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课堂提问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有效的提问,比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现有的研究材料以及我们了解到的语文教学现状,均表明课堂提问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应有的价值。关于改进课堂提问的探讨,也大都集中在怎样从文本出发,设计恰当的问题以引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鉴于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时,教师在课堂中就要对问题的有效调控,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邵军 《湖北教育》2010,(2):29-31
阅读教学任务繁重、类型复杂,如果没有一个或一些比较有效的问题切入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认真思考,课堂效果将会不够理想。本期三篇文章,提供了一些设计问题的思路,希望给读者朋友以启迪。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语文实践,要求建设有效的课堂。有效课堂的探究涉及面极为广泛,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作为一线的教师,教学生涯让我知道了以文本为载体、为依托是最根本的,所以在上每堂课之前都应让自己先徜徉于文本的广阔世界,吃透文本。  相似文献   

4.
创设情境,是走进文本的前提条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以情入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情境的创设可以在导入新课时进行,也可以借课堂上学生的问题衍生。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深入学习的欲望才会被激发,才能够主动思考,走进文本,快乐学习,感悟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应注重实践性,通过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各种语言转换的实践机会,来学习感受语言,从而内化爿得语言。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的落点以探索文本的语言形式为丰,抓住语言形式的范式进行有效的练习,发展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看到许多教师以一个个琐碎的提问连缀成整个课堂。这些问题大多是文本信息的筛选,毫无思维深度。整个课堂虽然学生活动频繁,气氛活跃,但这种热闹仅浮于表面,毫无根基。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收获甚微。建构主义提出“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的观点,从中可见课堂问题设计的重要性。那么怎样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呢?笔者以《台阶》这一课堂教学为例试作阐释。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读”是亲近文本,“品”是走进文本,“悟”是深化文本,“展”是超越文本,在以“读—品一悟—展”营建的阅读教学强大的场里,“拓展延伸”是教师解读文本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纽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在“应用、拓展”能力上发展.阅读教学视野的大与小、精彩与败笔,往往取决于“拓展延伸”环节.拓展延伸的优化,是阅读课堂教学有效的途径之一.阅读教学课堂要以“文本”为经,以“语言”为纬,编织阅读教学课堂的立体空间,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紧紧联系起来,使阅读教学课堂更精彩、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8.
李会影 《考试周刊》2010,(30):58-59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把握好这一环节,这是需要每个语文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文本阅读的独特性出发,从多个角度阐述课堂文本阅读的方法与步骤,探讨教师如何在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文本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学生真正有所学,学以致用。并且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整体的素质发展,指导学生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多渠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确定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目标、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多种形式的阅读、加强对学生的有效阅读指导、注重多元评价,让学生亲近文字、走进文本,以"真阅读"替换"假阅读",已成为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阅读教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年级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的能力,让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地开展,笔者以培养学生的批注能力为突破口,以示范来引领规范,由浅入深分层指导,并根据不同文体把握批注侧重点,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有效激发了学生阅读思考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有利于解决阅读教学耗时低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上想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有效、科学、深层次的解读文本解读,切忌浮光掠影。还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学生学习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另外老师要采取多种办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动态可变、丰富多彩的,它呼唤价值引领,需要以学生为本,从文本出发,以教师独到的眼光去挖掘和寻找诸多宝贵因素。其中课堂上学生出现的差错就是宝贵资源,差错能给学生带来思考、讨论、批判、反思、质疑的机会,有效利用学生差错的课堂才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孙志辉 《甘肃教育》2023,(14):113-116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小学英语课程必须遵照的原则之一,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已经成为判断教学课堂有效与否的重要标准。竞赛式教学法以问题或任务为串联课堂的素材,在统一设置的竞赛目标引领下,使学生不断突破学习效率的上限,继而在主动探究中完成学习目标,这无疑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观意愿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导权。文本结合一线实践经验,对竞赛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讨论,旨在为读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语文课堂有两个误区:一是存在泛问题化现象,问题多但无效,隔靴搔痒,对文本的解读毫无帮助;二是忽视教师的作用,随意学生在同一层面上游走。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倡大家辩证看待生本课堂与深度体验的关系,通过对文本细读来深度体验,以引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桥梁。有效运用这座桥梁,可以将学生引向斑斓的知识殿堂、五彩的精神世界。那么,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里,作为教师应该怎样立足于课堂,通过准确、适度的课堂提问,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能力呢?这无疑是每一位教师应当思考而且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以语文课堂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提升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深入把握文本主旨,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体味文本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之时,有时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扩展思维视角,从文本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计问题,不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7.
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成为时下小学美术课堂的时尚,但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形式背后收获相关的美术素养,收获思考,拓宽思维,使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立足文本,体验生活,发展思维为主线,以<太阳>一课为例,对如何在课堂娱乐中实现有效教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因为通过文本解读能够让语文课堂鲜活、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人性的光辉.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文本解读”这一概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课堂的低效现象,学生并不能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要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笔者认为有“三忌”.  相似文献   

19.
诗词教学的根本不仅仅在于教学文本,更在于课堂本身,应以课堂的有效生成来解读教学文本.因此,重视文本是语文教育的切实性保障,关注文本就意味着从课堂角度出发,关注文本的生成与课堂融合之处,关注文本中的必要信息、有效信息、关键信息与独特信息.而诗词教学中不仅有文本中的必要、有效、关键信息,有时还有“序文”这一独特信息.在对其的梳理中,教师以生为本,通过层层深入的课堂探讨,让学生的语文视野得到重新整合与合理建构.下面以《定风波》为例,探讨“序文”这一独特信息的解读意义和对课堂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成功的文本解读,往往是学生视界、文本视界及教师视界在对话中有效融合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引导,才能让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阅读视界在成功解读中走向有效融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