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必治边”的重要战略思想反映了边疆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内在逻辑,更是彰显了党和国家加强边疆治理的决心和意志。我国北疆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周边命运共同体重要建设支点,对国家安全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亚太地区的大国,也是世界大国,改革开放使我国与亚太地区国家的依存度日益紧密.在新形势下,正确分析亚太地区安全环境,力求在保持、发展地区安全中营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长期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的根本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3.
周边安全环境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直接、首要的外部因素,是中国所面临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家安全理论的一般概述,辩证审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提出构筑长期稳定友善的周边安全环境,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当前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西南边疆生物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对维护国家安全、处理好周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背景下的时空压缩、重叠和延伸,增加了西南边疆生物安全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挑战性。当前西南边疆生物安全识别存在进出境监测难度大、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能力不足、生物安全识别体系不健全、相邻国家生物安全识别水平较低和生物安全国际合作不力等困境。西南边疆的生物安全识别需立足时空场域,探索口岸检验检疫场域前置,弥合西南边疆生物安全识别短板,构建从“源头”到“口岸”的多级识别体系,增强国际生物安全识别合作力度,着力推进周边生物安全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必然更加突出,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也面临挑战。因此,加强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大力提高国家的整体安全度,赢得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带有全球性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安全的本质和最高准则;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是实现国家安全的正确途径;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和现代化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绝不当头,埋头实干是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策略方针。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的特点表现为中国安全和世界安全的统一;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实际上也是维护世界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它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面临着文化生产力与经济实力不匹配、西方文化渗透、文化对外传播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足等问题.要通过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感...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作为一个在国际空间生存的国家,周边环境对本国安全的影响最直接。周边是中国梦国家安全利益的重中之重,是我国外交总方针的首要。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新变化,美国积极插手中国周边事务,增加了中国周边战略安全压力。本文以国际政治理论为基础,结合周边安全新形势,分析中国梦与周边安全政策目标的内涵、轻重缓急。  相似文献   

10.
国际分工深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劣势日趋明显,直接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必须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战略来维护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亚安全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最重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外交战略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战略。在中国的周边,中亚是中国周边地缘战略需要重点经营的地区之一。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面临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这就需要中国和中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发展与中亚地区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繁荣与稳定,有助于形成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19,(4):79-82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强国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互联网强国建设进程中对保障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提升互联网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互联网网民自律意识不强、网络空间管理不全面等问题。因此,要积极采取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网民自律意识;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强化依法治网措施等策略来应对,努力将我国建设成网络强国。  相似文献   

13.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边疆治理不仅是一个国内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与本国和周边国家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新中国建立后的边疆治理政策,其主题经历了以国防安全为首要考虑的治理政策到以发展为首要考虑的治理政策的变化。不同时期的边疆治理政策所取得的成效是不一样的。但是,很明显,周边关系的好坏影响甚至决定着边疆治理的成效,而边疆治理的好坏也对周边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同时,与边疆毗邻的周边地区的稳定状况也对边疆治理的成效有着直接的或潜在的影响。从层次分析的角度看,影响周边关系与边疆治理互动关系的因素既有国际体系层面的因素,也有大国的因素,还有国内政治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困境与安全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冷战后,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安全因素从过去的军事对抗向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的综合安全领域转化,安全问题也从过去的单维度向多维度转化,军事安全威胁的因素大大降低,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不断加大。各种跨国犯罪不断冲击着边疆安全,使西南边疆预防跨国犯罪和毒品走私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边疆安全的脆弱性不断凸显,西南边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困境和安全压力。如何应对西南边疆的安全困境和有效治理边疆安全环境已是当务之急,也是该文力图探讨的内容和目的。  相似文献   

15.
2021年7月21—24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中心、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伊犁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新疆发展研究中心和外交学院协办的"国家安全研究学术共同体2021年会暨国家安全治理与西部边疆安全塑造"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成...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国家政治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使我国在国家主权安全、政治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政治稳定和国土安全方面都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为有效维护我国的政治安全,就需要我们从创新政治安全观、提高综合国力、树立信息边疆意识、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加强执政党建设、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起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我国政治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7.
安全化(securitization)和非安全化(desecuritization)是国际安全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理论框架之一,也是哥本哈根学派安全理论所创设的一组核心概念。哥本哈根学派认为安全化是消极的,非安全化是积极的,因而在安全维护的途径与方法上偏向于倡导非安全化手段。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我国边疆地区相关事件的实证考察,应用安全化和非安全化的理论框架分析其进程,批判了哥本哈根学派这一框架的局限性,认为判断安全化和非安全化何种途径更为有效需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实践,并提出我国边疆安全治理的思路:超越安全化分析框架中的积极价值和消极价值之争,重点抓住安全建构的过程以及环境语境,聚焦于对安全"指涉对象"的探讨——即边疆安全保护的是谁的安全,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这一安全。文章认为,"积极安全条件"、"人的安全"、"社会安全"的理念为建构边疆地区持久的安全条件和健康稳固的安全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家安全疆域的非地域化、模糊化、扩大化和网络化,使国家安全基本内涵和存在的客观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文化边疆逐步凸显出来,成为国家安全新的着眼点。同传统地理边疆相比,文化边疆具有自身的内涵和特点。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文化边疆安全的维护,必须在确立文化边疆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具有中国因素的国际认同文化,构筑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管理机制,实施国家文化产业战略,以维护国家文化边疆安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关于工程专业评估的华盛顿协议,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将迎来工程专业的国际认证。化工类工程专业国际评估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安全的教学环境中接受能够确保安全的工程教育,其中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体系建设既是认证的需要,也是提升实验教学与管理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从实验室软硬件安全环境建设、实验参与者、安全管理和实验教材安全教育3方面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室教学安全体系建设的过程及迎评促建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地处亚洲东方的陆海兼备的大国,陆地边界线、海岸线都很长,邻国众多,地缘形势复杂.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既有"先天不足"一面,又有"后天可塑"的一面.为了实现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周边安全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为此我国要发展经济,保持足够防御的军备水平,依托周边、搞好睦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