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占品 《新闻记者》2008,(10):57-58
北京奥运会期间,各项精彩的赛事受到亿万受众的关注,体育解说员也因此成为人们观赛的向导,他们讲解比赛规则、评论比赛得失,介绍运动员的详细情况,增加了人们观赛的兴趣.但是,体育解说员并不只是一个"向导",当一个人以体育解说员的身份坐到解说席上的时候,他的社会角色应该是从事现场报道的记者,其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个人,而是直接关系到媒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体育解说评论员角色定位与工作原则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体育比赛转播节目不属于“新闻”而属于“娱乐”,体育解说评论员角色属于“娱乐人”范畴。体育解说评论员职责是为受众提供解说服务,评判体育解说评论员工作成败的标准就是是否满足了受众的需要。体育解说评论员应遵循服务性、专业性、一致性、情感性、艺术性、真实性、善意性等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3.
王群  张弘 《现代传播》2004,(5):125-126
这段时间 ,国内媒体的体育直播、转播节目比较多 ,如各种世界级大赛的预选赛、奥运火炬在北京的传递、欧洲杯以及现在进行的雅典奥运会。这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聆听我国体育解说员的解说 ,也使我们对体育解说这一事物有了新的理解。在 2 0 0 3年第 3期《现代传播》中笔者的文章《体育解说的内涵与功能》一文中曾经提到 ,体育解说的四个功能是 :体育解说的基本功能 ,是对体育比赛的解释说明 ;体育解说的教育功能 ;体育解说的政治和社会功能 ;体育解说的审美功能。在这四个功能里 ,我认为体育解说的基本功能 ,对体育比赛的解释说明中娱乐大众…  相似文献   

4.
对于纸媒来说,奥运会历来都是新闻热点,对受众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北京奥运会四年后,该如何看待受众的关注度,如何把握受众的关注点,如何根据这种变化来报道伦敦奥运?  相似文献   

5.
体育赛场是和平时代的战场,体育新闻报道也成了这个时代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节目,像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这样的顶级体育赛事,既是教练员、运动员斗智斗勇的地方,也是媒体业展示采编播实力的竞技场。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百年体育史上一项最伟大的工程,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它的影响不仅是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次巨大推动,同时也将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生在这个时代,并能够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报道,是每一个中国体育记者的光荣。同时,报道好本次奥运会也是摆在中国体育记者面前的艰巨任务。为了完成时代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任务,体育记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积极备战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6.
现代体育解说员的专业诉求和风格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雪峰 《新闻界》2007,(4):93-94
本文从专业领域、专业思维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现代体育解说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了体育解说员风格的拓展,并针对中央电视台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计划,对体育解说员的解说和评论工作提出应着重处理好客观与激情、专业与通俗等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和冬季运动项目的大范围推广,花样滑冰体育赛事的播出频率也逐渐提高,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在花样滑冰赛事转播和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关于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的研究也逐步展开。本文通过录像分析法、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CCTV5近四届冬奥会的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对未来我国花样滑冰电视体育解说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信息传播已经全面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全面普及对包括体育解说在内的传统媒体行业造成冲击。"弹幕"作为新媒体平台独有的一种互动方式,已大量出现在当下体育赛事解说的直播中。传统体育解说信息垄断格局被打破;单向、被动、滞后的反馈体系被打破;传播手段面临革新。对此,新媒体时代解说员应提高个人素质,增强受众意识和牢固"把关人"职责,以应对新媒体形势下体育解说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体育赛事转播中,体育解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考察,体育赛事转播是多媒体文本。其中,广播体育赛事转播只诉诸受众的听觉,它由现场声、音乐和体育解说组成。在广播转播中,定调媒介应当是体育解说。电视体育赛事转播和新媒体体育赛事转播比较类似,它们同时诉诸受众的视觉和听觉。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多媒体文本的定调媒介应当是图像,但是,体育解说仍然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几十年的解说生涯里,我解说过很多场体育比赛,其中有两次转播让我难忘。首次转播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参加奥运会报道是每一个体育人,当然也包括体育媒体工作者的终极梦想。赴香港解说当我解说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时候,当今新生代解说员里的一些年轻人可能还没有出生。年轻的读者们看了这一章的标题,也许会不明白,为什么要在香港解说奥运会,奥运会可从来没有在香港举行过。1984年,中国恢复了在奥运大家庭的合法席位之后,派代表团参加了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但当时考虑到报道权太贵,亚洲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承受不起,于是就由亚洲广播电视联合会(简称“亚广联”)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一起购买报道权。  相似文献   

