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在多年的带队训练中,笔者巧妙利用实心球进行标枪的专项辅助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此提出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一、双手向前抛掷实心球(一)方法两脚前后或平行开立,双手持球于头后  相似文献   

2.
水平俯卧于水面上的运动员, 头、肩、髋关节和腿都与水平面平行,此时,身体受到的迎面阻力是最小的。如果这时他把头抬高一些,髋关节和腿就会下沉。事实上,头只要抬高约5cm,髋关节下沉的幅度可达10~15cm,脚的下沉可达20~30cm。这几乎足以使迎面阻力增大一倍。因为阻力与身体的截面积是正成比的。在你扶板打水时,一般都会本能地使打水板尖的一面朝前,而不会把板竖起来,像墓碑一样向前推。 观察那些呼吸时略抬头的运动员,会发现他们的髋关节和腿并没有明显下沉。因为他们通过打腿使髋关节和腿升到了水面。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3.
丛宁丽  蒋徐万 《游泳》2012,(2):46-49
由于爬泳换气是侧头呼吸,初学者往往很容易抬头换气。侧头换气难以掌握的原因,是人体不习惯侧头呼吸;人体不习惯低头前进;由于水中没有固体支撑点、加上浮力作用易造成侧呼吸时另一手臂难以控制平衡。因此,初学者一做侧头换气,另一只手臂自然向下压水,导致头部和身体上抬,影响游进的“匀速性”,此外还导致身体上下起伏大、左右摇晃大、阻力增大。  相似文献   

4.
在体操教学大纲中有少数的动作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掌握,头手翻就是其中之一,许多学生经过刻苦的练习仍然无法掌握这个动作。因此我们仔细地从中分析他们的错误,结合教学经验并查阅有关资料,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举出几个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一、头部滚动原因:头着垫部位不是用前额上部而是用头的顶部,因此容易向前滚动,其中有部分学生是受前滚翻动作技术的影响。纠正方法:1掌握头手翻和前滚翻两个动作不同的动作要领。2做动作时颈后肌群要用力,保持抬头姿势,用前额上部着垫。二、伸腿展髋过早原因:…  相似文献   

5.
强骨健身操     
(四)缓解背部酸痛保健操 1、旱地划船操 【动作要点】(1)先将身体挺立站直,双脚开立。并由髋处上体前倾,塌腰挺胸,抬头向前看,双手前举,手心朝下握拳,好像抓住划船的双浆。 (2)双手从前向后(如拉船桨动作),此时后背肌肉用力夹紧,达到最大用力时停留2~4秒,然后冉慢慢还原。如拉船桨的动作,如此反复。  相似文献   

6.
古典式摔跤力量训练的几种方法: 一、深蹲:把杠铃放置在深蹲架上,双手握住杠铃在胫后肩上,杠铃杠击架外,两腿分开站立,站距在25-30公分之间,两脚尖向外些,别腰、挺胸、抬头、眼向前看,下蹲时蹲到底,立即反弹站  相似文献   

7.
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抛实心球作为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统考身体素质的必测项目,其训练方法和改进技术的手段都处于摸索阶段。在此,笔者在前抛实心球训练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训练方法和投掷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短跑运动员在奔跑的过程中脚着地时会产生着地制动阻力。着地制动阻力的产生会影响跑速的提高。同时,不合理的着地动作将消耗运动员产生的能量,降低运动员能量的利用率。因此,如何减小运动员着地制动阻力将成为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1.短跑时脚着地制动阻力产生的原因运动员在短跑时,由于摆动腿的脚在下扒着地时,着地点如果落在身体重心投影点的前方时,运动员的小腿与地面形成了一个着地角,运动员奔跑时身体向前的冲量将通过小腿传到地面,这时地面会给小腿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通过小腿传给身体。这…  相似文献   

9.
剪蹲右脚(左脚)向前一步(约75公分)脚尖向前,上体正直,目视前方,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肌肉有控制的下蹲,右腿(左腿)大腿与地面平行,膝盖不能超过脚尖,上体保持坐姿收腹。  相似文献   

10.
一、双手从头后向前抛掷实心球两手握住实心球,两脚站立分前后。上体后仰球过头,腰肘用力抛出球。二、双手从体前向后抛掷实心球两脚左右开立,上体前倾弯膝。直臂两膝之间,两手持球准备。抛时两腿蹬地,顶舰上体抬起。头仰两臂挥摆,球经头上后抛。三、单手向前推实心球(以右手为例)右手持球后下部,左手轻扶球上部。身体侧向投掷处,球托肩上头卡住。重心后移右腿弯,左脚内侧稍点地。右腿蹬地左转体,挺胸用力比一比。四、原地投掷垒球或沙包《以右手为例)不「手握住小垒球,身体侧向投方向。球过肩头体后仰,重心落在右腿L。蹬地转髓体左转,挥臂…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6月22日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统考考试方案",四项素质中改以往的坐位体前屈为原地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每项素质占25分。  相似文献   

