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仔细审视这些年来民营书业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湖南民营书业的发展状况,他们的发展已经在和风细雨中悄悄地进行了,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变革。其中,弘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值得解剖的实例。 据弘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挺介绍:“弘道创始于1993年,我们不仅看重销售业绩,更看重对文化的推广。随  相似文献   

2.
胡艳歌 《大观周刊》2011,(33):135-135
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政策层面为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拓宽了路径,新的市场环境在造就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在冷静面对挑战的同时亦要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品的质量产出和民营文化企业的生存有着极为缜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视改革实质上是一种制度的变迁与创新,而这一过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国民营电视产业的开放就在市场和法规政策两个方面齐头并进,相互推动的.本文从政府管理的视角,对中国民营电视产业发展的政策演变进行了梳理分期,并深入剖析了制度变迁给中国民营电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民营书业的无形资本是指我国民营书业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虽没有物质实体形态但仍然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能在民营书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长期发挥作用、为民营书业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超额经济利润,并被民营书业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一种经济资源,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种标志和象征①,它主要包括权利类无形资本、市场类无形资本、人才类无形资本和制度文化类无形资本四大类.  相似文献   

5.
进入2I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以此带动了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作为一支新的文化载体伴随文化市场的开放而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民营文化企业我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传统的国有文化企业相比,其更具有灵活性,但是由于市场体制、凰家政策及企业的观念等方面的制约,我们的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缓慢。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突破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瓶颈,提出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传统出版业里,民营出版以其独有的特色在出版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Web2.0给传统民营出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如何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成为不少民营出版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民营出版的佼佼者——天舟文化为例,探讨民营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南京的先锋书店、苏州的蓝色书店、苏州大学东校区的99读书人俱乐部和文化市场的一家家书店,笔者感觉,民营书店的经营状况在文化市场有更纯粹的体现。那里的民营书店目标似乎更单纯:卖出更多的书。但是,书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对于形形色色的民营书店,笔者欲不成熟地归纳几点:一是经营书目的同质化,二是经营模式的单一化,三是读者群的良莠不齐,四是专业书店经营的不可拓展性。  相似文献   

8.
民营电视,作为新兴的电视产业,是挤身主流还是游离于边缘?是做文化还是做商业?诸如此类的双重矛盾问题,一直是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而随着媒介资本运作、媒介产业化、媒介融合等传媒改革话题变为现实之际,整个传媒市场结构经历着观念调整与市场转型。在此过程中,民营电视机构的涌现加剧了这场电视媒体变革的进度与力度,而民营电视本身也经历着一场洗礼。笔者对此作多维度的审视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书香溢神州     
唐人文化组建于1998年,其前身是哈密市唐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民营图书连锁销售公司和文化行业里的知名品牌“唐人文化有限公司”挺进甘肃文化市场2006年8月15,新疆唐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酒泉分公司隆重开业,标志着唐人文化拉开了进军甘肃文化市场的序幕。这是唐人文化立足西部,走活全国一盘棋的关键一步。车马炮:冲进市场靠打拼1998年唐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新疆哈密注册成立。借着国家发展民营图书书业的春风,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民营图书连销售公司,和文化行业里的知名品牌,被誉为“西部…  相似文献   

10.
教会学校是近现代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过境迁,所有的教会学校都在解放初期被关停合并而成为历史.如浙江杭州的基督教女子弘道学校①(以下简称"弘道"),就是由美国南北长老会及北浸会创办的贞才、育才、蕙兰三女学于1912年合并而成,俗称"弘道女中",曾经显赫一时."弘道"1952年停办,并人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学,存世40年.……  相似文献   

