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探讨该类期刊在提高影响力方面的措施。【方法】 收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13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期刊在2011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对其作者数量、第一作者所属机构、第一作者职称、第一作者学历、基金资助情况以及论文下载频次、篇幅、类型及学科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刊零被引论文数量与其发文量相关性不大,零被引率与期刊的影响因子呈负相关。高等院校的零被引论文占比最大;零被引论文随完成论文合作机构数量的减少而增加。基金资助论文的零被引率高于非基金资助论文;资助项目少的论文零被引率低于资助项目多的论文。篇幅短的文章或不系统的研究性论文较少被引用。摘要信息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综述型论文零被引率小于研究型论文。【结论】 各刊发文量与零被引论文量间的关系视具体情况而定。针对零被引论文占比较大的稿件,即高等院校及任务类稿件,应在论文发表前的各环节进行协同控制。要加强及重视摘要信息的规范编辑。对来稿字数应作要求。编辑要及时掌握研究领域动向,加强与资深专家及学科带头人间的沟通,积极约稿。尽早发表并提高论文的显示度,进而减少零被引或低被引文献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加权被引频次——科技期刊单篇论文短期的一种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期刊为了培养团结作者群、吸引优质稿源、扩大影响力,有必要对刊出文章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单篇论文的评价指标常采用被引频次。笔者在对《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近年所刊出文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被引频次进行加权的方法,对得到的加权被引频次在年份和期数之间进行方差分析,并对使用加权被引频次排序后的前160篇文章中年份和期数的分布进行了检验,发现加权后的被引频次受发表时间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由于文章被引用的绝对数量差异的不可控的原因,这种加权方法较适用于对与当前时间相隔一年所刊发文章的评比。  相似文献   

3.
郑伟 《情报探索》2010,(4):42-43
对2004~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被SCIE收录的论文,从数量、学科分布、作者排序、被引次数、发表期刊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该校科学研究(尤其是R&D活动)的现状、实力和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特点,提高稿件处理效率。【方法】 选择北大核心收录的6种代表性医学学报类期刊,在CNKI中检索各刊2010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及其下载频次,结合下载频次的高低分析6种期刊零被引论文的文章类型、内容、研究方向和基金资助情况。【结果】 该类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率不一,与期刊质量有一定关系。零被引论文类型以基础研究类占比最高,病例报告占比较高且篇均下载频次最低;论文内容中,技术方法类占比不小,但下载频次高于非技术方法类;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下载特点存在差异;零被引论文中基金论文占比不小。【结论】 掌握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规律,对减少发表零被引论文,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数量、学科分布、被引次数、发表期刊等方面,对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中国城市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科技成果评价方法对中国城市研究的现状、实力和水平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近十年撤销论文的引证特征,探究撤销行为对学术界的净化效果。【方法】分析撤销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等信息和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的相关性,撤销时滞与论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计算高被引撤销论文对IF的贡献率;评价撤销时滞对撤销前、后被引频次的影响。【结果】 76种期刊(撤销论文数量≥5篇)IF和撤销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撤销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相关(均为P<0.05)。撤销时滞和撤销论文总被引频次相关(P=0.000)。随撤销时滞延长,撤销前被引频次逐渐增大。高被引撤销论文对期刊IF的贡献率为0.00%~2.00%。【结论】高IF期刊发表的、撤销时滞长的撤销论文对学术界的负影响较大;肯定期刊进行自我净化效果的同时,建议科研管理部门、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等加强对撤销论文及其不良影响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F1000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总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文献的相关性。【方法】 以医学信息学和糖尿病为主题,检索2010年发表文献的F1000总分以及文章发表至今的总被引频次和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IF),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新的检索方式和计算方式下文章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发表并被F1000推荐的医学信息学主题的文献共259篇,糖尿病主题的文献共169篇。2个主题文献的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均呈显著低度正相关(P<0.01)。【结论】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应将两者相结合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z指数在期刊评价中的效果。【方法】 以SSCI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为例,计算分析了目标数据的总发文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一致性指标η、h 指数、p指数和z指数,实证研究了z指数应用于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效果。【结果】 z指数相较于h指数以及p指数更加适合于综合评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质量因素、数量因素和被引分布情况。【结论】 利用z指数评价期刊有助于激励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z指数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区分度。但z指数在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存在不能区分施引文献影响力大小等缺陷。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1981~2005年55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例,用被引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两个指标进行了其科学论文质量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表论文被引次数在发表后10年内增长明显,高影响力论文的被引高峰更迟。提示期刊影响因子计算中论文被引两年的时间跨度需要适度延长,以引导期刊避免"短视",发掘更多真正高影响力论文;指出过度依赖文本计量评价的做法是机械的,只有有机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才能真正实现科学论文质量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2010年发表的论文为例, 应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分析了该刊2005~2010年发表文章的被引情况, 并从文章类型、页面数、作者数、引文数量等相关因素对论文自身特征与被引次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以分析农业类学术期刊载文被引的影响因素, 为学术期刊组稿、约稿, 提高期刊总体质量和影响力提供参考。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2010年载文被引率为89.1%, 篇均被引次数为6.87, 被引次数超过10次和20次的论文所占比例分别为21.9%和6.7%。