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散文一般是作家主体心声最真实表露和自我意识的艺术展示,它是最能体现作者人格的文体。在这片文学天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散文家以其细腻、敏感的生活感悟,用女性作家特有的笔调,传神地抒写了她们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给当代散文文库增添了闪光的一页,其作者也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新族群。  相似文献   

2.
阿维斯汗·努尔霍加是当代哈萨克族著名的女作家。她以女性的视角和情怀,精心塑造了一个个纯朴善良、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深刻揭示了中国哈萨克族女性在痛苦和欢悦中艰难前行的理想和追求,以及时代发展给她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探索体验着哈萨克女性生命主体的丰富内涵,展示出哈萨克族女性从边缘走向人生主体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3.
女性与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即使在男权盛行的社会里,她们依然在努力地寻求属于自己的清新自由的空间。即使在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基本抗衡的年代里,女性散文仍能闪亮地镶嵌在文学宝库中。所以,对女性散文的研究就成为了我们打开女性文学的一把钥匙,更是走入女性心灵深处的一扇大门。在众多的文体中,为什么女性首先钟情于散文,并在散文界一直独树一帜,且沿着自己的轨迹向前发展呢。本文将从自身的实践与体验中予以精微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女性文化散文突破了当代女性散文长期被拘囿于一己生活琐事和人生常态的偏狭视野,冲破了女性散文惯常的小感触、小哲理式的审美规范,对女性散文长期以来甜媚无骨、轻飘俗丽习气作了彻底摒弃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日趋高涨的时代,中国女性散文面临着与主流话语相谋合又相冲突的困惑,一方面她们试图保持女性自身的独特视点与体验,另一方面时代的激潮又不断地消蚀着她们的女性意识,与主流话语的融合成为了她们的必然选择,其女性书写日益凸现出外倾性、叙事性、雄化和崇高的抒情走向。  相似文献   

6.
女性散文是"昭通作家群"文学创作中的又一重要收获,它体现了当代知识女性对社会、文化的参与,也是女性独立的精神品格和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出的细腻、内敛的审美特色和智性的光彩为昭通文学增添了异彩。从中还可以透视出高原女性对文学的参与,以及她们的精神咏叹。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女性散文以显见的性别意识,关照女性生命,表露女性自我身心的体验,感悟女性坎坷的人生与命运,思考和探寻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从各个角度反映出被人们歧视、冷淡的女性世界。女作家们努力争取女性表达与言说的权利,突破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束缚而博得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但是,女性在创作中容易陷于女性意识自我沉溺和因极端强化导致的再度迷失两个误区,从而成为了当代女性散文应该特别警醒的缺憾,女性意识将面临新的提升和突破。  相似文献   

8.
在消费社会里,女性似乎被赋予了天然的主角地位,但是,这个主角的地位是可疑的。卫慧、棉棉的写作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女性写作的境遇:一方面,女性写作为了揭示真实的人生而大胆袒露自己;另一方面却无意之中掉进了消费的陷阱。她们在欲望的怪圈里绕来绕去,最终走向精神的虚无。  相似文献   

9.
“得道”CEO脱不花曾说:“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给女性的红利。”近100年以来,女性逐渐从育婴房走向职场,从闺房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对于当代女性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女性很难做到像男性那样轻装上阵地去闯世界,她们需要匀出更多的精力养儿育女、照顾家庭。作为新时代的职业女性,如何让自己在负重前行中最大化地挖掘自我潜能?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直到我找到了“1+n”自我发展公式。  相似文献   

10.
冰心、琦君的散文皆呈现出以歌颂母爱、重视童心、文风柔婉为中心的女性书写特色,本文将在她们的具体文本中阐述二者女性散文书写的独特魅力所在,并进一步从宗教情感、传统道德、家庭影响、女性特点四个方面探讨她们形成此种书写特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女性散文对两性关系的思考是女性主体建构的重要方面。上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洞穿了男性偶像的虚妄和父权文化所建构的爱情神话的虚幻,反思女性在寻找爱情偶像的过程中自身主体性的消泯,从而在正视男性精神缺陷的基础上,回到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女人与男人的日常生存中,建构一种全新的男女互为主客体的主体与主体间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女性作家以不舍的少女情结深入到隐秘的潜意识中打捞女性成长岁月里的生命体验,展示女性酸涩甜蜜的成长之路。欣喜、失落、焦虑、迷茫——少女成长中的种种丰富而又复杂的生命体验始终贯穿着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文本。  相似文献   

