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决赛阶段各场次的技术统计和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奖牌分布呈现区域不均衡的特点;决出胜负方式单一,胜负方得分具有显著性正相关;女子技战术发展有待完善,男子比赛差距缩小;得分方式以防守反击为主,胜方的进攻和防守得分效率高于败方;拳击格挡技术运用少,击头技术发展滞后;胜方的警告和扣分高于败方,且以回避比赛和倒地犯规为主.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决赛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提供世界跆拳道女子运动员最新的、最高水平的技术特征;为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最新的、可靠的数据;也为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今后的技术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2013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决赛共计8个级别25局的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录像观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运动员运用有效技术动作、使用腿法、得分、警告等进行统计,分析世界跆拳道女子最高水平的技术特点。得出结论:1)、横踢和侧踢是世界优秀运动员使用最多和得分最高的2项技术。2)、侧踢高位和高横踢是世界高水平运动员高位得分的主要技术,尤其是侧踢高位已成为得分最多、命中率最高的技术。3)、单腿连击技术使用率高。  相似文献   

3.
NBA篮球比赛每场和每节得分都有不同的趋势和特性,对近十年NBA总决赛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近十年NBA总决赛单场得分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拐点"现象十分明显。2)胜负双方第一节得分都呈现下降趋势,但获胜方得分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且二者发展趋势基本趋于一致,得分十分接近。3)第二、三节比赛胜负双方得分呈现截然不同的趋势,胜方得分趋势十分平稳,负方得分呈现明显的急剧下降趋势,并且差距有加大之势。4)第四节为胜负双方得分最高的一节,但同时也是胜方得分下降最明显,负方得分保持最为平稳的一节。5)"联防"等规则的实行是造成得分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腿法技术运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212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腿法在跆拳道比赛中的运用,横踢是核心技术,特别是后横踢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其得分率占80%以上,拳法得分依然为零,因此应加强拳法得分能力的培养;男子运动员对高难度击头腿法的得分均优于女子运动员,说明我国女子运动员对高难度击头技术的掌握不如男子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采用防守反击打法的运动员占多数,以稳求胜.  相似文献   

5.
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08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得分技战术运用情况的现场观察和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当前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技战术特点:当前国际跆拳道比赛中采用左实战势进行对抗得分的技战术明显高于右实战势,但具备左右两侧实战势对抗能力的运动员中优秀选手居多,具备两侧实战势可增加比赛中的战术使用,对比赛取胜更加有利;横踢得分比例降低,其它技术的得分比例增加,右前横踢是弱点技术;后横踢在各战术中的得分数量较为均衡,前横踢主要在垫步进攻和滑步反击时使用并得分,后踢主要以迎击得分为主,击头得分在本次比赛中大部分使用了进攻战术。  相似文献   