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 为提高刊载文章的参考价值, 增加被引次数, 所刊发的论文应具有如下特点: 创新性明显的研究报告及高水平的综述性文章; 有一定的篇幅, 以保证研究内容更充实、完善和深入;是多个研究者的合作研究成果, 尤其是多个研究单位的合作研究成果;同时,在提高文章整体水平的基础上, 尽可能全面地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 保证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研究,对期刊《地学前缘》2007年影响因子特别高的原因给出了分析,认为高影响因子与实际被引文章的平均被引次数增大及未被引文章数的相对减少直接相关,即相当于在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中增大了分子并减小了分母,从而使影响因子变大。其深层原因主要是:①《地学前缘》2005~2006年发表的油气类、矿物岩石类和环境污染及治理类文章在2007年被异常多引;②2005~2006年发表的文章在2007年受关注程度较高,89.8%的文章被引用,大大高于影响因子居次高位的2009年的75.2%,同时,引用文章的期刊数比2009年多出23种。分析结果还表明,国家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的集中发表会对主题性期刊的统计指标有重要影响,它们能产生集团效应,大大提高主题性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论文视角对我国期刊出版研究基金项目的成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网络分析等方法,以2012—2021年期刊编辑人员发表在11种出版类核心期刊中的论文及其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评价各类期刊出版研究国家级项目及我国各行政区地区项目的成效,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推动我国期刊出版研究的“核心基金项目”,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显著高于非基金论文;从论文数量看,江苏省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项目的论文产出量较多;从篇均被引频次看,河南省项目、辽宁省项目等地区项目支持的论文被引频次较高;国家级项目的中介中心度显著高于地方项目。【结论】基金项目在促进我国期刊出版高质量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项目在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方面差异很大,国家级项目对地区项目的带动作用较强,而地区项目容易产出高被引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研中国近5年来的光学论文发表情况,为光学学科与光学期刊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 对2011—2015年间中国在SCIE光学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中国作者在90种SCIE光学类期刊上发表了37371篇文章,总被引161069次,篇均被引4.31次。中国作者的文章发表数量逐年上升;中国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在光学领域均有合作研究;中国研究机构在光学多个分支领域发展活跃。【结论】 提升我国已有英文光学期刊的质量、创办细分学科方向的新期刊、培养光学领域年青学者可以促进我国光学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万方全文数据库的"引文查询"功能,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2009年的全部论文进行了被引统计。结果显示:该刊共发表论文3637篇,被引率为62.4%;20.4%的论文产生了71.8%的被引频次;前40篇高被引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期刊评价和期刊管理研究方面,其中发表3篇以上的高被引作者有任胜利、金碧辉和刘振兴等;引证文献除自身外,相关度较高的是《编辑学报》和《现代情报》;前40篇高被引论文几乎每年都在被引用,平均被引高峰期出现在论文发表后的2~5年间,其主题主要集中在"科技期刊"的"期刊评价"和"期刊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15.
对2012年SCI数据库中收录的62种病理类期刊进行分析,分别按影响因子统计2003年至2011年我国大陆学者以第一作者在这些期刊中发表的文章数量,分析其中发表我国大陆学者文章数量>50篇的期刊情况,并进一步分析这些文章的内容,以了解近些年我国大陆学者在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学术会刊,以发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各学科专业领域原创性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刊登科技新闻性、评论性文章,是具有一定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期刊信息指标评价方法,主要以《科技导报》2006~2010年出版的108期刊载的1738篇自然科学论文为统计分析对象,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载文量、基金论文比、载文来源、学科分布、论文发表时滞、引文分析和高被引频次等重要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反映期刊的发展进程和学术质量,分析期刊的办刊重点,以期为期刊有针对性地采取或调整相应的办刊措施和对策,提高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日、印、韩四国高影响力论文产出状况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对中、日、印、韩四国高影响力论文,即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以及在 Cell、Nature、Science (以下简称CNS)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比较,结果显示: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数量及其占总论文百分比都是最高的,然而不管是在单个期刊,还是CNS三个期刊总和,日本发表的论文总数和高被引论文数、热点论文数都是最高的,中国为第二位。近3年(2010~2012年)在CNS上发表的论文日本最多(653)、中国其次(471)。本研究结果提示,虽然我国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数量较多,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显示我国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学者在高水平期刊,尤其是CNS上发表论文数少于日本。今后需要鼓励和引导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不断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平台对新疆工程学院2010-2015年间发表的科技论文被SCIE收录情况、收录论文来源期刊、论文作者、论文主题等方面进行归类统计和定量分析。同时新疆12所本科高等院校的科技论文从被SCIE收录数量和被引情况统计分析,并新疆高等院校的整体学术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名。最后探讨新疆工程学院学术水平和发展情况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分析有关新冠疫情文章的撤稿情况,旨在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期刊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撤稿观察数据库中的253篇新冠疫情相关文章,从作者数量、国家分布、被引情况、审稿与撤稿周期等角度总结这些文章的特点,根据撤稿声明内容对撤稿原因进行归类,并讨论其中的典型案例。【结果】排除无法打开链接的文章后,243篇文章共涉及来自55个国家的1308位作者,美国被撤回的文章数量最多;154篇文章能明确检索到在线发表和撤稿时间,平均撤稿周期为154天;86篇文章能明确检索到投稿与接收日期,平均审稿周期为83天;除了在预印本平台上发表的文章,其余214篇文章的篇均被引频次为22.19次,撤稿文章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不明显;超过半数的文章由于作者自身原因被撤稿。【结论】国家、期刊和作者三方需要协同努力,把控学术文章质量。科技期刊作为分享学术成果的主要平台,需要规范撤稿流程,优化审稿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期刊论文数量与期刊自引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期刊被引用频次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期刊的自引问题也屡被提及。本文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数据,从期刊论文量与期刊自引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并采用个案对照分析的方式,都发现了期刊引用量提高的同时,期刊自被引率也在提高,期刊论文数量的增加,期刊自被引率也在增长的特点。期刊自被引率过高的原因是多样的,特别是在核心期刊被高度关注,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优质稿源,也是期刊自被引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但期刊被引频次作为期刊评价的一种指标,应杜绝期刊的人为自引行为,使期刊被引频次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