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客家民居的旅游价值及其体验旅游项目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家民居建筑具有防御安全性、历史演化性、良好坚固性、合族聚居性和和谐崇生性等建筑特点,从旅游角度分析拥有艺术殿堂的美学欣赏价值、与自然融合的生态思想价值、建筑奇葩的科学考察价值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价值。为真正实现客家民居的旅游价值,建议从游览、饮食、住宿、娱乐、购物和交通六个方面进行体验性旅游项目设计。  相似文献   

2.
重庆中山镇龙塘村传统山地民居具有典型的巴蜀文化因素,同时又受到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民居建筑与环境、文化、艺术、生态等要素相辅相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新时代改善民居环境的要求下,龙塘村传统民居又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才能完成对当地传统民居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陈颖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2):115-117
民居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表现形式,有着其深厚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汇集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进而形成了它独特的建筑形式,民居建筑特色尤为突出.从兰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兰州传统民居的特点等方面来说明形成兰州传统民居的特征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建筑艺术水平紧密相连.研究兰州传统民居特征有助于理解西北地域传统文化和建筑装饰艺术的精神内涵,对于完善西北的地域艺术资源体系,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传统民居保护利用中的功能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传统民居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社会风俗价值和景观审美价值.它对于丰富城市旅游景观体系、增强文化吸引力、构建特色城市旅游形象等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它的保护面临许多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城市传统民居的价值、保护现状和困境等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几种功能置换来实现城市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5.
郴州汝城县是湘南地区现存民国建筑最多的区域之一.以汝城县胡凤璋故居为例,从建筑的结构、构造与材料工艺等方面来研究湖南民国楼宇民居,其建造技术不仅与西洋建筑风格的引进和新型建材的广泛应用有关,也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相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中体西用”的建筑典范.其建筑技术结合建筑的装饰、防火和防寇功能,特色鲜明,技术远较传统民居为高,体现了民国楼宇民居建筑的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6.
城市传统民居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社会风俗价值和景观审美价值.它对于丰富城市旅游景观体系、增强文化吸引力、构建特色城市旅游形象等有着重要意义.但在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它的保护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进行民居的保护,对促进当地经济、增强文化活力、创造地域特色文化景观、塑造立体化形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铜仁东山明清古民居建筑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本地浓郁人文历史的民居建筑,在民居建筑艺术特点上受客商文化所形成的徽派民居特征影响较大。由于该地域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特点,以及共同的文化背帚,民居建筑的构成表现出与徽派民居一样的秩序、风水、宗法伦理特征。建筑形式上以风火墙,石库门和砖雕艺术的四合院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中华文化中,"家"这一概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成型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环境、审美观念、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不同,在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建筑选材、修建方式、外观造型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通过对比北京四合院和安徽黟县民居,探讨中国传统华北民居与徽州民居的在建筑形制、修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最终得出两地民居在艺术风格上产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民居建筑不仅与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关,而且还与这一地区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西北地区的民居建筑文化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特殊性等地域性特征的影响,在满足一定实用性、体现一般建筑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又反映了独特的审美心理和艺术风格,是西北地区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形象体现。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民居是当地居民在千百年与自然的不断协调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传统民居是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社会风俗价值和景观审美价值.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借鉴与创新的研究对于社会的发展,增强文化活力、创造地域特色文化景观、促进当地经济,塑造立体化形象有着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武夷山下梅村清代风格的古民居建筑为例,分析、介绍了邹氏大夫第建筑群精美的“三雕”艺术和邹氏大夫弟建筑群的典雅、宽敞宏伟的徽派建筑风格,显示出主人所蕴涵的审美和生态美内核。  相似文献   

12.
柯培雄 《南平师专学报》2009,28(3):61-63,76
城村古民居建筑群作为村民的生活空间及生活图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它采用的众多民间喜闻乐见、流行广泛的内容和图案,正是村民们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的反映,而这种精神世界最有弹力的纽带是家族观念。  相似文献   

13.
近来在山西陵川发现的“书鼓砖雕”文化现象实际是一种国内特殊的曲艺文化民俗事象。这是一种将本地兴盛的说唱文学艺术与砖雕艺术互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民俗事象。从“书鼓砖雕”概念、陵川民居院落结构布局、陵川民居庙宇特点、建筑砖雕工艺及艺术特色、陵川书鼓砖雕墀头题材内容等诸方面对这一民俗事象进行剖析,可为进一步揭示这一民俗事象更深层的建筑关学价值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河北太行山区现存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这里的民居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独具特色。本文以王硇村为例,从选址与规划布局、建筑特点、民居装饰细部等方面分析了古村落民居的特点,并从教育、艺术和生态等方面研究了古村落民居的价值,以助于古村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保护开发。  相似文献   

15.
对现代农村建设中建筑民居现状与原因分析,分析强势文化对农村文化的深刻影响,指出传统建筑民居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提出传统建筑民居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原生态建筑的历史遗存:豫西地坑窑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土建筑是与自然生态最融洽的宅居建筑,在乡村城镇化的改造中弃窑建房,进一步恶化了已经很脆弱的可耕地资源,而改良窑居建筑不仅拯救了一份古老的活态民族文化,还可为地方开发特色度假观光旅游创造区域环境。作者侧重对豫西地区窑洞宅居建筑的结构、审美及实用价值,进行一些建筑文化理念的探讨。以求能对当前农村的都市化建筑风尚,提出一点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闽南传统民居中的石雕、木雕、砖雕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一方面有装饰美化建筑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寓意、象征和祈愿的意味,其艺术特色和关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是研究开发艺术设计课程的重要资源。通过对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特点的认识和研究,为培养学生传统民居艺术设计能力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实证分析表明: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传统风格、实用价值和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特色;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载体环境关系且其载体环境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三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建筑形式的物质基础,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载体的相互作用是形成梅州客家民居文化景观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民族在贵州的大山中形成了山上、坝子等聚居的分布特点,分布于山间的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则是他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而建筑这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在这样 的环境中逐渐形成自己本民族的建筑符号特色.在丰富多彩的民族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中,石板房成为贵州中部最具特色的布依族民居之一.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是北京古代休闲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外城西区是北京茶馆最主要的分布区,茶馆数目占到了全城茶馆资源六成多的比重,其他城区和郊区只有少量分布。北京茶馆的分布明显有倾向于市场区的特点。茶馆林立的香厂在清末发展成为一处新兴的休闲型市场娱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