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生与研究型学习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为提高研究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使研究生学会研究型学习是避免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的一种途径。讨论了研究型学习对研究生的五个方面的实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都已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中国国际化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国际化专业沟通能力的拔尖外语人才迫在眉睫。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研究生英语教学都需要进行改革。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是改革的重点,提出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在研究生学术英语的教学中。混合学习模式是集灵活性、具体性、系统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采用该方法有利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学术能力,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论混合学习设计的适配原则和定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混合学习的理论及模式研究比较丰富,但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把混合学习设定为几种具体的混合方式,二是把混合学习与混合教学混为一谈,三是在如何"混合"上缺乏操作原则和定位策略.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重新讨论了混合学习的定义;提出混合学习的混合不是随意的.而是基于一定的适配原则设计出来的,如适配学习者、适配学习内容、适配学习过程和适配学习情境;认为混合学习设计需要将多种学习要素进行有机混合,遵循两个定位策略,即树立结构化的定位思路和形成模式化的定位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文章提出将"混合学习"理念运用于我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听说教学,以充分发挥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分散的在线学习的优势,调动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员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有效地提高学员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些研究生自身缺乏学术修养,学习态度浮躁以及培养质量不高的现状,西南大学提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生主文献研读机制,将文献形式、内容及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互动方式"混合",辅助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中进行文献研究,提升学术能力。主文献研读的基础是经典文献,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标是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修养和学校的培养质量。主文献研读机制及创建的路径图,为研究生创新培养提供新路径,在近6年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郝明君 《天中学刊》2009,24(4):119-121
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与自然科学专业研究生在学习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当前,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及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有必要从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倡导自始至终基于问题的自我导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路径入手,对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予以革新.  相似文献   

7.
混合学习是近年来被广泛讨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效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论文先阐述了混合学习模式的含义,然后对其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基础会计的教学分析了混合模式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论研究生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的整合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认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即科研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只有将科研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经过长期科研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才能真正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9.
从维持性到创新性——研究生学习方式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是在不同知识观支配下的两种学习方式,研究生的特点要求研究生在兼顾维持性学习的同时,以创新性学习为主.研究生本人、研究生培养单位具有的条件与研究生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为研究生创新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和环境.研究生创新性学习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研究生本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不确定性知识为内容,以问题为中心,以质疑、释疑为手段.  相似文献   

10.
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研究性的学习应该在学生中得以提倡.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而探究性的教学必须有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通过探究式的授课方式,把原理与实例分析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意识相结合,从而达到既让学生学到某一领域的新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广泛的课堂讨论、课前学习和阅读、课后的研究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研究生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成人学习的理想学习样式.近年来,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扩招引发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研究生培养质量令人担忧,从而揭示出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的应然性.基于研究生自身素养和学习特点,本文探究了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教学效果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系统分析和比较不同方式或类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效果在混合学习广泛开展的当下,成为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研究采纳四种不同复杂度混合学习方式的教学实践过程和学习活动实施案例,通过分析线上学习时间的分布、线上学习行为与混合学习成效的相关性、学习者对混合学习的满意度,讨论不同复杂度混合教学实施的特点和效果,发现:①不同复杂度混合教学的设计侧重点有所不同,可根据课程和教学需求合理选择适合的实施方式;②在四种复杂度的混合学习中学生满意度都很高,可行性强,且不存在一种混合学习方式优于其他任何一种混合学习方式的情况;③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过程中,在线学习行为和活动与课程学习成效显著相关,有利于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师研究生作为教育战线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仅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也是未来的科研工作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是其能否成为素质全面的教育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关键.文章将着重对高师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和实践性等几个方面的特征加以初步探讨,为在校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一些适用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巩固其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4.
认为学习档案评价方法能够帮助研究生和教师了解研究生的认知风格、认知过程、学习需求、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及时准确地发现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鼓励研究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适用于研究生教育评价.探讨了学习档案在评价自主学习中的特点和效用,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构建了一种基于学习档案的形成性评价模式,并将其应用于硕士研究生课程和工程硕士生课程教学评价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卡尔顿大学研究生教育中的讨论课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作学习为主的讨论课是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教学内容新、信息容量大、学生课堂参与程度高等特点.讨论课不仅能指引学生追踪本学科的尖端研究方向,还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合作精神,克服研究生教育中教材相对陈旧的顽症.卡尔顿大学的研究生讨论课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改革的启示是:请名师开设讨论课,追踪本学科研究热点;不同层次学生混合开班.鼓励思想碰撞;采用灵活的分数评定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功能.  相似文献   

16.
将混合学习应用于远程教育,对改善学习效果和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混合学习的基本内涵出发,提出了混合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整合框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研究生阶段学习对其个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影响和社会化学习思潮及Web2.0信息环境对研究生个人终身学习体系的全新要求,提出基于DIKW知识阶层图的研究生个人终身学习体系模型,并介绍该模型各节点中应用的主要工具集合.  相似文献   

18.
对硕士研究生学制由三年调整为两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课程改革,开设研究型课程,将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部分前移到课程教学中,以此弥补"三改二"后硕士研究生课题研究时间缩短、研究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不足的问题.以"工程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与实践"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模式"在两年制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方法和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地区7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就读经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习、科研训练对来华留学研究生总体满意度的预测能力最强,而课程设置和内容则对学习、科研训练满意度的预测能力最强.针对调查发现的影响来华留学研究生满意度及学习收获的问题,对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陆东梅  孙辉 《成人教育》2015,35(3):36-39
我国电视大学较早地应用了混合学习模式,但混合学习模式在实践中并未能真正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混合学习的优势并未真正体现.分析其原因,除了学习者自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对学习者的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目前,我国电视大学正处于向开放大学转型时期,混合学习将仍然是开放大学最适用的教学模式,而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在满足混合学习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所以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显得特别重要.文章基于混合学习视角,对目前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进行了探讨,并从资源、平台、人员、学习过程支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