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零售业整体消费具有向更高体验层面发展的趋势。基于体验—情感—满意—忠诚的框架,构建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正向情感、负向情感和特色感知均对顾客满意,进而对顾客忠诚产生显著影响;各体验维度中,信任承诺和关联对正向、负向情感均有影响,而特色感觉、选择掌控影响正向情感,空间感觉、知识影响负向情感。可见,消费者对零售企业的满意度不只停留在服务质量评价层面,而有在购物过程中追求体验的趋势。因此,基于体验—情感—满意框架的模型比服务质量—满意模型更具预测优势。  相似文献   

2.
在CS战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竞争优势的同时,企业常常会陷入"高满意指数、高投诉率"的"顾客满意陷阱"当中,造成CS战略实施失效。本文应用双因素理论,系统整理了导致顾客不满意的因素,并通过故障树分析法对顾客不满意因素进行研究,找出了各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及导致顾客不满意的所有原因组合,在此基础上应用蒙特卡罗仿真和"20-80"原则确定了导致顾客不满意的关键底事件和关键最小割集。通过仿真,进一步证明了改进关键底事件,可以降低关键底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而降低顾客不满意发生概率,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B2C网购者的角度提出了电子服务质量具有有用性、易用性、情感性、私密性四个维度,并以顾客满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B2C电子服务质量对购买意图的关系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电子服务质量四个维度对顾客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顾客满意对购买意图有显著正向影响,这对B2C电商企业提升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购买意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话题是许多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话题的概念很多,它们都涉及了语义属性、句法属性、话语功能属性。本文在认知语法的框架下,对话题、话题化手段以及话题与主语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在线体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感知有用、关联互动和情感状态为在线体验的前置变量,以顾客的重购意向作为在线体验的产出变量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关联互动和情感状态对在线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线体验对重购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Designed to move活动为基础,分析体育品牌体验对消费者行为(品牌忠诚)的影响,这种形式的品牌体验能够给消费者的生命资产和生活价值观带来影响,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采用Brakus的SEMs模型测量品牌体验,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了感官体验、情感体验、行为体验和智力体验与品牌忠诚之间的作用关系。分析发现,感官体验、行为体验和智力体验对品牌忠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体育品牌体验中情感体验对品牌忠诚影响不显著,这对体育企业的营销活动和体验手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整合自我效能感理论和拖延理论等相关理论,考察自我效能感、特质拖延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综合影响,并且检验特质拖延的中介作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拖延行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495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具备了中低度的特质拖延和中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但余暇体育的参与现状却令人堪忧;自我效能感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正向影响显著,特质拖延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负向影响显著,而且,二者对锻炼频率的正向(或负向)影响皆最为密切;分层次回归分析证实了,特质拖延在自我效能感影响女大学生的余暇体育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而且,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21.05%.结论: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拖延倾向可能是促进女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一个有效策略.研究可为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理念提供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网络具有自身的本质属性、功能属性和社会属性。网络的本质属性表现为物质性与知识性的交融、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结合、扩展性与联系性的统一。网络的功能属性包括网状中介性、交互传导性和广泛承载性。网络的社会属性表现为全球性与民族性的结合、系统性与小众化的结合、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互渗。  相似文献   

9.
以双性化、未分化性别角色大学生为个案,考察主观锻炼体验、锻炼承诺对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利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50),在954名有效被试中甄别出346名双性化、358名未分化被试,采用修订版主观锻炼体验量表、锻炼承诺分量表、锻炼坚持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大学生虽具中高程度的积极幸福感和锻炼承诺、低度的心理困扰和疲劳感,但其锻炼坚持性却不甚理想;主观锻炼体验、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在性别角色类型上存在差异,其中,双性化者的积极幸福感、锻炼承诺和锻炼坚持性显著高于未分化者,并且,疲劳感在观察上低于未分化者;而未分化者的心理困扰显著高于双性化者。②除疲劳感外,积极幸福感对锻炼坚持性正向影响、心理困扰对锻炼坚持性负向影响皆显著;锻炼承诺对锻炼坚持性的正向影响显著;在积极幸福感或心理困扰影响锻炼坚持性时,锻炼承诺具备部分中介效应;在积极幸福感或锻炼承诺影响锻炼坚持性时,以双性化、未分化为个案的性别角色类型具备调节效应。结论:转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丰富正性的锻炼体验,激发认知决策能力,可能是促进大学生锻炼坚持性的一个有效策略。研究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理念提供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恋爱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ECR)、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恋爱幸福感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恋爱幸福感三者之间大部分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成人依恋的回避因子和焦虑因子与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因子(惩罚、严厉II;过分干涉III;偏爱被试IV;拒绝、否认V;过度保护VI)和母亲因子(惩罚、严厉II;拒绝、否认III;过分干涉、过度保护IV;偏爱被试V)存在显著正相关;成人依恋中的回避因子与恋爱幸福感中所有因子都存在高度显著的负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因子与恋爱幸福感中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因子(过度保护VI)和成人依恋中的回避因子对恋爱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成人依恋中的回避因子对恋爱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因子(过度保护VI)对恋爱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然而成人依恋中回避因子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因此,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对恋爱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