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建设内容。构建校企合作的三会平台,探索共建专业的三种模式,凸显高职教育的三大职能。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基本职能之一,必须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需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实现企业生产和高校教育有效对接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以运城学院安科智能管道协同创新实验室建设实践为例,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经验,提出基于平台建设的合作机制及下一步校企协同育人的改革思路,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春 《职教通讯》2011,(22):52-54
建立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校企一体化建设中,政府、行会和企业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充分行使政府导向、行业指导以及企业参与的职能,才能使"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和企业不同资源的整合利用,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与企业在合作教育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法律缺失、国家指导不足、组织合作松散、短视行为严重、角色定位不明等问题。为此,国家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高校需要加强人事和教学改革,企业则应积极参与高校的教学和研发工作,共同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持久性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杭科院信息工程学院三大专业群的校企合作活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多方共赢机制成因、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效果评价体系等内容,建立校企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机制,解决目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具体经验和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四大职能之首,引领并作用于其他三项职能的发挥。随着区域产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与产业发展适应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就业选择、学科专业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等亟需进行改革。课题组在对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才培养及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产业发展状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廖伟 《中国高校科技》2022,(9):I0003-I0003
高等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产教融合大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高等院校在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缺乏优质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热情不高涨等。探索高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人才是推进与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校企合作培养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基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不仅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还能促进我国地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在"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国际化人才普遍缺乏的情况下,探索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需要企业、高校、政府等多方的广泛参与。高校应与企业联合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应建立海外培训中心,推进海外本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政府应制定校企合作激励政策,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15-2019年"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国家三大奖合作数据为依据,整合跨校合作与校企合作2个层面的5个条件因素,探讨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的因果复杂机制。研究发现:跨校合作与校企合作联动匹配产生高创新能力的路径,有广泛联结型和深度合作型2种构型,且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之间存在完全替代作用;缺乏校企合作是抑制"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前因变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福建信息产业领域的多家企业进行调查并研究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后发现,校企合作存在七个方面的"瓶颈"。文章在阐述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内涵后指出,校企深层次合作的目的是创造条件,促进高职学生"知"与"行"的融会贯通,提出应建立政府主导、行业统领、中介服务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进而阐述了福建信息产业不同类岗位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内各大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不断的探索。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受到政府、高校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教育模式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应用型高校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科学的、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尤为重要。本文对当前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探讨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旨在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从校企合作的渊源着手,运用比较教育的方法,对比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简要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通过加强政府调控职能、发挥企业行业组织的作用,来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手段,但由于政策、地域、基本等条件的制约,地方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以工科为例从校企合作的目标、切入点、常态化因素等方面深入分析,探讨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办学最早出现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但近年来,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开始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模式,将大大提高我国未来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但高等工程教育在校企合作中面临诸多难题,如办学目标、投入产出、深层次合作、可持续发展等。本文以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在实施"紫金模式"合作办学过程中的持续改进为素材,分析了校企合作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校企合作中不同层级的概念,明确了不同层级的地位和作用,为参与高等工程教育相关的高校和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是实现本科以上学历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转型高校和企业必须深度融合,共同参与到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部分转型高校已在专业群建设、教学过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校企深度融合进行具体的实践探索,但校企双方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需要在企业利益、校企课程开发、合作过程评价、合作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企业与政府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本地区科技型企业为例,列举在与高校合作过程中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培养、项目研发上的困难所在。通过从微观层面入手,分析从微观机制层面构建“政校企行”联动促进机制推动校企合作融合程度、效益的差别,探讨在不同领域中政府政策引导与推动校企合作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首都高校实际,提出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架构。该体系应系统包括一体化运作机制、双主体管理机制、多层次培养机制和全方位合作机制。经过具体实践,取得良好的校企合作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日益得到许多高等院校和企业的青睐。本文在大量调查和实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宁波市高等院校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迫切性、现实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探讨了在宁波市高等院校旅游专业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卓越工程师计划"提出后,高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的掣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探讨了建筑专业开展"校企联合教学"的几种运作模式。最后得出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校企联合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能实现对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共利。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育人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校企合作的深入和可持续取决于合作的模式和机制。"共生型"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基础是校企双方选择互惠共生模式,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多赢"的共生关系,文章结合信息通信技术(ICT)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详细阐述了合作内容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