13.
综观现代女性散文三十年的创作实践 ,其文体意识和表现技法大致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发展进程。“五四”时期的女性散文重在宣泄暂时性的个人情绪、实录个体的生活经历 ,艺术上缺少自觉的建构和锤炼 ,往往任心而写 ,使得作品在保持了“原始之美”的同时又显露出女作家对文体认识的淡薄和偏颇。进入三十年代以后 ,随着文坛整体创作风格的变化 ,女作家的写作视野逐步开阔 ,她们认识到散文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并有意识建构一定的艺术价值尺度 ,对散文创作中的题材选取、文本结构、语言方式等文体诸方面问题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从而使散文写作进入了较为自觉的艺术创作阶段。本文通过考察现代女性散文创作中文体意识和表现方式的变化 ,揭示这一自觉进程的发展脉络 ,并探讨其间的文学经验  相似文献   

14.
徐珊珊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15-116
毕淑敏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界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及作为一名成功女性的经验,用散文顽强地营造着自己的理想世界,给读者以"心灵鸡汤"式的滋养。  相似文献   

15.
素素散文论     
素素是中国当代文坛比较活跃的散文家之一.素素散文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在于,她紧紧抓住了"真",在其散文中凸显出主体意识.尽管是女作家,不过素素散文的视野广阔,不仅包括婚姻家庭类女作家通常涉猎的内容,而且还有对中西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反思的文化散文.其散文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6.
铁凝、陈染都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她们的创作都表现出一种对女性生存境遇与命运的恒久关注,具有一种自觉的女性意识。但由于作家创作个性及创作时代等的不同,使这种“女性意识”具有传统与现代之别,应该说是两种不同层面上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素素散文论     
素素是中国当代文坛比较活跃的散文家之一。素素散文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在于,她紧紧抓住了“真”,在其散文中凸显出主体意识。尽管是女作家,不过素素散文的视野广阔,不仅包括婚姻家庭类女作家通常涉猎的内容,而且还有对中西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反思的文化散文。其散文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8.
对以春树为代表的"80后"青春女性写作,人们有很多认识误区。究其实而言,她们的写作还是一种当代中国女性写作传统影响下的正在成长中的青春书写:既有性别意识的凸显,又有性别姿态的显然夸大和扭曲,既渴求树立其年龄阶段的话语表达方式,又显然缺乏更高的审美价值追求。与女性写作传统比,其承接中既有时代和年龄的变化,也有书写意识和美学追求尚不协调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代中国大陆散文的文化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中国大陆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的理论活动,总体上是适应着19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需求机制的更新和调整而展开的;在一部分学院派写作者供着“文化散文”、“学者散文”等文学市场品牌,构筑起精神自疗的虚拟世界的同时,大量活跃在一般社会文化圈层中的文学写作者,也托庇于各各兼具市场品牌和文学旗帜双重功能的新散文概念而蜂拥到了散文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散文非虎构的体裁属性遭到了正反两面的瓦解,这使得从1990年代的中国社会文化空间里凸显出来的阵势浩大的散文家群像,以及被公认为1990年代中国大陆散文佳作范本的少数作品,最终成为19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在启蒙和反启蒙的力量兴替序列中跃入新阶段的隐喻形式。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女作家在时代浪潮冲击下,在爱的理想王国里,寓居着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目标,所跨出的步伐比起前辈女作家来要坚实有力得多。新时期女作家的爱情理想,虽强调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但它是同整个社会历史要求相一致的。它的主旋律是精神、人格、事业和美好的结构。这样的理想也曾经是丁玲、肖红等五四以来优秀女作家所企求的;只是当今女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其精神上的自信感和气度,已为现代文学史上很多女作家所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