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不同投掷项目最后用力阶段右腿技术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我国部份男子铅球、标枪、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过程中右腿技术特征进行了运动学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项目最后用力过程中右腿工作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投掷手榴弹、标枪、铁饼、铅球器械的握持方法、预备姿势、助跑、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技术动作的共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影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12名背向滑步推铅球选手最后用力时身体重心和铅球的速度变化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后用力时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的变化呈现出先相同后不同的运动特点,且铅球的速度变化存在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4.
对第5-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投掷项目第一名成绩,前三名、前六名平均成绩变化及中国女子投掷运动员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子投掷各单项间发展速度不平衡,其中铁饼竞技水平总体呈衰退态势;铅球、标枪和链球竞技水平总体呈缓慢发展态势;中国女子铅球和铁饼竞争实力较强,后备人才较充足;链球竞争实力也较强但后备人才缺乏;标枪与世界女子标枪水平差距较大且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5.
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的双腿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结合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录像及数据分析,对最后用力阶段左、右闻配合时机,用力顺序进行分析、研究,剖析两腿的配合方式,以提高对挪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世界与中国田径成绩比较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群和等维灰数递补法,预测2008年世界田径第3名和第10名的成绩以及中国2008年田径最好成绩,通过比较,认为2008年中国田径男子在110m栏、跳高、撑杆跳高、三级跳远以及女子400m栏、跳远有望进入世界前3名;男子铁饼、标枪和女子铅球、铁饼、标枪可能挤进世界前10名.可以为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奥运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并对于制定田径项目的训练计划和进行科学训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旋转式"和"滑步式"铅球投掷最后用力技术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录像分析等方法对全国田径大奖赛男子铅球冠、亚军的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后用力初期,旋转式投掷技术中铅球的平均速度(2.55±0.50 m/s)小于滑步式铅球的平均速度(3.29±0.34 m/s),最后用力后期,旋转式投掷技术中铅球的平均速度(8.54±2.82 m/s)略大于滑步式铅球的平均速度(8.32±2.61 m/s);在最后用力的整个过程中,旋转式投掷技术中人体重心的平均速度(1.65±0.35 m/s)明显小于滑步式人体重心的平均速度(2.09±0.29 m/s);在最后用力初期,旋转式投掷技术中右侧肩髋速度均明显小于滑步式右侧肩髋速度,但进入最后用力后期,旋转式的左肩的峰值速度(4.6 m/s),明显高于滑步式的左肩速度(3.09 m/s),随后左侧肩髋速度降到最低点,出现了一个骤降的"拐点"。结论:1)旋转式投掷技术比滑步式在最后用力阶段更能有效的增大铅球的运行速度;2)旋转式投掷技术比滑步式更能有效控制人体重心的速度变化,有利于提高动作稳定性;3)旋转式投掷最后用力过程中,铅球的加速度保持平稳上升过程,滑步投掷中铅球的加速度呈现了波浪式的变化特点;4)旋转式与滑步式投掷技术中,左侧肩髋速度变化趋势相同,都出现了一个速度骤降的"拐点",充分体现了左侧环节的积极主动着地,形成有力的支撑制动,有利于动量向右侧投掷臂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右侧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时右侧技术 (右手投枪 )运作进行图像解析 ,获取相关运动参数并进行综合分析 ,分析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存在着最后用力准备阶段超越器械不充分 ,用力阶段发力顺序不合理等问题。分析研究可为一步改进技术 ,指导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图像解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2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女子铁饼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掷铁饼最后用力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前4名运动员在掷铁饼过程中的双腿支撑阶段用时较少,能够形成"运动链"用力、加速和较快的鞭打动作速度;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铁饼运动员的身体重心速度在单腿支撑阶段下降幅度较大,在双腿支撑阶段下降幅度较小,铁饼质心速度在单腿支撑阶段下降幅度较小,在双腿支撑阶段急剧增加;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铁饼运动员的出手速度与其最终成绩呈正线性关系,铁饼出手速度与最后用力过程的运行轨迹和运动员技术动作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多层次的多元回归进行分析,以确立铁饼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重要时相的关键技术指标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关系,揭示影响铁饼成绩提高的技术因素。