6.
探讨我国女子手球项目关键场次比赛双方攻防技术指标的差异,为促进中国女子手球不断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近2 a来举办的3次大赛中的15场关键比赛双方球队的攻防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在进攻方面,胜方依靠整体,快速、连续,技战术运用合理,得分比例均衡。在快攻射门得分数与快攻射门成功率这2项指标上优于负方并且差异显著。在防守方面,胜方整体性与攻击性要强于负方,由攻转守速度快,身体对抗激烈,防守强度大,针对不同的对手,合理的运用攻击性防守技术,强守促攻。胜方在抢断指标上优于负方,差异显著。作为球队的最后一道防线,守门员稳定的防守能力对比赛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胜负双方守门员在失误指标上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跆拳道竞技项目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体育运动,跆拳道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跆拳道竞技运动员下肢技术的运用是比赛实战中得分制胜的关键,同时也是跆拳道运动员训练中的重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下肢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方面对跆拳道运动员下肢素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跆拳道下肢专项素质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后踢技术是跆拳道比赛中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腿部技术,在跆拳道比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比赛得分的重要技术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跆拳道后踢技术的概念、分类以及实用价值进行分析,提出了跆拳道后踢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以后的跆拳道训练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以提高运动员科学训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 kg级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为前期研究的基础,针对我国选手主要的6个国家的6名对手,在2011年世锦赛、2012年世界区及各洲区资格赛、伦敦奥运会上的临场技术运用情况,对其交手回合进行采集和分类,对该级别技术发展趋势和动向进行观察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1)跆拳道女子-49 kg级选手主要对手以左实战式的技战术应用能力较强,且左开式和右开式的整体竞技能力较为均衡。个别选手左、右实战式均具备较强的对抗能力。2)跆拳道女子-49 kg级选手主要对手在比赛中常用技术依次为横踢、推踢、下劈技术,横踢技术比例使用情况高于国际比赛平均值,且前横踢技术的使用比例上升趋势明显。3)从得分技术的使用来看,跆拳道女子-49 kg级选手主要对手前横踢技术得分能力较强,侧踢技术成为新的得分技术关注点。4)下劈和横踢是主要的击头得分手段,且出现围绕此2项技术的变换技术,成为该级别击头技术新的趋向。为不断适应当前世界跆拳道技术发展变化的特征,继续保持我国在跆拳道女子-49 kg级上的优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6届世界大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以往赛事相比,横踢的使用率呈现下降趋势,但依旧是使用最多的技术;各种技术的得分率与使用频次之间呈现负相关特征,使用频次高的技术反而得分率低;拳法的使用次数与得分均明显提高;中国运动员过于依赖横踢,技战术不够全面、质量不高。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男子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职业网球运动员比赛获胜的制胜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2019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比赛254场比赛的“胜、负”作为因变量,以128名网球运动员的比赛中各技术数据及网球运动员基本情况指标因素作为自变量,构建基于logistic回归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制胜因素判断模型。结果表明:影响职业网球运动员制胜的关键因素为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一发接发球得分率、二发接发球得分率和反手握拍类型。提出职业网球运动员要进一步提高发球得分率和接发球得分率,且使用双手反手握拍获胜的概率较高,这对于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方法,对2009-2011年温网共计250场女子单打比赛的20项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胜负最大的3个指标是: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接发球得分率.运用3个指标进行判别分析,经内、外部检验准确性均达92%以上.并对我国与世界优秀草地女子单打网球运动员进行实力评估,发现我国运动员在草地上发球能力有待加强.建议我国运动员根据草地特点,做出相应的技、战术对策,特别注意提高发球的能力,接高质量发球的能力、意识,加大体能、心理训练,增加草地赛事的训练、比赛.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试法,获得了12个职业足球俱乐部U-15梯队的五项技能测试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处理了数据并进行了逻辑学分析。旨在找出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在技能方面的特点,并验证中国足协设计的技能测试指标的科学性,为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技能测试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结论显示: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基本技能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前四名球队和后三名球队之间,重点表现在传球、运球、一对一和定位球方面,在五项技能测试中,传球、运球和一对一等三项指标与比赛成绩高度相关,充分体现了U-15男子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实战需求,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技能测试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竞赛优胜者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进行回顾,认为存在加分政策制定随意性大、加分范围界定模糊、加分幅度不一致以及造假现象愈演愈烈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的频频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教育公平的秩序,因而应对其进行改进。应采取以下措施:明确加分范围、规范加分程序、统一加分标准和强化监督审查,从而达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亚洲跆拳道在世界范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分析韩国、中国、伊朗、泰国、中国台北等国家与地区的跆拳道技术特点,从而为我国跆拳道项目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2-2003赛季CBA总决赛八一队制胜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2002-2003赛季CBA总决赛四场比赛中八一队和广东宏远队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结合常规赛中两队之间两场比赛情况,研究认为:八一队在战斗力、比赛经验、意志品质、核心队员作用、第一节和第四节比赛得分、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等方面优于宏远队.其中战术安排得当、主力队员大赛经验丰富、斗志顽强、刘玉栋的核心作用是八一队获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2007~2008赛季CBA总决赛5场比赛中广东宏远队和辽宁盼盼队的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宏远队在战斗力、比赛经验、意志品质、核心队员作用、第1节至第3节比赛得分、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等方面优于辽宁盼盼队,其中战术安排得当、主力队员大赛经验丰富、斗志顽强、朱芳雨的核心作用是宏远队获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临场技术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美两队在第29届奥运会(小组赛)比赛中,队伍阵容结构、投篮命中率、失误、篮板球等技术进行对比与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投篮次数少于对手,投篮命中率低,进攻的攻击点少,应变能力弱,防守缺乏攻击性,针对性不强,整体实力与世界强队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9.
CUBA选秀夏令营不仅成为高校篮球教练员选择篮球新秀人才,为高校篮球队补充新生力量的重要渠道,而且也带动更多的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积极投身于篮球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学篮球运动的发展。因此,研究和探索CUBA选秀夏令营运动员的现状,对构建一个“小学——中学——大学——职业队”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七、八两届CUBA选秀夏令营运动员的球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果:CUBA选秀夏令营运动员遍布于全国近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中学已经成为CUBA后备人才的主要来源地!他们身体形态好,但球龄(运动年限)短、体重轻,身体素质较差,基本技、战术水平一般,还不能满足CUBA联赛发展的需要,而且男、女运动员人数发展不平衡。篮球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不完善、学训矛盾突出、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是造成我国CUBA选秀夏令营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战术不高的主要原因。但随着CUBA联赛的深入开展,其后备人才的身体条件在逐年改善,技、战术水平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