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新闻界议论的难题之一。一些新闻单位提起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就要求领导支持,没有领导的支持则难以起步,而这一点好象又是最难办到的。他们把领导的支持看成是能否发挥监督作用的关键,作为矛  相似文献   

2.
一、党报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好关、把好度。舆论监督报道,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反映社情民意的管道和桥梁。按说,这样的报道应该是受到读欢迎的。然而,我们的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并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就要求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要把好关、把好度,进行有效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新闻工作者应拿起舆论监督的武器,旗帜鲜明地揭露社会丑恶,批评不良风气,弘扬正气,这不仅会增强新闻工作的权威性、战斗性,也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欢迎舆论监督,社会各项事业需要舆论监督。因此,搞好舆论监督,正确引导舆论,担负起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责任,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面对并进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田要职责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党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毫无疑问,新闻宣传应科学地把…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舆论监督有社会舆论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但新闻舆论监督因其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倍受重视。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和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时代对新闻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达到纠正错误,改进工作的目的。否则,会事与愿违。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正确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是建立现代文明社会的需要,也是树立党报形象和权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如何定位?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效能,这是摆在当前的新闻战线的一个新课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也是对新闻舆论监督的要求。舆论监督不仅仅是写几篇稿件,而是看其本质是否能推动工作,推动社会进步。2010年11月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上再次强调,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舆论监督,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又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人员,特别是从事舆论监督工作同志的重大使命。要完成好这一使命,就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把为群众代言和服务作为舆论监督的重头戏,不断强化舆论监督的群众性和服务性,并把舆论监督的群众性和服务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媒体所需要行使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现实生活中,党报如何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如何把握好角度和分寸,既宣传政策、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又能做到监督而不添乱,一直是困扰党报行使监督权力的难题。《枣庄日报》开辟的“阳光政务”栏目,创新了舆论监督模式,走出了一条舆论监督的新路子,成为舆论监督促民生的样本。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论及“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时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一论述,把舆论监督置于民主建设的总体框架内,明确了舆论监督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是我们做好新时期舆论监督工作的指导方针。根据这一指导方针,舆论监督有必要加强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机制建设、素质建设等四项建设,以肩负起十五大所赋予的历史使命。舆论监督应加强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总体框架内的制度建设我们党非常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早在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搞好舆论监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舆论监督≠批评报道 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的一大特征。有的人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报道,把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画上等号,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但舆论监督并不是批评报道的同义词。舆论监督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政府、国家公务员的舆论监督,二是对社会生活进行舆论引导和监督,三是对报纸舆论本身进行自我引导和监督。 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职责,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和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与正确地实行舆论监督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是朱 基总理在10月7日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采编人员座谈时就舆论监督的作用总结的四句话。这四句话表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舆论监督的肯定和支持,也标志着中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工作走向理性发展的新阶段。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从理性上确认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朱总理说,舆论监督非常重要,它对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舆论监督,纠正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使全国人民受到鼓舞,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促使我们把各项…  相似文献   

11.
眼下.一提起新闻舆论监督,人们大都认为它特指的是新闻媒介的批评报道.这种几乎无人异议的说法,流行得比较广泛.导致我们在日常的宣传报道工作中.强调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时.批评报道成了“座上客”.正面宣传则羞于一隅。批评报道等同于新闻舆论监督.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观点。在宏观上.它使人们把正面宣传与批评报道割裂开来;在微观上.它使人们把新闻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变成了只有一种功能的单刃剑。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舆论监督不仅能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难题,而且还是新闻媒体增强自身权威性和吸引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各个新闻媒体都在抽调精兵强将,加强舆论监督工作,以舆论监督而闻名全国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栏目,得到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赞赏和鼓励,并亲笔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开展好舆论监督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那么,怎样完成这一神圣职责呢?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进行舆论监督必须着眼大局,选好典型,严格掌握分寸和时机,才能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在党报中应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如今的舆论监督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是否应当在党报中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报道?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并就教于各位专家。 党报以正面宣传为主,强调它的政治性、指导性,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引导性的宣传。这是党报的神圣职责。是毫无疑义的,也是不能动摇的。但强调政治性并不等于轻视舆论监督,以正面宣传为主也不等于把舆论监督置于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关系到是否真反腐败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各级党报的威信和战斗力的问题,不能不彻  相似文献   

15.
李方贵 《中国广播》2004,(12):71-72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基本职能之一,地方广播电台适时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属正常的业务范畴。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本文就地方广播电台舆论监督的实现途径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应该把加强舆论监督作为重要的内容。 过去我们只把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对其政治意义却理解的不够。可以这样说,没有广泛的健全的舆论监督,民主政治是建立不起来的;也可以这样说,要建立民主政治,必须依靠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舆论监督。 一、深刻认识舆论监督的功能及其优势 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监督的主体和被监督主体都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新闻媒体的本质特性和固有使命,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落实好这一精神,对社会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是当前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齐鲁电视台的《提案追踪》系列节目立意独特,它选择一些社会上普遍存在、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的政协提案在电视上作公开报道,以公开促公正,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追踪政协提案的落实是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的有机结合,应该说是舆论监督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新闻舆论监督仍然是一个热门 话题。当前,新闻界普遍反应舆论监督难,特别是在一些最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上,在现实中仍然没有找到可操作的方法。新闻舆论监督的关键在于要切切实实地解决其操作问题。本文根据目前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面临的难题,寻找在短期内可用来解决一部分新闻舆论监督难题,具有现  相似文献   

19.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开展好舆论监督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的职责,是增强报纸的权威性、指导性及战斗力、号召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舆论监督一般是指对生活中存在的不正确的、阴暗的、消极的、甚至是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言行进行批评和揭露,督促其改正,以达到明辨是非,改正错误,做好工作的目的。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因此,一定要采取慎重、冷静、理智的态度,万万不能以个人感情用事。这是舆论监督的一个大的“度”,一个大的框框。除此之外,在具体组织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还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新闻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机构,舆论监督新闻是新闻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众广为关注的。由于舆论监督新闻采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更多地掌握新闻采编技巧,以便更好地收集舆论监督新闻,进一步提升舆论监督新闻的价值。本文从舆论监督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新闻采编前期准备工作和采编时细节把控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给舆论监督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