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卞红梅 《教师》2022,(9):12-14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推进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对改变课程教学的现状,挖掘课程内在价值及加强师范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学前教育学"教师从课程目标上"四位一体"显思政、课程内容上四大模块融思政、教学设计上情境体验亮思政和评价体系上多维立体促思政四个方面,尝试构建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  相似文献   

2.
以"水质工程学"课程为例,在介绍本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一个情怀、两个理念、三个意识和四个精神"的视角重点探讨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及融入途径,最后提出建议,助推"水质工程学"课程从育智到协同育德育智的转换,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给排水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专业必修课"水质工程学"为例,探讨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并结合给排水专业的课程特色,实施了模块化教学与有机渗透的创新模式。深入挖掘课程培养环节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将传统经典内容的讲授、大国工匠课程思政的精选、师生高交互性课堂的研讨等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教学模式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陶大伟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84-88
"双高"建设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思政育人工作还存在着众多问题,如思政工作与育人工作的融合度不够深、思政育人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大、思政育人工作评估机制不健全等.文章通过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打造思政育人大课程、强化思政育人大考核三个方面探讨了思政育人工作机制,提升思政育人效果,以点带面推动双高建设.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提出基于OBE理念的"专业+思政"协同育人教育模式,以高速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结合专业特色、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模...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应注重发挥课程的育人化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形成各类课程、活动、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构建"课程思政"的"三全育人"长效机制需提升"课程思政"功能认识,建立思政教育运行机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促进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挖掘思政元素,打造课堂与课外、网上与网下、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的思政平台。  相似文献   

7.
蔡婕 《成才之路》2022,(13):19-21
"营销策划"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是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师深入探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问题,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营销策划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有效地将课程思政与"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体系进行融合,可以从修正营销策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创新教...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基于"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特点及教学问题为依托,提出在工匠精神视域下与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效融合的必要性、现有基础与保障以及基本思路,同时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9.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承担着专业引导的重要作用.在该课程思政教学中,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挖掘该课程的思政资源和内涵,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在实现专业知识教学目标和学生思政教育目标的达成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刘恋 《武陵学刊》2022,47(1):137-142
"现代汉语"是一门系统讲授汉民族共同语基础理论的中文专业必修课,课程思政融入"现代汉语"的课程教学,既是对国家"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方针的落实,也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需要我们按照激发兴趣、融合红色资源、树立榜样模范、关注社会现实、避免生硬说教的基本要求,探究专业知识与思政融入的最优结合点,强化任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培养,科学设计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注入时代色彩,结合现实情况加强引导,创新课外作业布置方式,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协调联动等具体措施,将"现代汉语"课程打造成专业"金课",使之朝着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示范点和辐射点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其难点在于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了新时代的战"疫"精神,将战"疫"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探索战"疫"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体系的路径,为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在某些高校作为外语专业学生的通识必修课,在通识教育和思政育人两个方面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现代汉语课程思政研究背景作为切入点,阐述针对外语专业通识必修课现代汉语开展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现代汉语课程思政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概念,目标为践行"三全育人".文章针对物流运筹学现有教学问题,提出课程思政融合"RPC"三维能力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能力(Research Ability)、实践能力(Practical Ability)、综合能力(Comprehensive Ability)的三维能力培养体系框架,将践行...  相似文献   

14.
"无机化学"是我校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育人主阵地.课程教学团队立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从育人角度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科专业、课程、思政三个维度对思政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逐步形成了"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三个动作"新模式,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搭建由给水排水概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质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毕业实习等6门课程组成的饮用水安全保障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保证了课程链思政教育的连续性、全方位和全覆盖。在课程链建设中充分挖掘课程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明确了饮用水安全保障基础课思政教育阶段、专业课思政教育阶段,以及实践环节思政教育阶段的分阶段育人目标。结合教材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促进了认知—理解—应用—创新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6.
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首先需要认清两者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能体现哪些要求、能够达成哪些"共识"以及应该避免产生哪些认识误区.要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恩政在育人目标上的一致性,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工作交给思政课,其他专业课程需要肩负起相应的育人职责、发挥育人功能.要注重并充分发挥出恩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7.
边媛 《教师》2022,(8):60-62
为响应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及顺应"双减"政策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面临的育人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式、作业布置等方面的新变化,文章作者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新时期教育新环境下高中思政课程必须应对的新趋势,从课程统筹、教学方式、作业设计三个角度探索了思政课程提升育人实效的可行途径.文中研究表明:建构思维导图、充...  相似文献   

18.
张敏  肖峰 《成才之路》2022,(14):34-36
作为奠定士官学校学员学习基础的应用数学课程,实施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改造,能够使该课程与思政类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应用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该以提升教员对课程思政功能的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激励机制、提高教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挖掘应用数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为着力点,以提升任课教员育人...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建设是在立德树人纲领导向下,促进德育、智育融合,推进"三全育人"格局的重大措施.文章从行业、学生、教师视角对"课程思政"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剖析,对标"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依托OBE理念,以地方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为例,探究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切实可行路向,以培养新时期"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当代新工匠为目标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基础日语课程作为高校日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阵地.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文化自信",牢记历史,紧跟"时代精神",成为基础日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使命.以高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程为例,结合专业及课程特点,探讨基础日语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路径.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团队建设四个方面阐述基础日语课程的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