在纵跳高度、无氧功率、去脂体重、RMVC、MVC、VO2max等指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0.01),快肌组明显高于慢肌组。运动员的肌力(MVC、RMVC)与FT%间呈中度、高度相关(r=0.64,r=0.77.P<0.01):MVC与肌围(C)密切相关的项目有蹼泳、短跑、水球、棒球;纵跳高度、无氧功率与FT%相关的项目有短跑、游泳、水球、棒球;FT%与身高、体脂%,去脂体重、腿围、反应时、背力、握力、肺活量、VO2max等指标无明显的相关。除体脂%外,男子上述各指标高于女子;女子游泳与中长跑运动员各项指标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摘 要:通过量化研究进一步探讨重大赛事主场优势的形成机制。根据前期对重大赛事主场优势形成机制质化研究的典范模型,提出了对重大赛事主场形成机制量化研究的研究变量以及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编制或修订了相关研究变量的测评问卷,问卷的信效度基本达到测量学要求;并对120名国家队运动员进行有效施测,研究结果表明:主场环境直接影响心理领域感,对比赛结果没有直接影响,对主场环境的预先应对在主场优势形成中具有因果条件作用;个体主场心理变量不仅受赛前变量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其它后续心理变量和比赛结果变量,在主场优势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主场推进策略可以有效影响运动员的个体主场心理变量和比赛结果,对主场优势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英文版体育比赛中亲社会与反社会行为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修订,删除并补充了部分条目。在此基础上以874名运动员(男=680,女=194)为测试对象,对中文修订版的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支持了原量表的结构,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也支持了改模型的稳定性。效标关联效度表明,反社会行为与自我定向有积极相关,而亲社会行为与任务定向有积极相关。认为23个条目的体育比赛中亲社会与反社会行为量表中文修订版具有良好信效度,是有效测量运动员体育道德行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瑜伽练习对成年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CNKI、万方等数据库,获得瑜伽练习对成年人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Stata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13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①瑜伽练习组BMI和血压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②亚组分析显示:瑜伽练习总运动时间>8周显著降低BMI(p<001);瑜伽干预时间并不影响血压下降的整体效应;③ Egger检验发表偏倚。9篇瑜伽练习影响BMI、5篇瑜伽练习影响收缩压和舒张压、5篇瑜伽练习影响血糖和8篇瑜伽练习影响血脂的文献漏斗图对称性均较好,均无显著发表偏倚(p<001)。结论:现有证据显示:瑜伽练习显著降低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成年人BMI和血压水平,当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总运动时间>8周时,BMI的下降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姿势控制训练对冰球运动员加速能力和滑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募集专业体育院校18名冰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姿势控制训练组(实验组)9人,非姿势控制训练组(对照组)9人,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实验组控制异常动作,规定相应动作节奏,进行姿势控制训练;对照组采用相同训练量和强度的练习方法,受试者自选身体姿势。训练结束后选取相关项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试,统计分析测试结果,比较训练前后加速和滑行能力指标变化。结果:8周训练后,实验组30 m加速跑、30 m滑行、5×54 m折返滑行测试成绩均显著性提高(P<001),立定三级跳未出现显著性变化;对照组各项指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组间比较,30m加速跑、30 m滑行、5×54 m折返滑行实验组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8周姿势控制训练显著提升了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滑行能力,陆上姿势控制训练效果可较好迁移至冰上,对冰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和成绩提高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掌握北京市男子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流行情况,对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筛查,为进一步预防男子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方便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参加北京市男子大学生足球联赛甲、乙、丙组的14所高校249名在校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应用T检验、单因素χ2检验与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充分了解了北京市男子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现状和特征;筛查出为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的风险因素;错误的技术动作、对手的粗野动作导致损伤发生的主要诱发事件。  相似文献   

17.
对34名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进行心理测验,结果表明,运动员人格的神经质维度和运动成绩之间表现出了显著性相关(p<0.05);运动员意志品质与运动成绩之间未发现显著性相关(p>0.05);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积极奋斗、抗压性维度得分和心理坚韧性总分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相关(p<0.05),其中抗压性、忍受伤痛和心理坚韧性总分对运动成绩具有显著预测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修订中文版的青少年体力活动问卷(PAQ-A),评估其信效度,为大样本的青少年体力活动提供测量工具。方法:选取125名13~14岁(男56人,女69人)健康青少年,间隔一周前后两次填写问卷,检验重测信度;招募47名(男17人,女30人)自愿佩戴加速度计者,佩戴7天后填写问卷,以Actigraph GT3X+加速度计为效标,进行效度检验。采用Cronbach`sα系数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重测信度和效标效度。结果:第1次、第2次发放,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2、0.85;删掉午休期间活动Q3前后,问卷重测信度从0.79增加到0.81,问卷稳定性良好。效度检验,问卷整体得分与加速度计计数值、中等到较大强度体力活动(MVPA)百分比均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8、0.39(P<0.05);删去Q3后,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40(P<0.05),且修订后问卷与加速度计的相关系数高于原文使用时的效度系数0.33。结论:修订后的PAQ-A问卷中文版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大样本的中国青少年体力活动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9.
摘要:影响因素和过程机制是运动心理坚韧性研究迫切关注的2个问题。通过构建分层多项Logit模型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影响因素及这些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坚韧性多维向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性别、年级、专项、训练年限、运动级别、学业成绩和群体环境是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影响因素;2)心理坚韧性多维向度在不同水平的影响因素呈现出不一致的结果;3)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扮演了保护性与危险性的角色,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坚韧性过程和结果的产生。在此基础上,以心理发展生态系统理论PPCT模型为机制解释策略基准框架,初步构建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坚韧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并提出实践启示,为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因素特征与心理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拉扎罗斯等人的"应激与应对的理论模型"为主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对177名专业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运动员的应对特点及其与心理状态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及更好地开展心理训练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应对方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应对策略的选择存在着明显的情境差异;应加强运动员挫折教育,增强其承受压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