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意义]元宇宙的提出激发了高校图书馆领域知识交流与科研创新的活力,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方法/过程]文章揭示了元宇宙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共生的哲学形态,将场域理论的基本逻辑应用于学科知识交流与学科资源交互之中,采用质性分析法深入挖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环境、用户、资源三大需求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场域交互下的智慧空间服务、用户定制服务和资源平台服务于一体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结果/结论]文章从元宇宙虚实相生理念和技术特性出发,梳理其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中的潜在驱动力,为高校图书馆从资源能力向服务能力转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读者阅读需求与图书馆线上提供能力、传统阅读服务与读者深层次服务渴求以及图书馆行业联盟与现行机制体制之间的矛盾,提出公共图书馆资源服务创新应构建数字中台,深挖数据价值,打造智慧化的数字中枢;加强技术赋能,推进图书馆服务智慧化转型;革新运营模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上下游协同的资源服务新生态。公共图书馆需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创新服务内容和手段,将资源服务转换为知识服务,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论文运用本体理论和数字资源聚合理论,说明了轻应用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情境聚合适配运行机制;基于轻应用背景,搭建了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模型;指出了轻应用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情境聚合的困境,并进一步提出基于超级App的个性化服务推荐机制以及发展策略,以期提升轻应用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情境聚合的适配效果,为智慧图书馆用户提供更优的情境资源微服务。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空间资源是图书馆服务新的价值增长点。文章梳理了现代图书馆空间建设理论,归纳了空间建设的基本遵循,提出图书馆空间资源组织和价值挖掘的四点建议: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功能多元、合理有序的学习场所;突出知识和文化属性,提升空间文化内涵和服务效能;建设多形态社群交互空间,促进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弹性设计增强空间包容性,实现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定位及服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天津市高校用户进行了网络教学平台及其资源与服务问卷调研,在调研分析基础上,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给予定位;从图书馆资源规划、图书馆服务设计、一体化虚拟学习环境设计三方面对网络教学平台的服务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6.
刘敏 《图书馆界》2023,(3):23-28
大学生深度学习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性回归。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智慧服务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深度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时代命题。面向大学生深度学习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需要转变服务范式,围绕理念、馆员、资源、技术、空间、平台等服务要素深度思考,可以通过树立智慧服务理念,开展智慧化阅读推广,情境化推荐个性化深度学习内容,构建适宜深度学习的空间场域和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搭建深度学习智慧服务平台以及整合重构馆藏文献和深度融合网络课程资源,深入开展定制式信息素质教育等智慧服务路径有效促进。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方式与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用户需求和知识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演变。Web 3.0在信息聚合、终端平台和用户体验等方面体现出分布式、开放式、多维化、智慧化的核心特征,为智慧图书馆实现高精准化、物联化和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提供了技术条件。智慧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将涵盖知识生产、组织、发现、传播、存储等全过程,通过多维融合知识构建、多源知识内容关联,打造多平台入驻的互联网信息与知识服务平台,形成知识服务汇聚门户,使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服务能够满足知识社会中不同角色用户的知识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定义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涵,建构支持智慧服务的数据属性模型,并进行方法和过程的讨论,从而促进智慧服务的实现。[方法/过程]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含义进行解释,提出图书馆服务的智慧程度和数据的交互性、交互频度、响应时间以及数据感知深度的关系模型,论述不同数据属性对智慧服务的影响,并提出数据获取的方式。[结果/结论]数据是现代图书馆实现智慧服务的必要支撑,图书馆必须依靠足够的技巧与耐心,挖掘用户的潜在数据,并基于相应的数据交互实现快速、深入、灵活的智慧服务。  相似文献   