结果表明,投掷铁饼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与铁饼真空飞行距离呈显著相关性;投掷铁饼的出手速度的垂直分量与水平分量均与铁饼真空飞行距离呈显著相关性,其中垂直分量对铁饼的最终成绩的影响更大;铁饼投掷5个阶段的速度增量都与真空飞行距离呈显著相关性,其中最后用力阶段的速度增量对铁饼出手速度的贡献最大;前4个阶段铁饼速度增量与最后用力阶段铁饼速度增量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标枪、铁饼《技术重点组合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多年掷标枪和铁饼的第一轮教学经验,对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新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技术重点组合教学法在标枪、铁饼技术教学中教学效果最佳的结论,为提高标枪和铁饼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推铅球是一个速度力量性项目,是以力量速度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田径投掷项目。尽管优秀运动员所采用的投掷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决定投掷远度的主要因素是共同的。包括出手高度、出手角度以及出手的初速度三个方面的因素。章通过对这三个因素的力学分析,为铅球的训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学术界出现的"伸直"派和"未完全伸直"派两大观点,作者对我国优秀男女标枪运动员在最后用力时相标枪出手瞬间肘关节所呈现的角度变化以及手腕控枪动作特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1)在标枪出手瞬间,手腕握枪的形态是掌心向上、引枪臂呈微曲(未完全伸直)状况;(2)从运动力学的角度讲,直臂引枪能增加最后用力时的工作距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手臂做鞭打动作时的生物学和技术形态学角度来看,它既不符合肌肉用力的生物学特点,也不符合技术形态学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运用现场拍摄与图像解析的方法,对第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男子标枪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阶段下肢动作有3种不同的时间变化节奏模式;在标枪出手瞬间身体各环节(髋关节、肩关节、肘关节以及标枪出手的速度)变化基本相同;标枪出手瞬间所获得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标枪的出手角度、初始攻角和初始偏航角度比理想值普遍偏大;在最后出手阶段,制动腿膝关节都在逐渐伸展,在出手瞬间的制动腿膝关节伸展角度大于最后用力阶段中的膝关节最大角度;在T1—T2阶段的肩轴与髋轴变化情况各不相同。同时,加速距离主要取决于试图达到最佳投掷效果的许多动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统计法,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标枪项目普修课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重点进行优化设计,探究以突出标枪的插枪技术教学为重点教学手段进行授课。结果表明:打破了标枪项目的常规教学程序的插枪技术教学方法,对掌握完整的投掷标枪技术和提高运动技能皆有很大帮助,效果显著,为压缩课程教学时数后优化标枪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和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投掷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标枪运动员投掷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阻碍我国标枪运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技术改进措施,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6年6月法国国际田联十项全能比赛前3名运动员比赛成绩主因素的分析,探讨我国十项全能优秀选手齐海峰运动成绩增长的规律及其训练策略。研究得出:1.齐海峰的积分主要是依靠100m、跳远、400m,而铅球、铁饼与标枪等投掷类项目较差,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2.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齐海峰应以速度训练为主,将投掷项目作为十项全能成绩增长的突破口,重点发展专项能力与速度-力量素质。3.通过灰色预测程序GM(1,1)模型,预测2008年齐海峰的最好成绩将达到8478分,是2008北京奥运夺牌争金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18.
对投掷项目最佳出手角度的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抛体运动原理并结合运动实践,对投掷项目的最佳出手角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讨。论证了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出手角度与运动成绩及出手速度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投掷项目中最佳出手角度都远远小于45°,尤其是标枪和铁饼表现的最为突出,而且,出手角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最大出手速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第十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男子掷标枪决赛前8名的运动员运动技术动作进行解析研究,求得投掷动作的运动学技术参数,依据运动学参数以比较不同运动员达到较好运动成绩时所采用的个人独特投掷方式,为教练员认识标枪运动的复杂性与不同运动员的不同技术风格,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控制训练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