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家战略能力构成的实证分析: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家战略能力在企业家能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运用文献分析、企业家访谈、探测性问卷调查和正式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基于浙江121家民营企业的正式问卷调查数据,总结出企业家战略能力包括战略制定能力、战略执行能力和战略变革能力.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家是民营企业的核心人物,其素质的高低对于民营企业的生死存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社会学中个体角色认知的理论,在对民营企业家角色认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由基础素质和核心素质构成的金字塔式素质模型,并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家素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民营企业家自身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企业制度竞争力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而民营企业家是企业制度竞争力形成的核心人物,本文结合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路径,通过民营企业家素质模型分析,揭示从基础素质、核心素质和企业家自律等方面培养和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家能力内在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个测量企业家能力的包含26个测量项目的量表,以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为对象,对254家样本企业业主的企业家个人能力进行测量和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民营企业业主的企业家能力内含7个维度,分别是:成就动机、创新学习能力、人性特征、把握机遇能力、处事能力、领导能力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家创新,受初始素质、成长环境与发展模式的特殊影响,呈现复杂多变的行为特征。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家的创新行为障碍,主要体现于创新的动力缺陷、资源瓶颈、制度困境三个方面。因此,要从营造民营企业家创新的制度文化,发展科技、金融要素市场,优化创新资源供给环境,培育创新型企业家群体等方面突破民营企业家的创新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6.
论证企业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具有稀缺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资源,分析民营高科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特点,并提出企业家要素资源是提高民营高科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取得了两个出人意料的收获:一是乡镇企业的崛起,改变了我国工业格局;二是民族企业家队伍的初步形成,成为振兴民族工业的新兴力量。他们既没有国家的直接投资,而且能够利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他们完全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充分意识和抓住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难逢机遇,以自我积累和创造,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奠定着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为实现我们党制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主流的大趋势下,发展经济,市场竞争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这场“战争”中,企业家决定着参战各方的荣辱成败。勿庸讳言,企业家已成为当代中国最稀缺,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正因如此,人们对评选出的’95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以及优中选优,在108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中评选出的“十佳”人物,抱以极大的关注和热情。这表达了人们对中国富强的向往和对中国民族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期盼,人们更期盼中国的企业家们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在风起云涌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打出中国人的威风,塑造出中国人自尊、自信,自强的形象。本刊特此列栽介绍“’95中国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事迹,其用意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8.
战略执行是通过战略变革达到企业战略所要求的目标及状态的过程。它具体是指在日常经营的动态过程中融入实施企业战略所要求的各项管理任务。从人员共识观、组织协同观等角度回顾并总结了战略执行方面的传统理论,并根据现有战略理论总结了战略执行理论研究的发展新趋势,包括战略变革、动态竞争、柔性战略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研究》2021,39(4):749-757
针对理论上关于企业家精神、企业声誉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组织间知识分享的关系尚缺乏更为细致的解释的现实,基于杭氧的访谈调查及公开数据对此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认为,企业家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不仅有助于网络能力、社会责任等企业声誉水平的提升,而且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组织间知识分享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企业声誉通过网络能力、社会责任和公平交易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组织间知识分享有着重要的影响,且企业声誉在企业家精神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组织间知识分享之间可能起着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李鸿雁 《科技与管理》2008,10(3):107-109
首先,对民营企业家成长的中外模式简要地进行了比较;其次,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特征,指出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环境与国外企业家的发展历程相比有很大差距;最后,通过综合评述,指出我国民营企业目前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将战略协同的概念引入到项目组合选择问题中,定义协同度函数和有序度的概念,分析拟配置项目的环境适应能力和项目间的战略协同关系,以战略目标为序参量构建基于战略协同度的项目组合配置模型,用战略协同发展度来度量协同效应,解决多约束、多关联、多目标的项目组合配置问题;并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有积极影响作用。首先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结构,包含人力资源生态位和产业生态环境2个方面,提出产业核心竞争力包括管理竞争力、创新技术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3个部分,构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与核心竞争力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应的假设;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所提出的假设均成立。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知识链成员的战略差异对成员间的知识协同效果的影响。基于协同学原理,以目标协同、利益协同、资源协同、组织结构协同为战略协同的前置变量,构建基于战略协同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探究战略协同与知识协同的内在联系并运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链战略协同以目标协同、利益协同、资源协同、组织结构协同为前置变量,平衡知识链各主体间的战略差异,促进知识链知识协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不确定性对企业未来的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对原有的战略进行调整。影响企业战略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核心能力、企业组织结构特征以及企业发展意愿等。结合战略调整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企业动态战略模型并探讨了战略实施与控制中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实施柔性战略以及建立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15.
王霞 《科技与管理》2011,13(3):87-89
企业的战略协同能力决定了其市场地位,技术路线图是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战略协同的有效方法,系统介绍了T-plan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流程,在此基础上从战略要素协同机制、隐性资源利用、提升核心能力三方面分析了T-plan技术路线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协同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生产性服务业区分为创造型和保障型两种类型,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创新博弈,与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创新博弈进行理论推演。通过构建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采用2004-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对比)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创新状况进行了测度及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比例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所进行的协同研发创新对于提升其协同度水平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集群中的战略协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的战略协同分析往往是基于单个企业或企业集团层次的,但企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凸显了这种分析的局限性。从战略协同的一般概念入手,将战略协同的概念由单个企业扩展到了整个企业集群的层次,论述了企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含义及其表现,并提出了对发展我国企业集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联盟组织间知识泄漏风险控制方案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盟将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企业组合在一起,为企业创造了从结盟伙伴中学习的机会,但与此同时,结盟企业也面临着把自己的关键知识暴露给对方的危险。因此,企业如何防范联盟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泄漏风险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现有各种控制知识泄露风险的方法进行分析,在考虑风险控制成本和收益的前提下,建立博弈模型,分析选择各种知识泄漏风险控制方案的不同前提和条件,为企业有效控制联盟组织间知识泄漏风险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阳小栋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120-122,139
环保和资源的重复利用是当前世界两个热点研究主题,而逆向物流的研究和应用与此密切相关,因此加强逆向物流的研究和应用非常重要。从珠三角制造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在逆向物流领域发展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政府、制造业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影响逆向物流发展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加强生产责任延伸制、实行集中管理等建议和措施,对珠三角制造业实施逆向物流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选取指标体系,运用距离协同模型对京津冀199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反映此间的区域协同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995—2000年,京津冀发展度缓慢增长,协同度变化较小;2001—2003年,协同度有小幅提升,发展度开始加快增长;2003—2010年,发展度快速增加,协同度快速下降;2010年之后发展度增长有所放缓,协同度稍有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逐渐开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