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意境再现     
诗歌与小说、散文不同,小说、散文是通过客观描写来表现主题,而诗歌却把饱满的感情作为自己的生命,并以它来震撼读者的心灵。小学课文选编的古诗,绝大多数是山水诗。山水诗不是山水照相,山水画也不是植物标本和自然地理的图解,它是通过作家的头脑对客观景物作主观的、能动的表现。因此,一首山水诗反映的是作者的意趣、情志,甚至是思想的倾向性,而诗的感情又往往凭借景物抒发出来。所以,教古诗“明中心”的基本任务,就是再现诗的意境。“意境”“,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景物形象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即主观感情(…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诗歌表现生活,抒发感情的独特手段,是语文科对学生进行艺术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分析意境是诗歌教学的特殊内容。有的散文作者象写诗一样写散文,所以散文诗也有意境。本文研究的,主要是诗歌教学中的意境教学。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即“诗言志”中的“志”,也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境界,形象,也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单纯的景物描写,虽然可以构成形象,但不能称为意境。意境必须是情景交融的。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意境创造是诗歌写作的核心问题.本文试图从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出发,谈谈诗歌意境创造的一些规律。整体性:诗歌意境创边的本质构成。意境是诗歌的整体艺术图境,它是由一首诗的所有意象围绕主题意蕴集合而成的一个艺术整体。意境由“境”与“意”两部分构成。“境”是由意象的“物象”部分构成的整体艺术画面;“意”就是由意象的“心象”部分凝聚的诗歌的主题意蕴。诗人写一首诗,总要表达一些主观上的东西,或是一份情感,或是一团意绪,或是一个认识等等,这里的情感、意绪、认识就是意境中“意”的内…  相似文献   

4.
感悟意境     
在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中,意境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核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理想。在中学古典诗歌学习中,感悟意境才能撷取诗歌的菁华。一、展开想象和联想,分析景与情在古典抒情型作品中,情景交融是其最重要的特点。在古典诗歌中,人们时而触景生情,景中寓情;时而因情布景,移情入景;时而借景抒情,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寄予浓浓的情感。在面对这类诗歌时,不妨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景与情的关系,让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体悟意境,与诗人的情感发生共鸣。例如,白居易的七律诗《钱塘湖春行》描绘了西湖旖旎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光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并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色的喜爱。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诗时,紧紧围绕诗题“春行”,先让学生结合诗歌的上下文,找出诗人在诗中列举的景物以及这些景物的特点,抓住“初平”“低”“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等字眼,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春游的经历,各自描述所体悟到的“春行”画面,体会诗人在景物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有学生这样写到:“我仿佛看见诗人骑着一匹马儿在西湖边漫步,温暖的春日和和煦的春风令诗人心旷神...  相似文献   

5.
《绝句》是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名篇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一幅春天充满生气的意境深远的画面。针对这首诗的特点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一、自学古诗 ,引导学生想象图画 ,体会意境。学生读诗自学 ,通过自学弄清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在什么地方 ,对这首诗有个大致的了解。二、通过“画诗” ,理解诗句 ,体会诗情。1 .出示前两行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时我问 :“这两行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然后 ,我在黑板上画出了柳树和蓝天 ,问 :“你能画出黄鹂和白鹭吗 ?”学生一听 ,纷纷举手。我让…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而成的让人产生联想的艺术境界。意境型问答题是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的最常见的题型。该题型的提问的一般方式是:“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或“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相似文献   

7.
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而古诗的意境是极为抽象的,学生因为生活阅历不丰富,体会抽象的意境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习古诗时,要让学生不对生涩的语言文字产生厌烦,  相似文献   

