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按照教材描述的方法操作,漏斗中液柱上升十分缓慢。从半透膜材料、蔗糖溶液的浓度、温度对实验的影响进行探究,比较创新实验和教材实验的实验效果。实验数据表明:选用鸡蛋卵壳膜、蔗糖溶液浓度为0.50~0.55 g/mL、温度为40~45℃时,渗透现象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KIO3和NaHSO3反应实验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通过梯级增加KIO3的浓度来验证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现象是每次实验溶液均会变为蓝色,而且时间会越来越短。本文通过梯级减少KIO3的浓度来进行实验,结果产生了部分实验溶液变为蓝色,部分实验溶液没有变为蓝色的实验现象,最后分析了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缺乏明确的浓度条件,对重铬酸钾不同浓度的酸性溶液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般演示实验,可选取90%的硫酸和2%的重铬酸钾溶液,以体积比为1:1配比所得重铬酸钾酸性溶液,实验效果最为明显,更适合学生观察探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苏教版《化学1》教材的几处修改内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工艺”、“铝热反应的实验”、“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实验”进行了赏析,同时对几处修改内容进行了商榷,期望让苏教版化学必修教材达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使用目的。  相似文献   

5.
自制燃料电池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按照教材的实验思路制备的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二极管正常发光,但不能驱动小风扇、玩具车。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利用数字化实验装置,从电池电极、溶液类型、溶液浓度、溶液容量、实验装置、电解时间、电池的串并联等多个角度对氢氧燃料电池的供电电流进行研究,从而制备出能够驱动小电风扇转动、玩具车在桌面行进、给手机充电的氢氧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某院校编《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为例(以下简称教材),对现行高等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溶液浓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强化实验效果,提高实验经费的经济效益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新版高中教材中的FeCl3催化分解H2O2实验,从双氧水浓度及催化剂选择等角度进行了审慎参酌。探讨了氯化铁催化分解H2O2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成因,探究了常见几种过渡金属盐溶液催化分解H2O2的活性,并提出了不死抠原教材H2O2溶液浓度、改用CuSO4溶液作催化剂等实验教学意见。  相似文献   

8.
高三化学选修教材在讲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选做了氯化铁溶液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52面实验3-2介绍了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说明乙醇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这是新教材增加的实验。但教材对该实验介绍过于笼统,重铬酸钾溶液浓度是多少?配制其酸性溶液又该加多少硫酸?按常  相似文献   

10.
笔者的调查发现,义务教育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91面讲质量守恒定律选用铁钉跟CuSO_4溶液反应的实验,普遍把下列的两个问题搞错了。第一,以为教材图示(91面右图)溶液的颜色(浅绿)是FeSO_4溶液的颜色;第二,以为CuSO_4溶液的浓度越高越好,许多教师多年用饱和CuSO_4溶液与铁钉反应,导致CuSO_4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实验效果很差,完全可以认为是实验失败了。问题搞错的原因(包括教材的编著者)是对这个实验缺乏理论指导,导致实验尚有不少的盲目性长期困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不同版本中学教材中“铁生锈”课堂演示实验,并比较了改进实验,主要对电解质溶液种类、电解质溶液浓度、温度、介质环境进行了深入探究,缩短了演示实验反应的时间,提高了实验效果的重现性,并贯穿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其他相关知识点.  相似文献   

12.
一、溶液的浓度1.在教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一节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对溶液的稀、浓及质量百分比浓度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我特设计了下表,用边讲、边实验、边记录的方法逐步填表。最后由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导出结论。追问:若用有色物质按下述质量比配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不同版本中学教材中“铁生锈”课堂演示实验,并比较了改进实验,主要对电解质溶液种类、电解质溶液浓度、温度、介质环境进行了深入探究,缩短了演示实验反应的时间,提高了实验效果的重现性,并贯穿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其他相关知识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一、案例背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中英两国高中化学的常规定性实验。学生实验均为硫代硫酸钠溶液和酸反应,得出实验结论"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中英的实验教学却各有侧重(见表1)。表1实验的各种对比我国教材中的实验案例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学习化学原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感官化,缺少定量分析,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英国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电解质导电能力不同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是由于是由于是由于①由实验条件:五种溶液是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因此溶质的物质的量都是nB=CBV。②五种溶质若都完全电离,一个溶质分子都产生两个离子,因此应有相同的离子浓度,五种溶液的导电能力应相同,灯应一样亮。③实验表明:五盏灯不一样亮。教材是经过精练、浓缩的结晶,内涵很丰富,但在某些地方也存在局限性。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教材,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教材中隐含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字化实验定量测定不同电解质溶液在相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大小,探究了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内部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引起的电导率变化曲线,使学生通过宏观图像辨识,加深对教材中有关电解质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常用有毒有害的四氯化碳验证碘离子与氧化剂反应后生成的单质碘。通过实验探讨,利用无毒无害的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来验证单质碘生成的实验条件,当0.01 mol/L三氯化铁溶液和1%过氧化氢溶液分别与0.01 mol/L KI溶液反应时,使用5%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就可见蓝色絮状物产生,实验现象明显,所需试剂浓度远低于教材上推荐的溶液浓度,实验药品用量少,能降低化学废物的产生。用淀粉作指示剂可避免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均有害的有机溶剂四氯化碳,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可为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在实验教学中,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细细推敲,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对许多实验进行改进,效果很好.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实验改进 把教材中的配制氯化钠浓度2.0mol/L改为0.2mol/L,0.5mol/L改为0.01mol/L,分组实验之后,可节约氯化钠20来斤(我校高一为30个班,实验班要求人人做实验).再如30个班所配成的氯化钠溶液,于后面的实验是用不了的,倒掉又浪费,可改为几个班配硫酸钠,几个班配碳酸钠等等溶液作为后面实验的备用试剂.这样,既节约了药品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还能减轻实验员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三种版本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反应原理》在"测定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实验"的设计上有明显的差异。基于教材比较的视角,对这些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引发系列疑问,对这些疑问进行讨论,最后得出若干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关蔗糖、淀粉的水解实验成功率很低。教材中是将银氨溶液加入已水解的蔗糖、淀粉溶液中,当加入银氨溶液后,试管中的溶液立即呈黑色,经加热后很难出现光亮的银镜。笔者经试验后作如下改进,成功率极高,可达100%,具体操作如下: 1.将蔗糖、淀粉分别用硫酸加热水解。2.用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呈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