11.
西方电视体育解说中的种族偏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欧美国家主流社会中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偏见已经逐渐从显性转向隐性,但在这些国家的主流电视媒体中,体育解说中显性种族偏见依然比比皆是。根据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进行的一系列实证研究表明,电视体育解说员的话语对于受众对赛事的认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电视体育解说中存在的种族偏见很可能对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在种族志和价值观等层面上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曹江漫 《青年记者》2012,(35):50-51
对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新闻频道首次并机直播,相同内容不同视角,相较于体育频道庄严典雅的"文言版"解说,新闻频道白岩松娓娓道来的"白话版"解说为受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央电视台再次使用两班人马进行解说。新闻  相似文献   

13.
自1950年陈述、张之解说了苏联男篮的首次访华比赛开始,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已经走过了62年的历史.近二三十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加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体育主持人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但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体育主持人队伍的质量并没有同步提升.本文将对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的发展进行梳理,指出当前这支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希望能为这支队伍在今后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苗巍 《新闻传播》2010,(9):34-34
目前我国体育评论员的专业素质与迅速发展着的电视体育节目直播以及广大受众的欣赏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其中还包括体育解说员在解说比赛中过分渲染比赛胜负。掺杂浓重的个人色彩和个人倾向,过于激情以致在直播过程中失去理智、理性。本文着重分析了体育评论员情理失衡的表现和原因,寻求适合体育评论员解说比赛时的情感把握以及在直播过程中饱含激情的同时又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的尺度.  相似文献   

15.
面向北京奥运的体育传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鹏  何方 《新闻前哨》2007,(4):41-42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奥林匹克运动的无穷魅力吸引了极为广泛的受众关注,体育业已成为我国大众的热门话题。人们渴望通过观看比赛,了解体育。而只有借助传媒,大众才能更方便地领略体育的魅力。传媒凭借其强大的科技手段与技术优势,将奥林匹克运动及其精神、信仰、理想、价值传遍全世界,同时有力地推动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人们又开始展望2012年伦敦奥运会了.新一轮奥运周期已经开始。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的体育报道获得成功.受到各方的一致赞誉。两年后在伦敦举行的第30届奥运会.对我国体育报道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记者要远离本土报道,丧失了东道主的优势。二是体育报道的竞争加剧,竞争将更加激烈。另外,奥运会报道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现场气氛最为热烈的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可视化文本挖掘软件ITGInsight,对1990-2022年CNKI资源数据总库中发布的有关体育解说研究的中文类期刊论文、博硕论文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回顾了我国体育解说研究的发展脉络,并分析了现状,旨在总结出我国体育解说研究的总体框架,探寻体育解说研究的不足和可拓宽的研究领域,为学界研究体育解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体育电视节目作为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面,其直播解说的一目了然与娱乐欣赏具有不可替代性.本文根据传播学拉斯韦尔的五要素"媒介分析(电视优势)、控制分析(节目功能)、内容分析(节目形态类别、解说内容分析)、受众分析(受众需求)以及效果分析(现状及问题和发展趋势),以体育直播解说语言为重点,从内涵、功能、特点三方面进行阐述,发现问题、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萍 《出版广角》2015,(10):82-83
受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各地书店都增加了体育图书陈列的品种和数量,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体育图书销售热潮更是此起彼伏.本文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就体育图书市场火爆的原因展开论述,以期帮助人们对体育图书市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罗晋 《记者摇篮》2009,(2):12-13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我国竞技体育创造了新的辉煌。与此同时,我国媒体的体育报道可以说达到了,“空前”,也很可能是“绝后”的高度。在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及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所做的北京奥运会新闻宣传工作总结中明确提也:“奥运会赛时的新闻宣传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