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华 《新闻知识》2001,(3):9-10
(接上期 ) 舆论监督要讲求艺术   辛华:具体说,舆论监督应如何讲求艺术技巧 ?   艾丰:我们以“中国质量万里行”这个活动为例来说舆论监督的艺术。这一活动有两个人给作了定位,两个权威人士,一个是张劲夫,他说,我们多年来重视质量工作,不是不重视质量,但是苦于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有效的推进质量工作的方法,万里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这是说它在经济工作中的定位。然后,徐惟诚,当时的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他说在新时期新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中国质量万里行”找到了一个好方法和有效途径。他是从宣传工…  相似文献   

2.
不要这样行那样行黄世永“中国质量万里行”、“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中华环保世纪行”、“中国土地万里行”、“中华武术万里行”……现在的这类“万里行”活动越来越多了,照此下去可能会成泛滥之势。最早的万里行活动是“中国质量万里行”,当时影响较大,也有权威...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在新华社多功能厅召开了一个“中国质量万里行”新闻研讨会。“中国质量万里行”是中国当代新闻史上的一座丰碑,这次研讨会讨论的课题很多,但是批评报道几乎成了各个发言的一个共同话题,这种现象可能与“万里行”最使人注目的是它的批评报道有关,但是是不是与当前深化改革开放也有关系呢?深人改革开放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局面,这一方面使批评报道显得更为必要,一方面使批评报道极其难于驾驭。在众多发言里,“万里行”组委会主任艾丰是唯一专门讲批评报道的。艾丰的工作和文章充满了实事求是的作风和辩证法的艺术,这篇发言和他实际组织的“万里行”一样,使他的这种特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批评报道怎样最大限度地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工作有所帮助,又能使各有关方面易于接受甚至于积极支持,“万里行”的实际工作和艾丰的发言始终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合适的度和各方承受能力、实际需要的切合点,“万里行”批评报道的成绩可以说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的成功。本期卷首发表了艾丰同志的发言,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它可能会为读者研究和把握批评报道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培养爱的情操──有感于《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创刊一周年颜建军居民的厕所不通,找杂志社解决——这是中国报刊史上没有过的事。《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就处理过这样的事。这恐怕不能算报刊史上值得特别夸耀的事,因为当年邹韬奋主办《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质量万里行”的热潮当中,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图书质量万里行”座谈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伍杰在开场白中说:“邀请四家出版社的总编辑与会,主要是研究如何借‘中国质量万里行’的东风,使图书质量这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尽快落实到全国出版界的改革行动上来。万里之行也要始于足下,请诸位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6.
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上,值此元旦佳节到来之际,本报编辑部谨向广大读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在过去的一年里,本报秉持新闻立报、特色立报、深度立报、服务立报的理念,不断改进创新,致力服务读者,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我们与读者一起,共同见证了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坚实步履,经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阵痛与跨越,领略了云谲波诡的市场变幻,收获了“十二五”收官的辉煌成就.在新的一年里,改革的任务更加繁重,发展的环境更趋复杂,经济转型和动力转换进入关键时期,而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未有丝毫动摇.我们将继续与广大读者相携而行,记录时代变迁,解读中央决策,反映人民心声,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改革探索,播种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我馆借阅工作的几项改革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馆借阅工作的几项改革措施刘新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图书馆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及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关键在于如何做好读者工作,去扩大社会的影响,充分发挥馆藏丰富资源、为读者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流通借阅服务是读者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王志,从央视著名主持人到丽江副市长,到中国红基会副理事长、再到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他走过了人生中的数个回环与巅峰。阔别电视屏幕6年后的他重拾话筒,正式加盟陕西卫视、化身"行者",全程主持"丝绸之路万里行",引领观众与读者踏入"丝绸之路万里行"之旅。  相似文献   

