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永福在保卫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势力的斗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反割台斗争中,他是留在台湾的清朝最高官员,战场上的全权总指挥;他制定了抗日保台的战略方针,在战场上给予日军沉重打击。虽然,他没有能够坚持到抗日斗争的最后,但在这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壮烈的民族斗争中,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线,为抵御外来入侵,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战斗竭尽全力,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2.
《詹天佑》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的讲读课文。这一课教学的任务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杰出才能在文字教材中通过“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个自然段反映出来。对于这两段文字,我分别在三个班选用了不同  相似文献   

3.
李贽是我国明末的一位卓越思想家,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和历代著名法家一样,在历史观问题上与儒家颂古非今、复辟倒退的反动历史观是根本对立的。他的名作《焚书》卷三中的《战国论》,就是一篇表现坚持前进,反对倒退的进步历史观的代表作。在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说,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今天是可以肯定的”。在历史学上肯定一个历史人物的“杰出”,和在艺术上表现出这种“杰出”,两者有着联系,又存在着很大区别。“翻案何妨傅粉多”。科学上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评者随意的美化或者丑化都难以得出正确的判断,是不宜“傅粉”的。但在艺术上是允许“傅粉”的。高尔基说:“艺术  相似文献   

5.
张志公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在“学校语法”方面的贡献几乎是有口皆碑,而他对修辞方面的贡献知道的人却不多。对这面修辞学界的旗帜如何引导中国修辞事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人物,他们以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现成为后世文人的典范,苏轼无疑是其中一位。文学上的极高造诣、艺术上的杰出才能和人格精神的洒脱磊落,使其倍受关注和喜爱。他是一本厚厚的书,用心翻阅便可从不同角度悟出七色斑斓的人生兴味。本文拟就通过他的《定风波》来解读他“清雅”的道家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徐本善是民国时期武当山最杰出的全山道总,是近代武当道教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德才兼备,受命于危难之时,以匡复武当道业为己任,在管理教务、维修宫观、培训道众、支援工农红军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NBA的战场上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一位来自东方的状元秀在NBA初露锋芒,并使异乡的人为之喝彩;一个东方小巨人浮现在NBA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丝毫不逊色于NBA中的大牌明显,甚至力压群雄。不用多说,你也知道,这位小巨人便是初出茅庐的姚明。作为上届“大鲨鱼”的主力,他的表现使人折服,无论技术与得分都堪称一流,再加上先天的身高优势,更使他鹤立鸡群。在此之前,我一直崇拜姚明,姚明每个富有力量的扣篮都使我的心狂跳不已,按捺不住地为他喝彩。不仅为他那优美的姿态,更为他那种霸气。在篮下,他如入无人之境,唯我独尊;在篮上,他如长臂猿,…  相似文献   

9.
(温斯顿·丘吉尔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其实,他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作家,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古往今来从未有过一位如此杰出兼有二者才能的大伟人。除此他还是一位相当不错的画家。《我的早年生活》回忆其少年时期读书和玩锡兵的两个片断,从中感悟出读死书和玩游戏的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给人的生活带来真实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扫罗是士师时期和王国之间的过渡性人物.鉴于部落稳定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为抵抗异族侵袭的迫切形势的需要,扫罗在民众的呼吁中被膏立为以色列的第一代君王.他多次带领以色列人作战,并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在战场上他是一位英雄,但在建设国家上,他却未能把以色列建成一个具有完备统治机制的国家,最后战死于沙场,成了一位悲剧式的英雄.扫罗的悲剧命运既是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造成的,也与他的性格有关;而不同时期的叙述话语也对这位君王在历史与宗教上的定位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清代在宋玉传播的文学方式中出现了一种新采用的文体,即隶属于笔记小说的涉宋玉小说,我们称之为涉宋玉笔记故事。文章对清代涉宋玉笔记故事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分析的结论是:1.笔记故事以其通俗的表述和短小风趣的形式,与元曲、明清小说一起推动了宋玉及其作品在民间的流传与影响,在清代宋玉传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笔记故事虽然具有主观批评无意识的共性,但是从客观上反映的批评内容看,其所表现的批评倾向与清代的宋玉批评思潮基本一致,即对于宋玉其人其作品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劳乃宣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冲击中国,劳乃宣在新旧杂陈的多元文化影响下长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传统礼学和新兴西学并存的思想基调。他提出了蒙学教育及推广简字的若干教育主张,并亲身付诸实践。虽然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吴伟业的一生可谓憾恨繁多,其历经宦海沉浮、国破家亡、仕清失节等痛苦。面对痛苦,吴伟业采取诗书遣愁、戏曲遣闷、逃禅清悟、翠微忘忧等方式进行解脱。可是他无法超越自己所看重的价值尺度,最终仍是抱愧而终。  相似文献   

