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从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和改进课程考核方法四个方面阐述“无机材料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数学是高等院校非数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2000年6月起,我们主持四川省综合教改项目《新世纪四川省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省有十多所高等院校参加。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通过调研了解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研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改革设想,制订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整合方案及课程大纲;编写与这些课程整合方案及课程大纲相适应的教材。现总结该项目的主要成果,并介绍由我们主编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教学的内容开发与整合已经成为中学政治课程改革的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操作坊",其内容开发主要有三条思路:一是依据课程资源实现从无到模糊的初次梳理和解读,二是依据已有教学思路对成熟教学内容的借鉴开发,三是对已有救育资源、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无论采用哪一种思路,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整合都离不开一定的"主题",而依据这类"主题"开展聚焦教学内容开发与整合的  相似文献   

4.
中文本科古代汉语课程"分级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学科整合互动空前激烈、深广的今天,古代汉语教学如果依旧遵从固有的模式,很难从根本上走出困境。有鉴于此,我们尝试用“分级教学“的方法改革中文本科古代汉语课的教学,区分出古汉语具体教学内容在深度、广度上的等级,精简优化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改革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营造新型、和谐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落后于数据处理发展现状这一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实习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更新进行探讨,提出信息时代下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我国已开展多年,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而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出现了“稳定期”,以至于这种稳定期成为了我们继续进行“整合”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电路基础》课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从文化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第一门课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突出“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对《电路基础》进行了课程改革,在课程内部进行整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效。一、“以人为本”改革教学内容随着高职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生源的层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初中生、高中生、三校生等多层次、多学制的生源,在使我们的办学机制更加灵活的同时,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不同层次生源的知识结构和所…  相似文献   

8.
水力学课程是水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水力学实验是水力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总结山东农业大学水力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实验条件基础上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更新与分级,提出“三阶段”水力学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过程+结果”的实验评价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为水利类专业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整合课程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既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新课标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强调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推行了多年,历史教科书改革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这就给历史教师提供了可以整合课程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历史教师应加强课程资源的自主整合,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实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课程之间内容相互交叉渗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关键在于合理设置和整合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工程意识.我们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中,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设计,转变课程理念、整合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要求我们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把概念教学情景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松华 《广东教育》2003,(11):46-47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及其理念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因课改新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整合不够而影响教学实效的现象仍然存在。常见的有“四堂”现象,即“满堂、哄堂、冷堂、拖堂”。它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常见病,现逐一解剖。“满堂”现象这就是通常说的“满堂灌”。说它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还不如说是我们老师的教学习惯或心理障碍的表现。一些教师唯恐不讲不知道,自以为讲得越多学生懂得越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教学心理的障碍。其实,我们都知道,检验课堂教学实效的依据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得到多少,得到了多少对他今后…  相似文献   

14.
用现代化理念和手段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微生物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旧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 ,实现现代化、互动式教学随着学科的飞速发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 ,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旧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 ,实现现代化、互动式教学已成为当今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们的做法如下 :1.努力加快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步伐 ,反映国际上学科发展前沿的新成就教学内容以我们主编的21世纪教材《微生物学》为基础 ,同时 ,为了与国内外先进教学内容同步 ,反映国际上学科发展前沿和新成就 ,我们充分利用教育部生命科学教材中心设在我校图书馆的优势 ,将许多优秀的国内外微生物学方面的照片、图片扫描到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机化学”课程的特点,阐述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课程闯的联系与交叉、课堂教学与专业背荣的结合、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对“无机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开设的“两课” ,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蓬勃发展中的高职教育 ,特别要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上对“两课”实施改革 ,形成特色教学。“两课”应实现从“四个一”教学到特色教学模式的转变 ,拓展教学内容 ,完善课程体系 ,创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较之《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在形式、内容和体现地理课程教育理念上都有了深层次改革和创新,较好地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把握“内容标准”改革创新的突出特点,也是我们当前学习、理解地理课标的重要任务之一。 1.“内容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地理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地理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8.
略论教师课程整合教学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学内容狭隘地固守本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以单调的“灌输”为主;教学程序机械地按部就班地进行……为了克服封闭的课堂种种弊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课程整合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推行与实施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要变革教学方式,教师合理地教学能力结构是决定因素。我们认为在新的教学理念背景下,教师应具备课程整合教学能力。下面着重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分析课程整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施展策略及提高发展等问题。一、课程整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高级控制及系统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张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革现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相关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素质,激发其创造力和想像力。  相似文献   

20.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对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多维度的教学平台和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整合利用,使多元混合式教学得到更加优化的教学效果。本文着眼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分析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的现状与问题,以“财政与税收”课程为对象,探索BOPPPS架构下课程教学中多元化平台及资源的有机融合和利用,围绕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环节重构课堂混合式教学闭环,并通过案例阐述了课程和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