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体育教师职业劳动价值等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指出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方针 ,体育教师是关键。而目前社会上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还有不少模糊的认识 ,有的领导也没有把学校体育摆在应有的位置 ,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 ,体育教师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劳动等。这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1 体育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第一 ,其他学科的教师以繁重的脑力劳动为主 ,而体育教师从事的却是高强度的脑体混合式劳动 ,是双重性教学。体育课的教学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脑体劳动的高度结合。从课的知识技能传授来看 ,其外表形式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练习、纠正错误和场地布置等体力劳动构成的。但构成这些劳动的实质却是大量潜在的脑力劳动的付出。因此 ,体育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 ,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殊劳动。第二 ,体育教师职业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不仅要大量储备 ,还应不断地维护和提高。随着体育的不断社会化、娱乐化、终身化及竞技体育的发展 ,需要体育教师不断...  相似文献   

2.
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论述了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潜在、流动和凝结形态等,以期使体育教师的劳动受到社会的尊重,并引起社会对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体育教师的角色及劳动价值的特点几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旨在让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以及它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结构与社会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为背景,在献资料研究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人素质的基本结构。研究指出,人素质是由各种社会因素综合形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高校体育教师的人素质,是为适应职业活动需要而从社会教育和环境中习得的个人品质、化修养、精神道德和价值观念,并以内在素养外化的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师劳动价值试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论述了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潜在、流动和凝结形态等,以期使体育教师的劳动受到社会的尊重,并引起社会对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但是,在一些学校,体育教师的处境却比较"尴尬"。从经济学视野考察,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仍然是商品,体育教师的劳动与其他教师一样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而体育教师劳动力也具有商品的性质。与其他教师相比,目前体育教师劳动力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要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并按其劳动力价值分配个人消费品。  相似文献   

7.
北京高校体育教师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港  李江  刘仁盛 《体育学刊》2003,10(4):106-107
对北京地区高校体育教师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类型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社会体育活动需要高校的积极支持和体育教师的广泛参与,高校体育教师也需要在社会体育活动中开阔视野和增长才干。高校体育教师的广泛参与对社会体育活动更加科学、有效、持久地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关键。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鉴于上述观点和目前我国体育教师匮乏的实际,加强对体育教师劳动特点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有利于科学管理,稳定师资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了解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生活现状,分析影响他们积极性的各种原因,是研究符合我国国情体育教师行为激励模式的基础。调查发现,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明显存在着一种高成就感与不安心现岗位的社会浮躁心态,表现出高校体育教师事业心的不稳定性。并指出,在逐步提高体育教师待遇的同时,完善有效激励管理制度和政策,提高体育教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工作的适应能力,是激发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热情,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一、热爱之情 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它表现在二个方面: 1、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体育教学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特点决定劳动具有教师承担工作的全面性,教师管理的松动性,教学工作的独立性,科研工作的突出性,体育工作的社会性。由于高校教育特殊工作环境,高校体育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社会活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价值取向,改善体育教学水平,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基于Jewett等人提出的体育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理论,对不同教学阶段、性别、工作年限的体育教师课程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5种课程价值取向各有其重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5种课程价值取向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不同教学阶段、性别、工作年限的体育教师加强交流;延长教育实习时限;体育课程应寻求学生、社会、知识三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焦虑的社会地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经济待遇、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三个方面,对引起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焦虑的社会地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在于“知识”,认为要正确认识运动技术,并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修养,才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提高,进而将职业焦虑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视角,在探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从教师本身出发,提供促进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和积极专业发展的实践框架,构建发展路径:全面提升体育教师地位,增添职业幸福感;高效塑造体育教师积极特质,强化体育教师自主能动性;高质量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完善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5.
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入手,论述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若干措施,如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重视培训工作,强化竞争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好的体育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家赋予体育教师的天职是“利用现有的教育环境和体育设施,依托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新人,使学校体育为学生的终生健康和愉快生活奠定基础。”上述社会职能有三层要义:一是当代体育教师必须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二是不仅要完成强健学生体魄重任,还必须训育学生以良好的心理应对四周,从而适应现代化社会;三是教育效果不局限于学生时代,还要使学生终生受益。完成社会职能的程度理所当然地评判着体育教师的良莠。如果我们脱离这个衡量标准来定性体育教师,那就难免鱼龙混杂。本文试图以此为…  相似文献   

17.
由于劳动必须问题的研究决定何种劳动创造价值,同时又对劳动者的划分产生重大影响,也就是说影响劳动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因此体育劳动的性质对体育产业和体育劳动者都有决定性意义,从而引起了体育理论界的高度重视。自80年代开始,体育经济理论界即开始了对此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部分学者研究认为:“体育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同时体育劳动生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中体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须的活动内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过程现代化和高度的自动化,使人的劳动活动和日常生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是劳动技能复杂化,单纯的体力劳动大大减轻,而脑力劳动的负担逐步提高,其次是随着劳动强度的减少和劳动时间缩短,人们的空闲时间相对增多。因此,人们参加对身心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比过去大为增加。最近十多年来,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对群众性的保健体育,即所谓大众体育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文献资料法阐述了高校体育的工作方向、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剖析了高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构建了高校体育工作的新思路,提出高校体育应重视增强大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重视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强调了高校体育中传授体育锻炼方法、培养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为出发点,概括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终身教育体系进行了建构,并提出了构建中应注意: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终身教育法的建立;把握住终身教育体系“三化”一体的灵魂以及经费等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