8.
感知·悟性·品味──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和林县第一小学李军民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呢?王国维在《人间诗话》中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即意境,意境乃诗的灵魂,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是学生读懂古诗的关键。诗的意境是情趣与意象的...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每首诗歌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生命。入境,是品读诗歌的根本。只有注重对意境的透析,把握作者作品的情感,才能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发学生思维,架起诗歌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去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美,在诗情画意中让生命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0.
何谓意境?《辞海·意境》条曰:“意境一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意”和“境”两方面。“意”即“情意”,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即“形象”,“形象”由“形”和“象”组成,原指事物的外形和相貌,诗歌中的形象则是指诗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生活画面。意境是诗词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正>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是一种饱含情感和想象,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吟诵而经久不衰。意境,作为古诗的灵魂,是诗人在创作中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什么是古诗的意境呢?意,就是诗人通过这个生活画面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述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动之以情,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与诗人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古诗的  相似文献   

12.
一、绘一幅图画,以画面激趣 诗歌与绘画虽为两种不同的艺术,但二之间有不少相通之处。在古代,许多诗人将诗画沟通起来,融诗情画意为一体。即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具有绘画般的意境:绘画中具有诗的情趣。因此说,教学古诗,可以用“绘画”作为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品词析句、反复诵读,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将语言字中包含的形象和画面进行“复制”或再创造。这一过程,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留下自由想像和创造的足够空间,把学生的想像力、感悟力和创造力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教材中编入的古诗 ,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 ,创设了优美的意境 ,表达了深挚的感情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诗中的语言美画面美与意境美融为一体 ,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受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应该是古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现就初中第三册《诗五首》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一、读诗作画 ,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 ,诗人则用语言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 ,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 ,融诗情…  相似文献   

14.
(学习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风》时,教师通过自读、释词、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意境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课例片段:师:学习这首古诗,你会回答老师的这几个问题吗?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②诗中景物有哪些色彩?③诗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④诗中景物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古诗中描写了树叶凋零的秋景、百花盛开的春景、巨浪滔天的水面、随风摇摆的竹林。)[设计意图]对古诗的整体把握是我们改写古诗的前提,它可以使我们将古诗的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为下面进行的改写做准备。师: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  相似文献   

15.
色彩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喜爱色彩是人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蓝天自云”、“青山绿水”、“红花碧草”、“白雪红梅”,这是因为这些景物的色彩及色彩构成的画面能给人以美感。在诗歌中,尤其是古典诗歌,非常讲究诗的色彩美。诗的色彩美是诗歌三大美(音乐美、色彩美、建筑美)之一。在古诗创作中诗人们十分注重抓住景物的色彩来状写景物,抒写情感。在描写景物之色时,充分运用色彩学原理,讲究色彩词的选用和画面色彩组合,既写自然中固有色,又充分表现一定光线下呈现出的条件色,使所写之景鲜明突出,给人以美感,又寓情于景,丽景抒浓情,从而展示出诗的色彩美。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即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它是通过诗人描绘的事物和画面来外化的,这些描绘的事物和画面即是“境”,在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和描绘的物象——“境”融合而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用精练、形象、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抒情言志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集中表现在作者对意境的审美创造上。何谓意境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是“意”和“境”的统一,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意境是诗美的集中表现。正如王国维所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因此,诗歌教学应突出意境教学,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揣摩、探寻、发掘意境,领略诗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故都的秋》深得古诗神韵,其在意象、意境上与古诗文中“秋”之意象、意境一脉相衣而其语法结构、意象组合结构和复沓的画面结构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形式亦多有类似.故其可谓诗之散文,或散文之诗.  相似文献   

19.
位俊岩 《成才之路》2010,(22):52-52
品味古诗意境是古诗教学的较高层次,也是提高古诗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谓意境,“意”即情感,就是诗人倾注于诗中的思想感情:“境”即境界,就是诗所表现的艺术深度。品味诗的意境,就是要充分领会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课文中,古诗占相当的分量,六册总计90首,所以,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把诗画结合进行诗歌教学。诗画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将诗歌与画画相结合进行诗歌教学,它分为"依诗择画"和"为诗配画"二种。"依诗择画"就是要学生从四幅意境相近的画中挑出最符合诗意的一幅,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