12.
橡皮带是体育训练中常用又实用的辅助工具。无论传统的训练还是现代的训练模式它对运动员的技能水平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笔者现将它在高考训练中的一些运用方法加以总结并与各位同仁探讨。一、橡皮带抗阻力跑方法:3人一组,前面1人将橡皮带一端系于腰部,向前抗阻力加速跑;后面2人双手握住橡皮带另一端,身体略后仰,提供阻力源。最后后面其中1人放掉橡皮带一端,前面的人进行30米加速跑。每次  相似文献   

13.
正一、踝关节力量训练方法:1.深蹲姿态,双手抱膝,踝关节发力连续向前、后、左、右和垂直纵跳。2.双手背部互握下蹲,完全依靠踝关节的力量连续向前快速纵跳。3.人体呈坐姿,用左右前脚尖钩拉杠铃。4.用前脚尖钩拉弹力带。5.连续快速左右10米单脚跳。6.用踝关节发力做跳绳双飞、左右单脚跳绳。7.左右单脚跳快速跳台阶。8.身体始终保持直立进行直膝踝关节发力跳。9.沙坑连续踝关节发力跳。10.负重提踵。11.负重提踵登台阶。12.坐姿踝关节负重抗阻力做内收和外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门开只听得“哗啦”一声,一道白光一闪,原来是门上方的一大盆水对着道姑倾泼下来。“妈呀!”随着道姑发出的一声惨叫,只见她双手掩面,蜷曲着身体在地上乱滚……渐渐地,停止了动作。武云龙警惕地上前,用剑挑开了道始的双手但见得原来柔嫩秀丽的面孔已变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今武云龙也不自觉地浑身一颤。武云龙小心翼翼地绕过路曲的道姑,在黑暗中摸索着向前,突然,电光一闪,一个黑影无来,云龙急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形容可怖的神象前伸着双臂、作势欲朴,云龙定了定心神,转身继续向前……黑暗之中,殿柱旁壁龛之十悄悄地伸出…  相似文献   

15.
立正:两手贴着裤缝线,挺胸抬头向前看。脚跟靠拢尖成八,站直不动是关键。稍息上体立正伸左脚,只能伸出大半脚。若是累了可以换,报告立正就行了。报数听清再用转头报,排尾报数不转头。声宏嗓亮精神振,报完还原成立正。向左(右)看齐转头向左(右)眼看腮,通视全线别站歪。对正看齐要站好,仅除末尾一人外。向前看头转正,眼向前,余光还要看全线。身体立正要站好,全队需成一个面。向左(右)转左(右)跟右(左)掌两为轴,左(右)掌右(左)跟同时转,左(右)掌向左(右)右(左)跟向右(左),方向要转九十度,一拍转好别晃动,二拍收右(左)脚立正。向后转:两个“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跑速,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有些教练员和身体训练专家,利用特殊的阻力器来提高运动员的跑速,例如,在运动员髋部和肩部附背带,拖橡胶轮胎或其它重物等,当运动员向前跑时产生阻力,阻力大小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训练任务进行调整,以提高加速度  相似文献   

17.
振动训练以其独特的功效,在训练学领域由于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水平而备受教练员的关注。以网球运动员上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振动训练对网球运动员正手击球和双手反手击球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振动组运动员正手击球时的爆发力,在小阻力和大阻力下有明显提高,出手速度在小阻力下有明显提高;非振动组运动员中阻力下击球速度有明显提高。②振动训练能使小阻力和大阻力双手反手击球时的爆发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在大阻力下的反手出手速度明显提高;非振动组运动员在大阻力下的爆发力得到提高。③振动训练在该实验中是有效的干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刘绥滨 《武当》2011,(11):8
一、起式双腿弯曲,双手分开,左脚向前向左向上划弧捧气,掌心向上,目视左前方。身体向右回转呈马步,双手随之下落呈捧气状,身体继续右转,呈右弓步,双手向右向上划弧捧气,掌心向上,目视右前方。双手向上向前翻掌划弧于体前,拇指相对,其余指尖向前收回膻中穴处,身体屈蹲呈马步,目视前方。然后十指相对下压于丹田,翻掌,掌心向前向上分两边划弧  相似文献   

19.
<正>我在教"双手前抛实心球"时,不是先急于教给学生"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而是先加强这一项目所需的基本素质的教学,先用拉、压、绕等方法练习肩部及腰部的柔韧性;再进行如下步骤的练习:1.双脚前后开立,后面脚前脚掌着地,双腿蹬直,双手手指交叉翻掌于头上举,胸部、髋部向前挺,同时双手向后振。至少做4×8拍,或采用双手高于头抓身后的树或木桩做此练习更好。2.两人合作练习。面对面站立,一人双手扶另一人的腰侧使其下腰成桥,轮换进行。3.着力发展上肢力量。如:俯卧撑。先手扶台阶做,再在平地上做,慢慢过渡到脚高手低做等,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当然,辅助其他如哑铃之类的器材练习更好。  相似文献   

20.
被动滑行 牵引或推动双脚向前滑行 练习方法:由基本预备姿势开始,两脚平行站立,身体重心保持固定,全身放松,在被动向前滑行的状态中体会滑行时的戆党和重心调整的方法。牵引者应握住滑行者的双手向前牵引滑行人(或双手扶滑行人的髋部向前推)牵引者应柔和施力并保护和帮助练习者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