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学位论文选题中的跨学科现象本文所研究的跨学科现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交叉事例形成新的一门学科,也不意味着学科的合并。而是体育学科内的下位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传统论域、学科术语等相互弥补,从而达到每一学科最初所要研究的目的。或者说是一种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合作研究,是打破学科界限所进行的科学研究。西方的跨学科现象研究主要在于揭示体育学科内部三级学科(即研究生招生目录中的研究方向)或三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的跨界和补充,论文的学科分类是综合考…  相似文献   

2.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认知基础、范式、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辨析.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学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跨学科研究不以建立新学科为最终目的,而是运用或综合体育科学内外的学科理论与方法来解决体育现象中的问题.一个有效的跨学科研究,学科间的联系不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实现一个有主题的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综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黑龙江省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切入点,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需要,培养过程中存在体育专项基本技能和体育基础理论缺乏、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单一导师制不利于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优势难以发挥等问题。提出多样化教学方式,实行双导师制,建立跨学科导师团队,优化跨学科课程设置,改革招生制度,制订跨学科培养方案等解决对策。为进一步优化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提出相应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育学科分类体系的科学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体育学科分类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认为:《中图法》中的体育学科分类体系尚存在 许多不足之处;各大型自然科学论文数据库未收录体育自然学科内容;体育类期刊学科分类栏 目各自为政;体育业内各学科分类方法很不统一,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博士学位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科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在对全国12所高等院校的300篇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中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方法学进步和方法学特征,揭示了其研究方法基本认识模糊、写作不够规范、表述不够详尽、方法运用存在缺陷、方法移植过于牵强、方法名称缺乏一致等问题.最后,从加强研究方法论素养,注重方法(论)学课程建设,重视学科前沿课程设置,增加跨学科课程内容,探索体育科研方法体系以及营造学术交流氛围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运用分类学和系统学的方法,对体育学科的分类进行探讨。体育学科的划分不仅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同时也取决于主观意识和现实条件。认识对象的客观多样性,认识主体需求的多样性和认识手段的多样性决定体育学科分类的多样性。科学合理的体育学科分类能够明确各学科在体育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归属、揭示学科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方式和秩序,阐明学科的本质特征以及学科内部联系与外部作用,客观反映体育实践活动和体育科研活动现状,有利于体育学科的规划布局、学科专业设置,以及体育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评价和统计,有助于体育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正确指导体育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7.
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情况.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经过10批审批,到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有120所,学位点有257个;自1986年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以来,19所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具有29个博士研究生学位点.2005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使体育学形成了体育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的综合格局,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开辟了新的培养渠道,解决了我国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问题.然而,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置不完善、4个二级学科间发展不平衡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主要为澄清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纳入、分类及结构等方面的模糊乃至偏差的观点和看法,指导和规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更科学、更深入地开展提供参考。研究认为:一些部门、对象学科纳入体育社会科学具有内容选择性,体育社会科学的学科纳入主要体现为分支学科、专门学科、内部衍生学科等不同类型;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分类的现状进行了评述,阐述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分类的原则和依据;提出了体育社会科学是由分支学科(维)、综合-专门学科(维)和横断学科(维)、基本一元理论学科(核)构成三维一核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体育未来的基本特征体育未来学(futurology of physi al Education and Sport)不仅是近年来体育科学体系中新兴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且也是未来学研究体系中的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应用研究领域。体育未来学是根据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长远发展趋势,通过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和情报信息,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体育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素变化,预测未来体育的规模、结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代表了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科学研究的动态,通过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进行归类、分析,得出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呈现出研究范围广,研究内容丰富,向着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特点。体现了学科的发展特点;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研究成为研究方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研究法在体育科学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研究法的根本取向为创新研究,其对体育科学学科创新发展及创建新学科具有重要作用.认为:跨学科研究法是拓展创新思维的引擎、架起知识创新的桥梁、创建新学科的主体方法、加速体育科学学科拓展的动力.论述体育跨学科研究法的方式、研究内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研究虽早已为体育学界所熟知,但对研究本身的内涵、特征、应用原则等基本问题的探索仍相对欠缺。研究选择聚焦体育人文科学,结合跨学科研究理论与体育人文科学现状,明确跨学科研究的价值内涵及其在体育人文科学中的价值定位。研究认为,以体育发展现实中的复杂问题为导向是跨学科研究的前提,识别、选择与熟识体育人文相关学科知识是跨学科研究的基础,整合问题的相关学科见解并构建更全面的新认识是跨学科研究的实现方式。据此提出实现路径:深入体育发展现实探寻亟待跨学科研究的体育人文问题,完善体育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与学科知识基础,推进从单向的学科知识借鉴转向互动的跨学科知识互鉴。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体育科学跨学科的含义与必要性,分析了当前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现状,认为当前对学科性质的认识不够深刻、传统体制的弊端、对既得利益的保护、急功近利的思想等因素的干预是阻碍体育科学跨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推进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体育人类学是20世纪体育学研究中产生的一个新的现象与流派,是对传统体育学与人类学学科范式的拓展与突破.通过对亚洲体育人类学会会长、日本早稻田大学体育科学院寒川恒夫教授的专访,从体育学与人类学相互关联的角度探讨体育人类学学科的产生背景与理论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对寒川恒夫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思路和案例进行列举和归类分析,从而展现当下国际、亚洲(以日本为例)体育人类学研究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跨学科考生报考体育类研究生比例不断攀升,跨学科背景的学生带来的是利弊相接。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报考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类研究生的跨考生有33.24%为跨考,38.84%跨学生考生对原专业不满意等。跨学科考生具有能够促进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满足体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等优势,但跨考生报考时易出现不理性因素。通过现状调查以期为考生的报考选择及体育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02~2003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进行统计与研究.认为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实力虽然不够强大,但已经在体育学术期刊上拥有一席之地;"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论文数量最多,其他学科相对较少;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发文年龄段为26~30岁,年龄段发文量呈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针对现状,建议高校有关部门应重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研究机会,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帮助等措施,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体育期刊的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学位论文选题的跨学科现象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雪霞 《体育学刊》2006,13(1):88-91
查阅分析了体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认为跨二级学科是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普遍现象,结合当前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和差别,阐述了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应按一级学科的宽口径培养研究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是体育学重点研究领域.为全面、系统了解国内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文献计量学多项指标,即发文量、被引量、H指数、高被引频次论文和高被引频次论著的分析,展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论文、论著、学者、期刊、主题文献的影响力分布及重点研究领域.采用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法,对中国知网(CNKI)予以分析,揭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现状,可为该学科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保证.  相似文献   

19.
休闲被称为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休闲社会各种建制的出现,后现代所描述的普遍休闲的社会正在逐步到来.作为休闲的重要内容,休闲体育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体育社科领域,体育界研究者也对休闲体育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出于培育休闲体育人才、服务休闲社会等的考虑,我国体育类高等学校着力申报"休闲体育"专业.在教育部(教高函[2007]4号文件)公布的2007年本科招生目录中,"休闲体育"本科专业(040207S)作为目录外专业列出,标志着与大众休闲相关的专业首次进入高等教育范畴.目前,已有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获得了"休闲体育"专业的招生权.  相似文献   

20.
中美日英俄德体育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中、美、日、英、俄、德等国体育研究生的招生制度、课程结构、教学模式、专业设置、教育管理体制和学制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向国际性与开放性发展,招生制度宽泛、灵活、多样化;课程设置厚基础、宽口径,课程内容为社会经济服务;教学模式多样化,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专业设置多元化,以学科为基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准绳;教育管理体制逐渐趋向于"均权化",学制由固定学制向弹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