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可以具体到政治一体和文化多元,中国领域内各族群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固化则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档案,管理这些档案需要尊重其形成机制和分布状况,又要考虑到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档案利用的需求,民族档案集成管理随之产生;而档案资源的条理化和系统化需求促使民族档案集成管理不断深化,民族档案资源集成管理既立足于我国历史悠久、民族多元、档案分散的基本现状,同时又实现了民族一体、档案整合的目标和宗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我国档案部门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开展.同时,国外档案部门将发源于美国档案学界的档案多元论应用到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开发中.档案多元论视域下,档案馆应立足档案来源主体多元,吸纳多门类档案资源;立足档案本质属性多元,引导档案馆、社会与公众共同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立足档案价值实现方式多元,提供多元化用户需求导向文化创意服务.论文以我国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开发为例,制定尊重少数民族档案来源主体身份的档案资源建设战略,建立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少数民族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开发模式,设计满足多元用户需求的少数民族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方式成为新时期我国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广才 《兰台世界》2015,(2):147-148
鄂伦春民族文化是北方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档案的研究、开发、利用,对于鄂伦春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对于鄂伦春文化保护与传承,对于鄂伦春聚居地文化环境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多元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康蠡 《兰台世界》2012,(26):7-8
我国档案职业正在经历历史性的转型,这种转型在给档案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职业信仰流失与偏离、职业内生文化不足、文化传播乏力失衡及对异质文化整合的挑战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各个民族丰富的口传文学作为民众世世代代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传统资源,其中蕴含了群体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与认同。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档案建设具有着多元文化价值,收集整理少数民族的口述档案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开发民族地区的资源、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民族文化传承为视角,探讨口述档案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阐述口述档案的民族文化传承五方面内容,并进一步说明口述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变异,突出了口述档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弥补印证历史、传承社会记忆和教育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与挖掘民族档案史料,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学习掌握民族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整合档案资源,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机制;规范民族档案的整理、分类、编纂;充分利用挖掘民间档案中所藏的民族史料。  相似文献   

8.
高校档案文化主要包括物质形态档案文化、制度形态档案文化以及精神形态档案文化。本文通过对江苏44所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数据分析,引入PEST分析法,得出政治性(Politics)是根本属性,经济基础(Economy)是上层建筑,社会性(Society)是基本属性,技术水平(Technology)是根本保障的结论。在PEST战略下高校档案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有:提高高校档案文化层次的政治敏感度,加强“校史记忆”宣传的经济投入,开发档案文创产品的社会性扩散,文化整合基础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9.
秦蓉  张药 《档案》2012,(2):52-54
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档案工作通过有意识地积累、保存和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在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档案文化建设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档案自信源于丰富的档案资源,地方档案文化开发与传播关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首先阐述何为档案自信,概括其与地方文化传播互为促进的关系;其次以景德镇陶瓷档案信息传播为例,介绍其文化传播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再次分析景德镇陶瓷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因子,并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出愿景;最后从传播环境、资源、媒介、合作、反馈等角度提出景德镇陶瓷档案信息的传播策略,旨在打造地方档案文化品牌,提升档案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档案法》规定“的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行为谈了看法,认为:“1.鉴定档案”与《档案法》本身相矛盾;“2.销毁档案”与档案法定定义相矛盾;3.在《档案法》制度下“,销毁档案”将陷入尴尬境地。并对“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一是客观上存在着作“为档案”保管,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和社会没有真正保存价值的所谓“档案”;二是“鉴定档案”到底鉴定的是什么?三“是销毁档案”中“的档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13.
Archival representation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4.
15.
16.
Abstract

The decade that has passed since the last time The Reference Librarian looked at archival reference has seen many changes for the archival profession. While the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of reference service have not changed dramatically, a certain level of standardization has been reached. Access and outreach remain their traditional ties to reference; as archivists have become less willing to accept access restrictions, recent copyright decisions have tended towards limiting the use of archival material. Research in reference, in users and in use has increased, although not as much as some would prefer; it has also been affected by debate over the archival mission. The increasing pace of automation has provided new delivery mechanisms and opportunities for access and outreach while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called into question some of the basic tenets of the archival profession. New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刘珀 《山西档案》2007,(5):42-42
企业贯标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尤其是我国入世以后国内很多企业纷纷向中国认证中心申请认证,目的是提高本企业产品的质量信誉度,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作为省属特大型国有企业在2002年正式向中国认证中心申报了国际标准化认证,即推行ISO9001标准。公司所属档案  相似文献   

18.
档案证明,是指档案馆(室)根据有关档案用户的询问和申请,为核查某种事实在馆(室)藏档案中记载情况(有无记载和如何记载)而编制的一种书面证明材料.制发档案证明,是档案收藏部门开展档案提供利用服务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浅谈档案整理工作王承旭档案的整理工作,包含的是技术性和属于实践范畴的实际工作。它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为档案的编目工作奠定基础,为保管提供基本单位和完整体系;为编研、利用提供系统的档案材料。档案整理是档案的基础工作。它不但是档案业务工作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论档案编研网络化生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正在兴起的网络媒介的特点 ,从理论与实践角度阐述了网络档案编研的优质 ,探讨了网络对档案编研方式的影响以及编研信息上网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