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实录] 《詹天佑》第六自然段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细心地读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想想并说说詹天佑为什么要设计“人”字形线路,结果怎样。(学生默读思考) 生:因为青龙桥附近的坡度特别大,所以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结果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2.
教学《詹天佑》,我大胆让学生参与教学。这一尝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中心词:“杰出”、“爱国”,然后教师出示本文的板书设计框架图。这时候,教师就让学生找出课文哪些自然段写詹天佑爱国,哪些自然段写詹天佑杰出。然后,教师又请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讨论詹天佑爱国表现在哪些地方,最后归纳概括补充板书。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就让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一个随机的拓展练习场面令我非常难忘。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勘测上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詹天佑是怎么想的甲学生找到了这句话:“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我先引读后,再让学生自由读,然后学生谈了自己对句子的理解,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借此机会,我灵机一动,随即把学生的思路引向生活,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说说生活中自己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录]《詹天佑》第六自然段的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细心地读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想想并说说詹天佑为什么要设计“人”字形线路,结果怎样。(学生默读思考。)生:因为青龙桥附近的坡度特别大,所以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结果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生:因为火车很难爬上青龙桥附近的陡坡,所以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使火车上山容易多了。生:詹天佑之所以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为了让火车能轻松地爬上青龙桥附近的陡坡。师:大家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能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詹天佑是怎样设计“人”字形线路的呢?请找出有关句…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曾多次听过《詹天佑》一课的教学,很多教师抓住"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句设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詹天佑的杰出爱国?"然后让学生默读全文,抓重点语句进行批注。全班交流时,学生可以从课文的任何一个地方抽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进行汇报,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随着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语第十册《詹天佑》 ,讲的是清末詹天佑历尽艰险 ,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的经过。全文篇幅较长 ,描写生动。然而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 ,很难使学生领悟詹天佑的杰出之处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基于此 ,教学中我较多地运用了电化教学手段。一、放映录像 ,导向激情课文一至三自然段交代了历史背影以及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意义。为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当时各地的情况 ,理解詹天佑的爱国热情 ,教学一开始 ,我便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抢…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詹天佑》一课,叙述了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主持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事,本文的主题非常清楚,那就是以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贯穿全文,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首先抓住这一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陈惠忠 《考试周刊》2010,(53):64-6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审视当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朗读有余,默读不足,尤其是公开教学,很少目睹学生的默读,即便有,也是一分钟以内的事,学生还没进入文本,教师早已叫停,接下来的便是交流与朗读.我认为,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真正的用心默读要占据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室里很安静,不热闹.殊不知,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扎实有效,而不是形式上的热闹与好看.语文教师有必要重新感悟默读的价值,创设学生默读的情境,赋予学生默读的法,真正让默读伴随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侯桂英 《湖南教育》2002,(10):50-50
教师在教学时,可先从文章的整体入手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中心意思,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接着,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以便他们体会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最后,归纳总结全文。如《詹天佑》一文的首句便是中心句,即“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教学此文时,教师首先可引导学生找出这个中心句,然后紧扣中心句提出问题: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一中心的?这样,从整体入手,通过提问,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的部分内容。接着,就是对部分的条分缕析,理解各部分的层次。最后,又…  相似文献   

10.
《詹天佑》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篇好教材。课文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我在教学中,抓住中心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紧扣中心句,理解詹天佑的杰出才能 1.勘测线路:课文里连用了四  相似文献   

11.
徐老在关于“国文教学之研究”中,尤其强调让学生多“读”,并指出“默读法,以自己之理解为目的”,“音读法,谋自己及他人双方之理解”。他还把“音读法”划分为机械诵读、理解读法、审美诵读和齐读等多种类型,足见其把“读”摆在国文教学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二册最后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第二、第三段分别讲述了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种种创举 ,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由于课文所涉及的年代距今甚远 ,且篇幅长 ,学生学起来难度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如下预习表格 ,大胆采用“四解放”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学得扎实 ,学得轻松。我想问我欣赏词语句子内容板书设计(也可合作设计 )我想说  一、解放空间———自查资料 ,填补空白由于时空距离 ,学生对中国昨天的落后挨打难以体会。在初学《詹天佑》时 ,会出现许多的不理解。如果…  相似文献   

13.
交互式电子白板因其强大的交互性、简便的操作性,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学习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教师尝试运用白板,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积极建构阅读教学的生本课堂,并通过电子白板拓展文本内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它是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获取文字信息、书面知识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这就告诉我们,默读在教学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默读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平时看书读报,人们往往采用默读的方式。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我认为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十分重要,这也是我近几年来开展研究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15.
《詹天佑》一文通过詹天佑临危受命修建京张铁路的故事,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这是一篇蕴含着强烈情感的文章,但作者没有在文中直接表述出来,而是把情感蕴含在理智的描述和客观的评价之中,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我把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并尝试按照情感的认知规律突破这一难点。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詹天佑》一文的时代背景距离现在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上课时,在学生交流资料的基础上,用“京张铁路招标会”的形式,让学生创造性地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使学生对詹天佑…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主体的阅读成长史往往起始于朗读,发育于默读。默读是阅读个体终生受用的阅读方式。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有利于达成学生时代阅读培养的价值取向。一、默读是心诵。在心灵深处发声《现代汉语词典》对默读的诠释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望文生义,人们普遍把默读理解为不动嘴唇...  相似文献   

17.
《詹天佑》一课,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造性工作是教学重点。课堂上,我启发学生:詹天佑设计了“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他为什么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方法?他的动力来自哪里?许多学生说:“来自他的爱国心。”突然一个声音不紧不慢地飘出:“因为有奖金。”  相似文献   

18.
《詹天佑》(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我这已经是第三次教学了。以往在让学生弄懂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一知识点耐,由于学生半天悟不出来,我就直接用了讲解法,而今年我选择了静静地等待。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 21课《詹天佑》是一篇讲读课文。按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中提到的“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揭题方法多种多样,本课可运用投影或多媒体,出示詹天佑图像,简要介绍詹天佑的事迹等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方法,引导思考   检查预习情况时,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高,圈圈画画…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主体的阅读成长史往往起始于朗读,发育于默读。默读是阅读个体终生受用的阅读方式。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有利于达成学生时代阅读培养的价值取向。一、默读是心诵,在心灵深处发声《现代汉语词典》对默读的诠释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望文生义,人们普遍把默读理解为不动嘴唇、不发出声音地读书。其实不尽然。默读是心诵,拨动思维之弦在心灵深处发声。它不是通过耳朵器官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