9.
MOOC为图书馆构建学科知识资源整合和共享平台、嵌入虚拟教学和学习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环境和生长空间。图书馆通过融入MOOC教学团队、学习空间、MOOC平台,为MOOC提供课程资源、课程制作、版权指导及信息素养教育等全方位、全程式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图书馆根据MOOC嵌入式服务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以提升图书馆在新的信息环境下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从元宇宙的视角研究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智慧图书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功能。[方法/过程]探讨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理论逻辑,明确智慧图书馆遇到的现实挑战,指出触手可及的阅读场景、数媒引领的资源数据、多种技术的集成等构建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优势。分析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技术架构、元宇宙核心技术集成方式,构建未来元宇宙图书馆五层次结构模型。探讨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加大元宇宙关键技术研发,增强智慧图书馆阅读沉浸感;构建立体式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沉浸式资源,促进用户沉浸式互动;拓展元宇宙图书馆服务,增强图书馆知识服务职能;加大元宇宙智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为沉浸式体验提供硬件保障;提升元宇宙智慧图书馆馆员的能力,提高沉浸式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0,(2):101-110
应用人工智能打造智慧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未来的走向,以"基础资源+技术+应用"的思维结合人工智能中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的处理方法,构建基础资源层、网络环境层、数据处理层、系统应用层的智慧体系,打造智能检索平台、系统集成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四大管理平台的智慧服务模式。面对人工智能环境下凸显的用户隐私保护和道德伦理问题,从用户、馆员素质、技术与图书馆智慧服务融合问题展开探讨,为人工智能在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深入拓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分析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嵌入教学环境的重要性,继而分析国内高校图书馆资源与E-learning平台整合的现状,指出整合是知识服务理论的具体实践;然后以CALIS三期教学参考服务平台为例,分析高校教学参考服务平台与E-learning平台整合的模式并进行功能设计,最后介绍该模式在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整合试点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资源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类型上亦百花齐放.与这样的新型信息环境相应的是智慧型图书馆的出现,它有能力将图书馆升级为信息中心、用户中心、知识中心.立足智慧图书馆,借助与用户捆绑度最高的移动媒介,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相关知识,从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等维度着手,探究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模式,这亦是图书馆建设拥抱互联网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14.
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相比,真人图书馆的微博服务在运行成本、营销宣传、知识传递、虚拟平等等方面优势明显。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大多数真人图书馆微博服务不仅读者数量较少,而且内容单一,缺乏互动。真人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微博这一新型交互平台,创新真人图书馆的服务,采取多种营销手段,加大微博的宣传力度;建立开放的真人图书虚拟问答平台;共建微博,实现真人图书资源的共享;开展微博的深层次和特色服务,促进资源共建共享与效益增值。  相似文献   

15.
剖析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以及智慧图书馆服务的特征,分析了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基本框架,最后从建立特色智慧馆藏体系、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打造智慧型众创空间、构建交互式知识生态发展环境4个角度提出了完善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所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知识服务中心--现代图书馆的参考咨询体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王林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2(3):44-47,52
从参考咨询的功能演变出发,提出了现代参考咨询目前面对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探讨了现代参考咨询体系的主要服务形式,分析了参考咨询服务的交互性、主动性;知识的创新性;基础资源的数字化、有序化;服务内容与方式的数字化、多元化;整体服务的协作化、网络化等特点。指出图书馆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现代参考咨询体系在组织观念、软件平台、服务手段上向知识服务中心转变。  相似文献   

17.
电子教参在当今高校教学创新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图书馆来说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与课程需求相符的、全面的、充分的、个性化的在线课程教学参考资源服务是迎合当前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创新与变革的关键切入点。本文提出了在当前图书馆LSP(FOLIO)微服务环境与在线学习管理系统(LMS)微服务环境下,构建电子教参服务内容与服务接口,同时基于LTI(学习工具互操作性)标准来实现开放式的电子教参服务的思路和方法。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建设基于FOLIO平台的第一个App应用的基础工作,改变了传统的电子教参建设思路,探索了微服务架构下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策略,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开放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用户交互的网络服务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用户与信息的交互、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有助于用户的知识建构。从用户交互行为角度和用户与信息的交互、用户与用户的交互两个层次对网络信息服务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图书馆开展的基于用户交互的网络服务实例的分析,指出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不仅将由“读”信息服务模式向“读写”信息服务模式转变,而且,单纯的信息服务模式将逐渐过渡到围绕资源进行的社会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速了社会虚拟化进程,虚实融合的元宇宙话题火爆出圈。基于“元宇宙”文献梳理,元宇宙与图书馆相关理论的缘起与内涵界定可知,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是图书馆生物人、数字人之间通过元宇宙技术对智慧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序化、分解等循环往复后,使知识在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融合的智慧环境下得以交换价值和能量流转,形成的一种动态、复杂、非线性的知识社交系统。其构建是因再造知识空间的需要、转变知识交流的需要、活化社会交互的需要,核心要素包括元宇宙图书馆资源、元宇宙图书馆人、元宇宙图书馆技术、元宇宙图书馆环境。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可为提升图书馆在动荡不确定因素下的数字化服务能级和完善图书馆服务体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元宇宙赋能智慧图书馆服务,将会推动图书馆突破服务时空边界、变革文献资源建设与配置模式、开辟社交新境界以及促进虚拟服务质变增效。当前,智慧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上仍存在元宇宙技术应用不足、资源共建共享低效、沉浸式体验打造滞后等问题,同时还面临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空间治理等风险,因此亟须应用元宇宙思维及核心技术,夯实虚拟服务技术根基、重构数字化资源、打造沉浸式交互体验,以此筑牢数据安全屏障和加强虚拟空间治理,从而推动智慧图书馆服务突破固化藩篱、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