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园合作,同步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做出努力。从幼儿园方面来说,从孩子刚入园开始,教师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活动,使大多数的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性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情况等有所了解,加上以后每学期的对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亲子游戏活动等等,更能让家长全方位地熟悉幼儿园的工作,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从家长方面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有所不同,有的家长能主动热情地与幼儿园联系,尽量配合幼儿园工作;有的家长则很少与教师接触,特别是祖辈接送孩子,几乎不跟教师交换意见,即使有也只是过问一下孩子的身体状况而已。家长怎样才能提高参与家园活动的积极性、实效性呢?其实三个字可以概括:多沟通。首先,要善于与教师多沟通。1.多问。包括问幼儿,问班上的老师,问同班家长,可以是直接当面问,也可以是电话间接问,现在有很多家长在自己建立的QQ群里互相讨论一些育儿的经验,这是可取的一种方式。2.多看。走到班级门口,家长要看看班级门口的家长园地、宣传栏和黑板上,有没有老师留下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了解幼儿园的教学进度和要求,看看看幼儿园门口有没有一些通知,对幼儿园的活动做到心中有数。3.多反映。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  相似文献   

2.
幼儿入园焦虑不只出现在幼儿身上,也表现在不少家长身上。家长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定,与孩子依依不舍;心中牵挂,反复询问、叮嘱教师;心中内疚,对孩子过分迁就,等等。这些焦虑表现会不知不觉地感染孩子,加重孩子的适应困难,延长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因此,减轻家长焦虑是幼儿园新生入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郾开放幼儿园入园前,幼儿园向新生及其家长开放,孩子可借此机会熟悉环境,家长可进入班级观摩活动,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情绪。2郾召开家长会在新生入园前召开家长会,由园长和新生班…  相似文献   

3.
调查目的开放日活动是幼儿园家长工作形式的一种,通常是幼儿园定期邀请家长来幼儿园观摩和参加活动。我园多年来坚持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以直观的方式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幼儿在园的表现和教师的工作情况等。家长不仅学到了一些教育方法,同时也增进了与教师的...  相似文献   

4.
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幼儿园与家长都有责任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关,使幼儿能愉快地去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为此,从幼儿园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首先做好这些即将入园幼儿的家长工作,使他们能主动去做好自己孩子的入园前准备,这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一、开好家长会一般来说,幼儿园至少应提前两周召开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会。家长会上,教师应告诉家长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希望家长能正确对待。为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可向家长简明扼要地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作息制度和生  相似文献   

5.
分离焦虑定义为幼儿焦虑症的一种,是指幼儿与父母或依恋对象分离后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的不安全感或丧失感。在《百科全书》中分离焦虑是指儿童与他依赖的人或最初照顾他的人分离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新入园幼儿与最亲近的人分开,没有了依从感,产生的担心、恐惧、害怕、哭闹等等不健康的情绪称为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用爱心,耐心真诚对待孩子,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尊重,肯定孩子的感受,然后和孩子进行积极的语言交流。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很需要人理解他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肯定孩子的这种感受,做好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让每一个幼儿家长都知道,新入园幼儿的哭闹、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家长的这种焦虑心情也是难免的。但我们会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和细心,换来家长的放心和安心。我们会通过《家园联系栏》班级QQ群随时向家长公布幼儿教育活动的内容,发一些幼儿在园活动的小视频及照片,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一方面克服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不了解的焦虑,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教育信息的宣传,使家长认识到自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配合老师,让幼儿尽快克服焦虑情绪,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6.
新学年开始,小班幼儿入园总会出现情绪波动现象。为了帮助幼儿尽快稳定情绪,使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成长,我园采取了下列一些做法,取得可喜的成效。一、提前召开家长会。为了让家长及早做好幼儿入园准备工作,我们在新学期开始前就召开小班幼儿家长会,由园长详细向家长介绍办园目标,幼儿学习、生活的内容以及每日生活的安排,特别提出孩子入园后将会出现的问题,以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会上,还请每位家长填写一份详细的表格,介绍自己孩子的基本情况,使教师对自己班的小朋友有初步了解。二、通过家访与即将入园幼儿交朋友。教师已从家长填写的表格上认识了本班的幼儿,然后逐户进行家访,并详细地作好家访记录,进一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性、爱好与身体健康情况,与孩子交谈,取得他们的好感与信任。家访中,教师还发给幼儿一个自制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我们许多人关心的重要问题,有很多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有效的方法。如:提前家访、分批入园、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等。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亲子活动”。活动中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对策,以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一、变家长与幼儿“强迫分离”为“暂缓分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加以排解和疏导,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护。许多人认为,家长早晨送幼儿到幼儿园以后,一旦孩子哭闹,不肯让家长离去,作为家长千万不…  相似文献   

8.
幼儿入园焦虑是幼儿面对陌生环境而表现出的一种正常的情绪状态,要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不能过于夸大,也不能不予重视、任其发展。造成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班级环境创设未顾及幼儿入园的适应性、全天入园的入学模式单一、家长的入园准备工作不充分、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家园沟通不顺畅等。因此,要有效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幼儿园要尽力营造与家庭相似的环境氛围,组织各种亲子活动,邀请即将入园的幼儿及家长参加,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多样化的入园方式;家长要正面引导幼儿对幼儿园的认识,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日常培养,同时,也要调整自身的心态;教师要具备专业素养,理性看待幼儿入园焦虑,调整自身因此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并时刻保持爱心和耐心,同时,在幼儿入园初期,要遵循灵活性原则,不急于让幼儿立即遵循幼儿园的各项规则,而是允许幼儿暂时的“不合理”要求的存在,先让幼儿爱上幼儿园;家园合作方面,需要教师和家长双方共同努力,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师要主动与家长交流,提前了解各个幼儿的具体情况,同时,家长也要积极与教师沟通,并如实提供幼儿的真实情况,从而实现家园间的实质性合作和顺畅而及时的交...  相似文献   

