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优先考虑经济利益和国家干部身份 ;向往中心城镇或沿海发达地区 ,不愿到基层和边远落后地区。形成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原因是 :经济形势严峻和就业岗位不足 ;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 ,政策法规不配套 ;就业环境不理想和门槛过高 ;不同行业和职业之间的差异。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可以借鉴外国经验 ,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机制 ;健全公平竞争的就业和用人机制 ;拓宽就业渠道 ;要苦练“内功” ,增强竞争力 ;抓住机遇 ,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优先考虑经济利益和国家干部身份;向往中心城镇或沿海发达地区,不愿到基层和边远落后地区。形成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原因是:经济形势严峻和就业岗位不足;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政策法规不配套;就业环境不理想和门槛过高;不同行业和职业之间的差异。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可以借鉴外国经验,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机制;健全公平竞争的就业和用人机制;拓宽就业渠道;要苦练“内功”,增强竞争力;抓住机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3.
开展基层意识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人才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引导与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创业,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基层意识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基层就业创业、基层发展成才意识。  相似文献   

4.
郭伟平 《考试周刊》2016,(15):156-157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及减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必须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文章从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的三个方面——激励的主体即政府、高校、基层单位;激励的客体即高校毕业生;激励的环境即社会舆论进行研究,提出激励的主体方面应该政府、高校、基层单位共同合力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基层就业;引导与教育激励的客体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全社会营造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提出合理化意见,以期建立合理、长效的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校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对学生及其家长加强基层就业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同时建立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教育评价机制。通过学校的基层就业教育使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其自觉性地选择。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和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引导,许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就业,但在基层就业的岗位上,部分毕业生却表现出胜任力相对不足的情况:工作完成情况不佳,与同事关系不融洽,对基层生活不适应;其原因,既有知识上的不足、能力上的欠缺,也有心态价值观上的问题;提升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胜任力,需要大学生、高校、国家及社会以及基层单位共同努力,其中主要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基层岗位自身的公益性,还是我国当前社会职业趋高级化过程中凸显到基层就业的公益特征,都折射出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项具有阶段性公益意义的举措.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政策时,要重视这个阶段性公益特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基层成为毕业生就业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截至8月31日,我省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已超过80%,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6.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9.7%,超过去年同期7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就业率阶段性目标任务。2005年,我省79所普通高校毕业研究生、本科毕业生、专科高职毕业生共11.9万人,毕业生总数比去年增加了2.9万人,增幅达32%。在毕业生人数增幅较大,毕业生就业空间内挤外压的严峻形势下,我省狠抓高职高专和弱势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加大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就…  相似文献   

9.
7月1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的日子里,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2006届毕业生西部基层就业及执行农村教育硕士、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表彰奖励大会”。会议的主角是西部基层就业和志愿服务西部的16位同学。这次表彰会以座谈会的形式在简朴、庄严、热烈的气氛中举行,会上表彰和奖励了2006届西部基层就业及参加农村教育硕士、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毕业生。近几年中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中山大学2005届毕业生到西部省区就业的有212人,而到广东省12个山区市(含16个贫困县)就业的有116人。到西…  相似文献   

10.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工作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锻炼青年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了引导毕业生树立“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择业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切实采取多项措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加强教育引导,拓宽就业渠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制定奖励措施等,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一、加强教育引导,拓宽就业渠道。向全体毕业生发出“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倡议,在全校形成了面向西…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成本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大学生就业成本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校付出的努力对学生就业有显著影响,学生付出的费用对找到工作的起薪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因此,应该加大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力度,重点在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提升就业指导机构,以利于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是以技能培养为主体的教育形式,高职毕业生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展现出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仅靠单一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事实表明,企业在招聘和使用人才时,越来越重视专业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高职教育应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温州市3所高职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工作信息不对称、搜寻能力不胜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匹配等问题。为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职院校应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普通本专科师范生就业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相对于层次更高的研究生和实用性、应用性更强的高职生来说,普通本专科师范生的就业则更难。教师招聘机制的变化、中小学教师需求量的减少、师范生就业流向的严重失衡,是当前普通本专科师范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为此,各级政府、学校、学生三方都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浅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力不同于其他层次学生的就业力,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技能性、基础性和实用性。因此,培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力起点就在学校,可以通过辅导学生确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方向和目标,在平时教育中培养学生务实的职业观念、基本职业素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具体技能来缩短就业适应期。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a recent topic of heated discussion in China. Give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alent development goals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in individual job search approaches, this research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job search approaches and actual employment outcomes of graduates of undergraduate and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analyzes the correspondence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job search approaches with their job search outcomes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employment.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s, this study finds a significant gap in job search approach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graduates and tha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s employment approaches and outcomes. The job search approaches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also influence their employment outcom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is not necessarily worse than that of four-year undergraduates.  相似文献   

17.
高职毕业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10):84-86
高职院校毕业生与其他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样压力重重,虽然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有所回升,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想走出就业难的“死胡同”,必须摒弃传统就业思维定势和落后的择业观念,树立全新的择业观念,开辟新的就业渠道。通过对高职毕业生择业观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教育与引导高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词汇联想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武汉高职高专学生的求职心理、情绪体验和认知,力图通过研究对高职高专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在求职心理情绪体验上进行比较,同时对高职高专学生人口学变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揭示不同专业、年级、性别、家庭等,对学生求职心理情绪的不同影响。并对以往的研究中高职高专类学生求职的消极情绪体验,提出不同的假设,用词汇联想的方法对高职高专学生求职心态做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潘秋菊 《高教论坛》2011,(8):135-137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真正实施英语教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接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市场实用性的关系视角分析了就业市场对高职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与市场需求的差距,并对如何弥补这种差距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态度、就业期望、就业技巧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发现目前高职毕业生在择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学校对高职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