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中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救亡,为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道路。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生成的双重语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念经历了由"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互动体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当代统一。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本文从历史经验借鉴、政治保证、理论基础等方面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促进其与我国实际情况有机融合,进而指导我国人民早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利用其化解我国的文化认同危机,可促进社会主体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我国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此强化民众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体现和内在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之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明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从民族化是马克思的本意、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两方面明确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进而得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有效途径: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深入了解和继承弘扬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理论深入群众,从而奠定民族化的深厚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两大体系.因此,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从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整个改革之路看,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时代主题的结合。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表现,但中国人民自身也在探索中不断继承与发展,实现并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文在研究中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概念界定、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围绕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实践做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邓小平不仅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且还立足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贡献表现出了其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魄力和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创造性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旨要义,并探究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程,得出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必然结果;是现实实践成果;更是未来发展的理论支撑。在这三个维度下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为我国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的历史征程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其基本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实践性强、内容丰富,必然增强了学习、理解和研究难度;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线与基本内容的关系,是学习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从《汉语大字典·女部》看中国的历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字典》是目前收女部字最多的字典。本文从字典中的女部字入手,以义项为线索,经过分类整理,对汉字进行形义关系的分析。首先探讨了由女部字反映的社会变迁,从女部字的渊源看以女性为中心的远古社会风貌;其次,分别从表示恶劣品德、表示对古代妇女的各种贱称、与女子附庸地位相关的几类女部字等角度,阐述古代妇女地位低下,受歧视、侮辱;再次,列出对女性所褒扬和所贬斥的品行的两类字,分析针对女性的道德规范;最后,从表现妇女容貌外表以及举止神态的字,分析中国古代对女子的审美情趣。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从中发现女部字当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错别字过多、汉字学习兴趣和成绩不高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忽略了汉字文化教育。本文在客观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汉字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的前提下,探讨今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做好汉字文化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希望借此令小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独有的文化形态和情感意蕴,了解更多古人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道德理念、审美情绪,为今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不竭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首先,依据国情把启蒙始终落实在"民族独立"与"大众解放"的救亡基点之上,促进了文学思想的现代化;其次,党的文艺政策使作家的思想感情以及对题材的选择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和人民发生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再次,从现实生活出发,依据人民的审美需求,倡导文学的民主化和大众化,同时也顾及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以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为参照,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成语典故、方音土语映证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特点,同时引导学生挖掘成语典故出处,从故事入手阅读文言文。通过这些方法能够让学生消除对古汉语的隔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古代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国学的内容体现了艺术特征与国家文化等诸多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内涵及学科文化都存在一定的发展性、国家性、历史性、现代性和延伸性,其中其延伸性所体现的古代文学价值不仅在古代得到有效发展,甚至对当今社会的文学性依旧存在一定的影响力。我国古代学说的概念是相当广泛的,其直接与中国所有学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挂钩。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从感知性认读入手,经由理解性阅读而达到评判性鉴赏,并做延展性的巩固,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具备认读、阅读、鉴赏、延展等正确并有创见的解读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是一个全方位的变迁过程,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方面,更包括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生根发芽,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十二生肖"不同于"十二地支",其原始形态为"十二兽历"。"生肖"早于"干支",起源于远古渔猎时代的图腾崇拜。"肖生动物"为原始部落图腾及先祖象征,生肖名称关联先祖姓氏,"十二支名"实际为"肖生动物"的抽象表述。  相似文献   

20.
《新著国语文法》在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描写了汉语语法的个性,发现了不少反映汉语语法特点的事实和规律,并从词法与旬法两个方面对这些事实和规律进行了论述。可以说,《新著国语文法》对汉语语法特质的探索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值得我们重新去对它进行挖掘和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