14.
阿其图诺门汗洞阔尔满珠习礼呼图克图是清代外喀尔喀地区很有影响的掌印呼图克图之一,系理藩院注册的呼图克图,而他的前世就是16世纪末从土默特部阿勒坦汗那里得到"满珠习礼呼图克图"称号的青海洞阔尔寺喇嘛云登扎木苏。16世纪末至20世纪初该呼图克图在外喀尔喀地区共转九世,清朝乾隆帝始授其"阿其图诺门汗"称号,并授予掌管爱马克喇嘛众徒的印章。由于清朝时期该呼图克图成为外扎萨克喀尔喀蒙古地区的宗教领袖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师父,拥有自己的寺庙,徒众甚多,宗教地位居高。  相似文献   

15.
李提摩太是英国的一名传教士,在晚清时期来到中国传教.他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在当时是其他传教士所不能相比的.我们通过李提摩大在<万国公报>上发表的文章,对他的思想进行分析,并且公允地评价他对晚清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曹尔堪是清初词坛的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借鉴可获得的文献资料,考辨其家世、生平事迹及文学活动。重点考论"奏销案"对他产生的影响以及他在清初重要的三次词坛唱和活动中的作为与地位,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他以遗民自居,且积极地反清复明,拒不入仕。他的思想行为为当时和后代所敬重。但被以往学者所不重视的是,他在交游过程中不仅和同他志同道合的遗民而且和贰臣都有交往。可见,亭林的交游思想是复杂且开放的,由与不同的人的交游组成的思想研究才是完整的亭林的交游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南宋知名士大夫、江西籍文学家黄人杰,《宋史》及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全宋词》黄氏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特予辑补:人杰字叔万,自号鲁斋居士,又号可轩。约生于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前后。曾任州(府、军)学教授。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知江陵府公安县(今属湖北)。光宗绍熙二年(1191)至四年(1193)夏,疑在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幕府。绍熙四年夏至宁宗庆元五年(1199)七月前,疑曾通判某州(府、军)。庆元五年七月后至嘉泰二年(1202)秋前,曾知隆州(今四川仁寿)。宁宗嘉泰二年(1202)秋,提点夔州路刑狱公事。尚著有《可轩集》。  相似文献   

19.
苏廷玉为清代闽南重要历史人物,嘉庆进士,道光重臣,曾按察山东,总督川西,“扬历中外垂三十年”,为清代封疆大吏;然不知何故,自清末民初以来,所有官修正史与学林史籍均无苏氏传记,惟清光绪之《马巷集》与民国时期之《福建通志》、《同安县志》、《厦门市志》有零星记述,然皆散佚不全。笔者据苏廷玉晚年亲撰之《鳌石自蘸圹志》与《鳌石府君自记年谱》对其生平予以考述,并对其所撰《重建泉州元妙观碑记》有关闽南道教历史、道观修建过程与神灵信仰等方面内容予以钩稽梳理,以期对闽南人文之传承与道教历史之了解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太祖努尔哈赤是大清帝国的创始人,他驰骋疆场,南征北战四十余年,在统一女真各部之后,为满清王朝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从起兵初期就坚持“恩威并行”这一方针,并很快取得了成效,在很短的几十年中就完成了统一女真的大业。文章主要浅释这一方针并分析了太祖“举贤贬奸”的用人之道和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