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相较于传统的数学课程,多元文化数学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我国各民族的数学史和世界各地区与国家的数学史三个维度挖掘整理数学文化素材。多元文化数学课程不仅能使学习者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挖掘和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数学文化,更可以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缺乏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观念,在数学教育中的突出表现是缺乏对数学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缺乏对各民族数学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批判与选择能力,在数学课程与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数学教育的思想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也正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倡的,教材编写中应“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联系.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中不尽根数的估算,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不同,解决策略更是灵活多样,尝试从多元文化数学的视角对历史上“不尽根数的估算”做出述评,既可以丰富数学新教材的编写内容,又可增加趣味性,体现多样化,增强学生探究其中算理的欲望;也可以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数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  相似文献   

3.
袁康荣 《广西教育》2010,(10):18-19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在现实的数学教育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数学本质、数学价值的认识的指导与数学文化的熏陶。学生极少数能认识到数学的博大精深、文化价值、作用以及内在魅力。那么,针对小学生的数学课程资源和年龄特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赋予数学以文化价值,数学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用悠久的数学历史展现数学文化的丰厚背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用数学的广泛应用来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用数学的美学价值展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见,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体现数学文化价值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的主要教学职责之一。作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呢?一、用好现有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现行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较多的介绍了数学发展的趣事轶闻、辉煌成就、数学家传记、一些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资料等数学文化资源。在教学中,适时地向学生介绍这些数学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西师版四套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大数的认识”数学文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人教版中数学史料的来源更加丰富,更能体现多元文化性,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多,在数学史的应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西师版教科书更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方面,苏教版高度关注现实中的社会问题,人教版、北师大版对各类现实生活的关注度相对均衡些:在数学与科学技术方面,四个版本渗透生物数学、地理科学所占比例均相对较高,其中人教版最为突出;四个版本绝大部分的人文艺术仅与建筑相荧.对于教科书编写者,应汲取各个版本的特色与优势,真正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育概论》是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指导性读物,内容涉及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2部分,其中数学文化论述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苗族侗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浓缩着2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折射着民族的整个历史,蕴含有丰富的苗侗民族数学文化资源.拜读名著《数学教育概论》,认识数学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指导多侧面地开展数学文化研究,挖掘原生态民族数学文化,实施揭示数学文化内涵的地方性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种能使人们意志积极进取、推理缜密而周详及对完美境界的高度追求,并能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这就是数学。在高职院校里,数学虽然只是是一门主要的基础课,但是学好数学对于各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好数学能帮助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并明白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了解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思维价值等。  相似文献   

8.
从多元文化数学切入,以多元文化数学素材开发、多元文化数学课程研究、多元文化数学教材研究与多元文化数学教学研究为纬度,评述了多元文化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相关问题。现今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与学生的文化相关联,几乎没有使多数学生看到数学与他们本国文化的联系,使学生误认为数学与他们的生活或未来是毫不相干的,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态度。多元文化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表明:兼顾文化与数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中小学数学教学和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了解数学文化,认识学习数学有用、认识到数学的真正价值,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数学题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品味数学、感悟数学、认识数学文化,使学生爱上数学,对数学不再望而生畏,从而实现乐学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0.
概括对数学史的认识及研究数学史的重要意义,阐述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上的重要价值,探索在数学教学中应从数学知识的来源和背景、数学思维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沿袭、数学文化的多元性、数学精神等方面有效地与中学数学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白族的宗教文化、民族服饰、民俗风情、建筑装饰、白族语言等都是白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对这些载体进行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元素,探析白族文化和数学文化的共通性,有利于白族文化的传承,丰富民族数学的内涵,促进多元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数学课程中有关数学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数学文化呈现的是开放、多元和动态的数学内部及其与外部的联系.数学文化价值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数学自身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与精神价值.基于这样的数学文化观念,有关数学文化课程的设置就应充分重视与学生的文化背景及数学现实的联系,注重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注重数学内部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文化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它能让学生看到更多数学解题以外的精彩知识,能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数学课堂上巧用数学故事、数学史料和数学游戏在数学知识中渗透数学文化,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趣味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数学文化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其引入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学文化的基本内容,分析数学文化融入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环节,研究数学文化的融入策略,希望能以数学文化为载体,突出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挖掘数学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因素,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提升数学思维,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多元文化崛起的国际化时代,怎样保持教育的民族化、本士化特色,为本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是教育所面临的一个课题。数学学科同样蕴涵着历史和文化的成份,因此如何挖掘数学学科的内涵,提升学生民族精神的价值是我们作为教育者所必需探讨和回答的问题。我校数学教研组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民族数学文化越来越受到数学课堂教学的青睐,一方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数学文化,发挥民族数学文化的传承功能,另外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文章在界定数学文化和民族数学文化两个概念基础上,从概念教学、习题教学等方面论述在民族地区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数学文化,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文化是提升人类精神和品格的宝贵财富,数学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人文素养和思维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高职学生数学文化教育的问卷调查表明:内涵认识不清;教育价值目标不明;课堂文化渗透不够;育人渠道缺失。对此,提出开展数学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挖掘数学文化的深刻内涵,实现育人价值目标;以数学文化浸润课堂,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拓宽数学文化育人渠道,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文化内涵丰富、覆盖范围宽广,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采用数学文化的分类标准,从2016-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Ⅱ卷、Ⅲ卷中筛选数学史、数学与人文艺术、数学与科技、数学与生活4类数学文化试题,从融入试题方式、结合知识点含量、数学教育价值观念、学生行为期望4个方面对数学文化类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五年高考数学对数学史、人文艺术类试题关注得不够;数学文化主要以不可分离型的方式融入试题,多结合单个和两个知识点设题,侧重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工具价值,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命制高考数学文化类试题,应古今结合,巧妙融入数学史,传递文化价值,彰显数学本质魅力;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关注数学试题综合性;优化数学文化分布,呈现自然丰富的数学文化类试题.  相似文献   

20.
对部分五年制高职学生而言,数学是枯燥的、抽象的、难学的,为了改变学生对数学的看法,缓解他们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数学》,将数学生活化,引导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让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成就感。并通过在线学习、数学专题讲座、数学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掌握丰富的数学文化,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人文素养、思政素养和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