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懂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融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目标设计的参与者,学习资源的挖掘者,思维发展的体验者,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掌握自主学习的金钥匙。在教学过程中,归纳为以下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2.
赵秀娥 《山东教育》2009,(7):101-102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育要讲究艺术,教学要讲究个性。教学个性化,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吴建英 《四川教育》2004,(12):45-45
维果茨基说过:“凡是没有自我运动的地方,那里就没有发展。”课堂,应成为学生伸展生命灵性的“家园”.使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自我实现”的过程.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化氛围中得到飞扬。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感悟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挥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提出改革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学习模式得到突破,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扩展,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为此师德建设始终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实上,教师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而非只会“甘守清贫、乐于奉献”。因此,“师德”不是神话般的“假、大、空”故事,不是圣人模样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关于教育发展的决定》中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育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去发现”,提出了“主动学习”的原则。日前我们普遍认为“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引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内容为依据,以学生周围的学习生活实际为对照,  相似文献   

9.
个性: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呼唤富有个性化的教师。培养具有个性的教师是当前创新教育中,校长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能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和人格塑造。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说:“教师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李萍 《教育艺术》2010,(1):78-79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应尽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始至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陈伏春 《云南教育》2003,(10):16-18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是启迪思维的钥匙,是学生在对教材内容深层次理解、探究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学生个性张扬的表现,也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有意义学习、发现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作为发展阶段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潜在的个性,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他们的智慧和潜能,引导他们思索、质疑,激发…  相似文献   

12.
关子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教育新理论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安排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知、体验历史情境,有所感悟、质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下列做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3.
蔡燕燕 《河北教育》2005,(21):28-29
新课标非常强调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频繁出现着“喜欢”一词。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生成“喜欢”这一积极的心理——喜欢老师,喜欢学习……只有这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才会真正得以实现,学生才能在充满激情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产生出创造的火花。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组织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任何教学首要的和最高的规律。”探索小学英语学习和教学的过程及其规律,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郑小红 《山东教育》2004,(35):19-2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的阐述中多次提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要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见,培养学生的个性既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爱迪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科学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刨设问题情景.有意识地设疑.引导学生生疑.把学生带进精彩的广问题空间.让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并积极主动去探究创新。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需要探索一种能够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以促进学生形成一种真正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其他科学,使学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并形成一种继续学习能力。阅读教学担负着构筑学生“精神家园”、重塑学生“个体人格”、净化学生“灵魂世界”的重大使命,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内心体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感悟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教师惟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由学生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学生的语言灵活性才能得以滋养.语文素养才能得以发展,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随着新课程的启动,“自主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走进了误区。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以“自主学习的误区及对策”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9.
张海花 《成才之路》2009,(31):32-32
新课程改革强调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但我们也发现由于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基础,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及实践经验证明,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显著变量。概括起来说,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的人格特征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又是影响其学习的重要非认知因素。而学生具有“向师性”,具有良好人格特征的教师是学生效法的楷模。其二、教师的人格特征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及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良好的人格特征,有利于创设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