11.
杨扬 《出版发行研究》2024,(3):31-37+43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大众出版业的竞争已从单一的图书产品的竞争升级到品牌竞争阶段。民营图书公司凭借其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创新活力,在品牌建设方面展现出了卓越成效。对三家民营图书公司的代表读客文化、果麦文化和新经典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三种不同的品牌建设模式,分别是基于“超级符号+情感链接”的读客模式、基于“明星‘捆绑’+MCN”的果麦模式、基于“优质内容+长期主义”的新经典模式。在实践中,民营图书公司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与不足。结合三家民营图书公司在品牌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针对民营图书公司品牌建设面临的共性挑战与不足,对民营图书公司品牌的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化兵 《出版参考》2007,(5S):I0001-I0001
第十七届全国书市(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市“文化立市”的战略下,有了5000万元的资金投入,办得可以说是风光无限。繁花之下,置身其中的民营书业却有些低迷。经过20年的发展,曾经的辉煌已经远去,摆在面前的是现实的困惑。今天的民营渠道市场游戏规则,也成为民营渠道营销面临的瓶颈。本期“焦点故事”推出《民营渠道营销在突围》,提出在产品、体制和理念三个方面颠覆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的报纸行业中,除了官报、政党报纸和团体报纸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报纸类型--民营报纸。所谓民营报纸,“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界定。广义概念应是,凡以民营形式经营的报纸都是民营报纸。狭义的概念,应是专指既为民有也为民营的报纸”。①在民营报纸阵营中,除了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民营报纸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受众群体较少、发行量不大的民营小报,其特征是“篇幅短小,一般为八开或小于八开的小型报纸,它以消遣性为主旨,内容包括新闻、小说、随笔、游记、小品文、新旧体诗词、掌故、影戏舞动态、社会知识和生活话题等”。②民国时期,各地出版的小报多数利用民间资本创办,并且以民营形式出现。因此,除了少量的党派小报和社团小报之外,绝大多数小报都属于民营性质。民营小报成本低、定位明确、经营灵活,风格比较适合普通百姓的口味,在市民中具有较大的需求空间。从民国初期到1937年,全国一些大城市商业发展速度很快,对市民文化市场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小报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占领一席之地,并在一段时间内取得突破性发展,成为中国报业历史上一道景观。本文拟借助产业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来分析民营小报,以期从新的角度认识与理解民营小报的竞争生态。  相似文献   

14.
20年来,民营书业已从“拾遗补阙”的“二渠道”地位发展到占据我国书业的半壁江山。到2002年,我国民营书店已有7.8万家,是新华书店的5倍多。民营书业企业现存类型有零售书摊型、批发公司型、民营书店型、图书公司型、文化工作室、网上书店等等,从业人员至少有40万。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上已有当当书店和席殊书屋的老总作为民营书业的代表受邀出席会议。民营书业已经成为我国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从2003年5月1日起,我国将允许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市场从事图书、报纸和杂志…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图书产业的总码洋为848亿元,图书品种达到30.2万个,图书印数近70亿。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环境下,图书出版市场可谓发展迅速。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文化体制改革浪潮中,各大出版集团分足鼎立,民营出版公司实力不可小觑,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图书消费市场更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增长,在这样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下,各出版社在图书编辑队伍能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政策走向、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使民营书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纸张价格上涨、印刷成本增加、教材教辅政策形势剧变以及房租不断上涨、网络迅猛发展、国有书店强势出击等多重压力,民营书业无法走人真正的春天.  相似文献   

17.
正时隔十年,再次与民营书业界的同志在山东淄博见面,一起回顾民营书业走过的风风雨雨,看到民营书业今天的发展规模,感到非常高兴。在这十年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书业对新闻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也为民营书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奠定了重要基础。借此机会,有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实现逆势增长,依托公共财政与社会资本的多元投入格局以及多层次的文化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文化消费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尤其是农村文化消费将被充分激活,通过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贸易升级,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民营书业应坚持文化自信、产业自信、民营自信.  相似文献   

19.
孟老夫子早就告诫世人:诚者,天下之道也。今天,我们不管是做人也好,经商也好,都要以诚信为本,诚信尽管是无形的,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而且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一个企业信用不好,就会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所以,民营书业一定要在打造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家品质,构建诚信经营风格上下功夫,始终将诚信经营视为民营书业的无形资产而倍加珍惜,严格遵循业界的“游戏规则”,以其规范的市场运作促进企业发展,依靠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国每年仅教辅图书就有70亿-80亿的市场空间。这块诱人的“蛋糕”早被民营书业看中,大多民营书业以此创业,以此发家。现在,民营书业除发行别人的图书外,还自己策划书。但令人担忧的是,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盗版书、伪书、假书,封面的虚假包装,内容的胡编乱造,假作者、假推荐,假销量、假排行、假授权,只要能畅销,什么手段都可以用。这种坑蒙拐骗的经商之道,不但贻误读者,还扰乱了图书市场,毁了书业人的形象,最后也使自己被这个市场所抛弃。  相似文献   

20.
"世界末日"预言中提到,"根据玛雅文化记载,2012年将是第五个太阳纪结束的时候,12月21日,末日将会到来。"对于出版业来说,在即将结束的2012年并没有出现"出版末日"的危机。确实,2012年出版的挑战重重:出版企业转企改制向纵深化挺进,当新体制、新机制在接受市场的拥抱时,种种不适应中乍暖还寒;独立民营书店关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