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新县系列红色景点、郑州“二七”纪念馆等河南省部分典型红色旅游景区(点)的调查,发现河南省红色旅游景区在开发中普遍存在开发深度不够,开发利用投入不足,保护不够得当,缺乏区域协调统筹等问题,但同时河南省也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及机遇条件。针对以上情况,河南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加强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按照实现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区域间红色旅游的联动开发与协作开发的思路,重点从挖掘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加大对红色景区的资金投入,打造河南省红色旅游精品,加强红色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和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陕南红色旅游的发展既有资源、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资源保护缺失、配套设施滞后等方面的劣势;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对陕南红色旅游态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规划制定、特色凝练、设施完善、宣传促销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陕南红色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两当县红色旅游资源主要以两当兵变旧址为主,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推动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两当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两当县红色旅游开发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从两当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两当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对如何加快发展两当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出若干建议,最后就两当红色旅游资源创新开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韶山市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优势及问题进行分析,得出韶山市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底蕴深厚,但同时也存在旅游资源创新性、旅游市场营销精准性、旅游利益共享协调性不足等方面的发展阻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韶山市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即通过创新红色旅游产品、数字化红色旅游资源、合理估算旅游容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等,实现韶市山红色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工程,又是文化工程和经济工程。2005—2010年贵州红色旅游一期规划实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党史部门既是党史研究部门,又是各级党委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作为贵州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要认真把握红色旅游的内涵,提高对发展红色旅游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认识贵州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正确对待发展红色旅游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特有优势,努力促进贵州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5年红色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产品之一。红三角区域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区域红色旅游的基础和条件。在分析红三角区域红色旅游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基础上,深入探讨开发红三角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与制约因素,提出开发对策,为红三角区域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江西素有"红色土地"之称,红色旅游资源远近闻名。对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进行研究后发现:江西红色旅游发展起步比较早、红色旅游资源所在地地缘优势强、消费吸附力较强,可谓是具有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此,今后江西红色旅游发展应发挥优势、抓住机遇,以推动江西红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县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打造"文化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实证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对该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监利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但开发过程中存在产品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匮乏、品牌意识缺乏、导游素质偏低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存在局限、缺乏科学完善的开发规划、资金投入不足、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缺陷等,为此,应该建立红色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多主体协同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强化导游人力资源管理,以期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四川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大省,也是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红色旅游资源是四川革命老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潜在优质资源。客观审视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总结红色旅游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找准当前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是四川红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充分开发和优化红色旅游资源,形成红色旅游资源利用的整合力;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搭建立体式的宣传平台,扩大红色旅游文化的传播力;打好红色旅游资源的组合拳,凸显红色旅游文化的生命力,这是新时期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色旅游不仅是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拓展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的新的增长点,更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河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河南红色旅游的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11.
唐山休闲旅游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山处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唐山发展休闲旅游提供了前提,有效地进行资源的功能定位,根据资源的特点及优势划分为海洋生态游、农业生态游、工业科普游和古长城文化游四大板块,体现旅游内容的异质性,增强旅游资源吸引力,实现本地旅游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西部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红色资源的整合开发对于红色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描述我国中西部地区红色资源的区位优势及其它资源优势的全面整合并保护其开发利用中提出了一些措施,对促进我国红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康嘉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6):87-91,104
针对新时代唐山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有"和"快"还需要"好""新""独""优""准"等几个层面,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新时代唐山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即利用科技赋能美好旅游、加速文旅融合促进优质旅游、挖掘地域特色助力深层次特色旅游、培育旅游创客拉动乡村旅游、加速传统旅游资源IP化、加速工业旅游迭代升级、促进滨海旅游定制化和精细化等,旨在为推动新时代唐山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体育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立  林庆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5):103-107,111
在阐述体育旅游概念、分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省独特的山海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及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现状.提出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分步骤开发;在开发时以市场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体育旅游设施和人才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永兴县旅游资源丰富,以丹霞山水、坦洞佛教和康体休闲为主,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和交通优势,可开发的级别高,潜力大。但是其开发存在缺乏规划、起步晚、基础设施落后、产品屏蔽度大等问题。综合分析永兴县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确定其开发的对策、层次和发展方向,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科学地进行项目规划,多渠道融资开发,重点建设代表旅游形象的"光环工程",融入区域性旅游圈。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区域合作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旅游资源整合也已成为一种潮流。只有打破地域界限,树立区域品牌,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才能提升旅游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共享繁荣的整体效益,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应该把握住资源、地缘等优势,克服资源分散、观念保守、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布局、特色旅游线路设计和联合营销等方面入手,进行旅游资源整合,促进该地区旅游经济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闽西依托自身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注重挖掘区位特色,红色文化保护迈出实质步伐,但仍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缺乏要素支撑、产业融合欠缺等发展困境。产业融合视域下,闽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挖掘资源,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抱团发展,建构形成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创新形式,着力打造主题丰富复合型产品;凸显特色,继续加强红色教育培训产业融合;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产业服务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唐山市农业、林果、畜牧、水产资源丰富,为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简述唐山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唐山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唐山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唐山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湖南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湖南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品牌;湖南省丰富的自然性、观赏性和参与性体育旅游资源为开展休闲性体育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湖南省应将红色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进行产业开发。其价值明显,市场空间庞大,而且契合我国当前经济政策形势,抓住了湖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0.
在对重庆奉节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县旅游资源分类的情况,并用SWOT方法对奉节县旅游资源开发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证,进而提出了该县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加强政府职能、推进配套设施建设、重视旅游商品开发、加大宣传力度、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