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梳理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搭建由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和细胞学综合实验等5门主干课组成的生物技术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这保证了专业课思政教育的连续性、全方位、全覆盖。充分挖掘专业课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明确了专业基础课思政教育阶段、专业课思政教育阶段以及实践环节思政教育阶段的分阶段育人目标。结合教材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率先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授课过程中,挖掘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将理想信念、品德修养、法律意识、爱国情怀等融入教育教学中。补充讲解专业发展简史、专业判断示例、优秀企业发展事例、事故案例和专业前沿进展等,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课程思政教育也对教师思政素质和思想觉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适当准备思政教育素材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目前相关企业(行业)对高职高专类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对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行进了深度分析.概述了目前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等特点,提出了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建议:更新教材内容,强化工程知识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使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课程群是近期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具有综合性强、整体性高,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某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在工科高等教育中效果尤其显著。本文通过总线式"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群建设研究,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为主线,建立课程群总线,通过建设与该课程密切相关的"水力学"、"泵与水泵站"、"给水排水施工与监理"、"水工程经济"四门专业课课程模块来丰富与完善课程群,尝试进行总线调度、模块响应的一体化课程群教学模式探索,达到提高给水排水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区块链课程普遍是面向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结合所在高校工程教育实践特色的区块链通识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上海电力大学高水平通识课程"区块链技术导论"为例,着眼新工科工程教育要求、聚焦学校能源电力特色、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开展区块链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还可以推动本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最终提高大学生课程思政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此,需要结合专业培养方案从挖掘本专业生态文明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提高教师队伍生态文明教育能力和素养、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建立"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和相关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丰富并完善给排水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52年[1],当时我国部分高校仿照前苏联教育模式建立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并在2012年由教育部将给水排水工程改名为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经历了60多年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应用很广泛的学科,它是以城市水的输送、净化及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与城市、城镇建设事业、工业生产、环保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据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在全国高等教育250多个专业的社会需求量排名中,给  相似文献   

8.
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剖析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将项目驱动、“做中学”等教学方法引入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探索实践与理论深度有机融合的途径,提升学生对现代化管网系统的设计、运行及管理意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工程制图"课程思政的建设,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提出了"工程制图"课程思政的目标与思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着手构建工程图学课程思政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思政研讨与培训等教育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余亚琴 《考试周刊》2015,(15):12-13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是给水排水科学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作者通过分析《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在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发,探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改革,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承担着专业引导的重要作用.在该课程思政教学中,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挖掘该课程的思政资源和内涵,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在实现专业知识教学目标和学生思政教育目标的达成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课,水泥是该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土木工程中的主要胶凝材料。针对课程的内容特点及水泥教学基本内容,挖掘水泥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探讨水泥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地融入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水泥教学思想政治案例,承载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完成价值引导的,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引入课程思政元素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立足于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以“流体力学基础”为例,对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的难点,并给出了解决难点问题的方法,研究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途径;其次,以边界层分离为例,说明了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做到了将课程思政“如盐在肴”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达成“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教师需要注意紧密结合专业内容,并使其有机地融合,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可知,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学改革关注的问题。以"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为例,对课程思政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思政内容挖掘,将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塑造、文化共同体等思政内容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本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例,进行了以专业课为平台的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的探索,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在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课程的专业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石油地质学"是资源勘查专业的主干和核心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引领课程思政,不仅增加了专业课学习的活力,也让思政教育增加了"亲和力"。"石油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在把握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结合各章节原有的教学内容,通过油气勘探历史、油气勘探实例和石油地质基本原理的讲解,有机地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学石油、爱石油、奉献石油"的专业教育、"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教育、"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教育和"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教育,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中,把课程思政教育和专业课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向而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专业课程思政处于探索阶段,不同的学科、专业应积极发挥行业特色,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构建“三全育人”的关键,也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总结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深厚历史底蕴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育人有机融合途径,并根据课程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育人的有机融合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为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