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角色的根本转变,以全新的理念演绎全新的教学行为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先"育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角色的根本转变,以全新的理念演绎全新的教学行为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先“育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教不出一流的学生;没有名师的执掌,就谈不上什么名校.因此,教师育人必须先“育己“.……  相似文献   

3.
教师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就会让儿童发展失去最大的可能性。吴中区一直把促进教师发展作为区域教育科研的重点工作,他们以微型课题研究为载体,采用"抱团型"的组织范式,形成科研育师的强大合力,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其经验值得别的区域借鉴。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是教师。国家的教育方针,校长的办学思想,都需要教师去执行。因此,对一所学校而言,教育对象不单单是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育人先育师",教师的档次提升了,他们心中的标准上去了,学生的教育就会容易许多。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而归根到底,则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教师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薪火的使命,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出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近年来,我校坚持人才立校战略,积极实施强师工程,着眼于开辟教师专业培训的绿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新的要求也被提出:不但要提高"量"的增长,同时还要加强"质"的建设。而对中职学校来讲,拥有一个高素质、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即为提高中职教育"质"的建设之根源。针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原因,提出在"校企合作"的环境下,以"校企共育"的形式来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培养对象进行分析,并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培养。这将较大幅度提高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与"量"。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教师是学校之本,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升;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一言以蔽之,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如何成长为名师,我认为首先要做明师,而后方能成名师。  相似文献   

9.
育人先育己     
教育要大智。这里的智不仅仅是博学多才,业务精通,能够在教学一线上做出不菲的业绩。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让他们真正地敬仰你,甚至依赖你。除此之外,我认为,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师德,能够蹲下去看学生的勇气,以及讲求为人的艺术。(一)旧的教育体制已经让很多教育者习惯了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甚至早已经有了"唯我独尊"的派头。因为在他们心中,一个教育者和一个被教育者之间就不可  相似文献   

10.
朱紫彪 《教师》2011,(7):114-115
常言道:教师是学校之本,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升;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一言以蔽之,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如何成长为名师,我认为首先要做"明"师,而后方能成"名"师。  相似文献   

11.
<正>无锡市梁溪区充分认识到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命题和核心关键,没有全体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区域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所有美好的教育设想都需要通过教师予以转化落实,于是他们狠抓全区的学科高地建设,把课堂称为"内涵中的内涵",以课堂为突破口和支撑点,提升梁溪区教师的群体水平,为新一轮课程深入变革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第一推动力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教师时代",这应该成为人们的基本判断和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联  相似文献   

12.
正本学期,笔者带了几位大学实习生,在他们实习结束时,深感不舍,写了几句赠言给他们,也送给所有即将走上或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同行,希望他们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道路上走得成功,干得幸福。教书先教人。"教育"有"教"和"育"两层含义,"教"侧重于传授知识、技能等显性的东西,"育"则强调对学生品格、思维、价值观等隐性生命要素的培育。教书是基本工作,让每一位学生学到知识,能够快乐地学习,顺利地升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是教师。国家的教育方针,校长的办学思想,都需要教师去执行。因此,对一所学校而言,教育对象不单单是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育人先育师”,教师的档次提升了,他们心中的标准上去了,学生的教育就会容易许多。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就想写点这方面的文章,或许因为我既是教师也是家长的原因,对教育教学也感触颇多。这个话题虽大又深,可我仍想探试一下。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和主体--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教师教学理念新颖与否、业务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率.而"教学为先导,反思为纽带"的校本培训体系,以构建和谐的校本培训机制为基础,组织富有成效的"学术系列讲座"、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聘请"教学顾问团"等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同时针对教学行为开展"教学行为诊断"、"知识缺陷诊断"等教师教学行为反思活动,为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探索了一条全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是减负、高效、强素质的必要前提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 ,甚至一个眼神都反映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思想 ,同时又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 ,就不会有高素质的学生。这就要求每位教师以新世纪民族素质对人才的要求为指导 ,要以“三个面向”的高度为出发点 ,树立现代教育价值观和新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而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通才。学生应掌握全面系统的知识 ,教学中各个学科渗透 ,相互交叉是必然的事实。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 ,还要进行…  相似文献   

17.
王海红 《甘肃教育》2011,(19):42-42
陶行知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也深感爱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  相似文献   

19.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不能想象一个自身素质差的教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卢梭也曾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典范”。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再次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些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学历、口才、书写能…  相似文献   

2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有赤诚之心,学生会以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从而对教师产生亲切之情,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