9.
“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新闻报道活动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电视的观众、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都急切地注视着“万里行”脚步走到了哪里。而许多生产、经营单位,则生怕“行”到自己的头上……“万里行”这一新闻活动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大的社会反响呢?因为它大胆地揭露了商品生产,经营中的假冒伪劣现象,喊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呼声。“万里行”的成功,说明社会迫切需要新闻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说到底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舆论工具对社会的监督,表现为对社会错误倾向、错误做法的批判纠正。其目的是促进社会成员的行为合乎社会规范。这不仅有利于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还有利于加强对社会秩序的整顿和强化社会对个人行为调节。实质上,这也是一种正面宣传。但是,多年来人们对此认识上存在分歧和种种误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发行研究》2006,(2):I0001-I0001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旗下的万里机构,一直以替读者构建一个健康生活为出版方向,多年来为致力于寻找可以提高读者生活质量的题材而努力,其中出版饮食图书是万里机构的优良传统,其图书的内容及图片力臻完美及创新突破,不断为读者带来惊喜。例如现在介绍的《掌厨锦囊》正是爱吃、爱亲自下厨的你的不二之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导入ISO9000族标准的实质是通过建立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促进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高读者服务的水平、质量和读者满意程度。海南大学图书馆2006年和2007年围绕基本信息服务和本地网络资源服务等进行问卷调查与评价分析,并强调以ISO质量管理为契机,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技能和读者信息能力,不断提高图书馆读者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2.
管理     
《传媒》2012,(2):6
正新闻出版总署通报6家报刊违法活动查处情况2011年12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通报了《中国城市经济》、《中国质量万里行》、《中国食品》、《中国技术市场报》、《企业党建参考报》、《山东法制报》6家报刊违法违规查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于去年10月15日受到了该活动组委会的表彰。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始于1992年。5年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50多家新闻单位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推出一个又一个颇具声势的宣传高潮。仅中央十几家新闻媒体就先后刊播各类有关稿件1200多篇(条),总计200多万字,其中“河南周口第一兽医药  相似文献   

14.
1992年早春,一股由“无冕之王”们刮起的质量旋风席卷中国夫地。“中国质量万里行”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这是近年来少有的新闻界的联合行动,也产生了近年来少有的轰动效应。作为这次活动的发起和组织人之一,“万里行”组委会主任艾丰,继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之后又一次成为新闻界的新闻人物。然而要想找到并采访他,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3月份开始他便在中央党校学习,他既要听课,又要处理“万里行”的稿件,所以很难找到他,即便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今晚报去年11月27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消息:从2003年1月开始,聘请800位读者评报员,同时拿出10万元,“高价买建议,虚心听批评”。其目的就是开门办报,进一步提高办报质量,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据了解,一次聘请这么多的评报员参与评报活动,拿出大数额资金奖励评报员,在天津新闻界尚属首例。 今晚报10万重金买建议  相似文献   

16.
突破报刊阅览服务的传统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滔 《图书馆》1994,(1):45-47
突破报刊阅览服务的传统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龙滔一怎样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服务,为经济建设、科研和生产实践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书刊资料的利用率,是公共图书馆工作中普遍薄弱却又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笔者结合湘西自治州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情况和多年读者服务工...  相似文献   

17.
1992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注意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报道的总量中,表扬稿件和批评稿件的比例,大体在2比1左右。但也无庸讳言,影响大震动大的还是批评报道。我想,从这次实践中总结一下在新形势下,即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情况下,如何搞好批评报道的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从总体看这次批评报道的效果很好。这次活动,从批评报道的角度看,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92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注意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报道的总量中,表扬稿件和批评稿件的比例,大体在2比1左右。但也无庸讳言,影响大震动大的还是批评报道。我想,从这次实践中总结一下在新形势下,即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情况下,如何搞好批评报道的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从总体看这次批评报道的效果很好。这次活动,从批评报道的角度看,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电视经济深度报道的新探索高波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作为权威性的电视经济专栏,自1989年12月18日创办播出以来,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近年来根据形势的发展,“经济半小时”栏目搞了几次卓有成效的大型宣传报道活动,像《质量万里行》、《3...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质量报道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读者的关注,其影响面和影响力逐年加大。从1992年2月集合了国内主流媒体的质量万里行系列报道行动启动,到今天似乎只有极少数媒体很少涉及,其作用已经到了可以随时吸引几乎所有受众眼球的程度。尤其是近几年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更使质量报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