9.
罗潇琦 《成才之路》2014,(21):65-66
幼儿入园后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情况。为了让幼儿充分适应新环境,减少其不适应感,做好充分的入园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幼儿入园前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前帮助幼儿做好心理、交往、生活自理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采取必要措施努力帮助幼儿克服入园障碍,多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应性活动,家园互通,与家长共同做好幼儿的入园工作。一、家庭应做的准备(1)生活方面。幼儿人园前,家长要先了解幼儿园的环境、活动时间安排及相关规定等,这样可以有目标地帮助幼儿做好适应工作。家长要提前了解幼儿园日常的作息时间,帮助幼儿调整在家的作息习惯,逐步与幼儿园衔接。进入幼儿园,教师不可能去陪伴每一个幼儿睡觉。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幼儿在家独立入睡的习惯。另外,幼儿午睡的习惯也要提前培养。午睡对于幼儿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午睡,幼儿的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此外,早睡早起的习惯养成既可以保证幼儿在身体发育阶段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还可以保证正常作息时间,一举两得。教导幼儿在入园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掉在桌上和地上的食物不能吃、饭后要及时漱口等。  相似文献   

10.
每一学年,幼儿园教师都会迎来很多新入园的小朋友,家长也会将适龄幼儿送去幼儿园。入园适应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孩子一次重要的成长与改变,也是家庭陪伴孩子克服困难、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过程。幼儿教师面对幼儿入园有心理准备和工作经验,而大部分家长第一次面对孩子入园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秋九月,是小班幼儿入园的日子。怎样才能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走进幼儿园呢?这要求家长和幼儿园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小班幼儿人园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半年就应开始着手准备。第一,常带孩子和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交谈交往,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激发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愿望。特别是让孩子经常和那些活泼开朗、喜欢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12.
一、召开家长会 在开学前召开一次新生家长会,由园领导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园情况,让家长初步了解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及基本教育目标;讲解三岁孩子的主要心理特点,请家长对孩子入园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安抚幼儿情绪,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比如在家里多和孩子聊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向往,送孩子时不要停留太长时间,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不安心,中途不要偷偷来探视,要相信老师等.  相似文献   

13.
家长会是增进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小班的家长工作中,我园尤为重视发挥家长会的特殊作用,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家长的思想状态,定期组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主题家长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入园前家长学习会幼儿入园前,家长一般对幼儿园及幼儿园工作了解甚少,对引导幼儿顺利入园的方法、措施也知之不多,为此,我园每年8月下旬都要组织新幼儿家长召开一次“入园前家长学习会”,主要内容有:1.组织家长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环境、幼儿所在班级等。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园史、发展状况、办园宗旨、发展规划、幼…  相似文献   

14.
要使新入园幼儿在短时间内消除对幼儿园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使他们对幼儿园产生兴趣并逐步适应。 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1.在幼儿入园前一周,我们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了解幼儿园的室内、室外环境,使幼儿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消除对幼儿园的恐惧感和陌生感。 2.召开幼儿入园前的家长会。为了使新入园的幼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有哪些生活内容,这些内容又怎样安排,家长如何配合,有必要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使家长对幼儿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加强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家长在幼儿入园前的问卷调查,以及幼儿入园两个月后对家长进行的访谈,深入了解家长对幼儿入园适应的预期及准备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园及教师的期望与要求、对幼儿入园适应的担心和适应期过后的看法与感受.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对教师应如何协同家长为幼儿入园适应进行准备以及家长应如何与教师进行沟通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的个体活动走向幼儿园的集体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幼儿开始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由于环境、生活方式,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幼儿感到陌生、不习惯,而产生担心、恐惧的心理,出现哭闹、逃跑、不吃饭、不午睡等现象,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这种现象往往持续一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幼儿的哭闹喊叫,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整个幼儿园其他班的正常教学活动。所以,搞好新入园幼儿的适应工作,也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怎样才能尽快使幼儿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工作,这需要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来完成。 幼儿园应召开家长会,首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  相似文献   

17.
围绕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入园适应影响因素的认知状况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总体处于中等偏上认知水平,但对所调查的五个维度认知不均衡,且倾向于认同幼儿园对入园适应的影响作用;教师的认识水平总体较高,认识比家长全面,但教师倾向于认同家庭和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对入园适应的影响作用.入园初期,家长需加强对入园适应影响的了解,教师需进一步提升自己参与的积极性和工作有效性,幼儿园需合理、细致安排相关工作事宜.  相似文献   

18.
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海芹 《教育科学》2003,19(6):56-57
小班幼儿刚开始入园时哭闹,是家长送孩子入园的一大烦恼。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须紧密配合。家长可轮流送孩子去幼儿园,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良性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规律。幼儿教师要爱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用他们喜欢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之尽快克服分离焦虑,融入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19.
每一名幼儿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适应一种新的集体生活时,都要经历一段“艰苦”的心理历程,如何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成为新生入园工作的核心。随着幼儿入园年龄的提前(由3岁半提前到3岁3个月),更增加了新生入园教育工作的难度,家长也为此更加担扰。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家长在与幼儿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最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所以与其让老师们在与幼儿的接触中逐渐了解幼儿,不如通过既快捷又简便的问卷方式了解孩子。所以本学期我们推出一项新的举措———使用“新生家长调查表”。“新生家长…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面临新的环境,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情感上的不适应,其次是对新的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我们对新生入园的时间安排进行了改革,把有关工作做在了前面,我们称之为“新生入园三部步曲”。1.欢乐的报名期新生报名时,我们首先向家长发放幼儿入园手册,让家长了解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