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语言学视角看方言电视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的多样性、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角度来看,方言电视节目有助于保持语言及文化的多样性,能调动民众自觉保护和发展本地语言文化的积极性,方言电视节目是普通话节目的有益补充和调剂,不会妨碍普通话的推广;但方言电视节目应把握质量、避免低俗。  相似文献   

2.
孙曙 《生活教育》2012,(4):72-73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以“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基本措施,加大行政管理力度来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普及水平迅速提高,但与此同时,在学界和民间也出现了质疑之声,特别是越来越严重的方言生存危机,迫使人们反思我们的语言教育和语言政策。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必须尊重保护方言,普通话教育和方言教育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3.
语言规划是对社会语言问题提供管理对策,对语言问题做出有组织的、主动的反应和调节.普通话的推广(以下简称推普)已成为国家的一项重大语言文字政策.普通话与方言的复杂关系构成了当今中国社会语言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本文通过分析推普背景下川渝方言节目盛行的原因,提出协调推普与方言保护之间的关系仍是中国语言规划的重点之一,而对方言区讲话人开展语言培训将是协调推普和方言保护关系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对于语言保护,家庭语域一直是而且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从家庭语言政策的视角出发,可以对比出城市和农村家长家庭的语言使用差异。研究发现,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家庭语言选择上,方言的使用有明显差异。根据两个地区语言期望调查,所有的家长都认为他们的孩子必须学习普通话,而大多数家长对学习方言和方言保护不太关心。  相似文献   

5.
对中等城市鹤城区中小学生语言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最近十几年民众的语言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普通话迅速普及,已经成为当代生活的主要交际和传播工具;语言交际格局在近十年经历着单言(单方言)——双言的过程,今后又有向单言(普通话)转变的趋势;普通话的使用已由过去采用行政手段推广,演变为民众的自觉选择;值得重视的是,民众在自觉选择普通话的同时,正在逐渐淡化和疏远方言,方言保护问题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在城市里不同交际领域的语言使用和选择情况、普通话交流能力、普通话熟练程度、对普通话和方言的态度等方面的分析,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了该群体的语言资源现状.揭示出进一步提升农民工普通话水平和加强农民工自觉使用、保护方言资源意识,是目前最突出的两个语言问题,而加强教育,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将农民工语言资源管理纳入国家语言规划范围之内,是解决农民工群体语言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政策导向更加强调普通话使用主体或共同体的超民族属性,因此可以将"国家通用语言"进一步构建解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通用语"或"中华民族通用语"。"中华民族通用语"变体的前身曾使用过汉语民族变体、汉语民族方言、地方普通话、中介语等身份和称谓,其共同特点是在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中带有明显的母语特征或称中介语石化现象。在政府语文工作层面,包括少数民族使用的"地方普通话"已被列入"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等国家语言能力测试和国家语言资源保护规划。同时"中华民族通用语"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的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不同于汉语方言地区普通话推广的标准、理论和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8.
胡邦岳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109-111
首先阐释了语言、文化的内涵,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强势方言亚文化与普通话主体文化的关系。在当今大力推广普通话,全球兴起学汉语热的时代背景下,强势方言表现出一种对普通话主体文化的自觉,强势方言这种本真状态反映了当今方言普通话共生共存的语言生态,在此作者提出了新时代环境下我们应该树立主体多元复合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9.
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对阳泉高中生对普通话和阳泉方言语言态度的调查问卷,从语言评价、语言使用、语言倾向、语言预测和男女性别差异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得出阳泉高中生对普通话和阳泉方言的态度。目前的状况是阳泉方言和普通话并存。  相似文献   

10.
侯银梅 《文教资料》2011,(11):61-62
高校普通话教师担当着推广普通话的重任,语言是普通话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语音知识、纠正方言音的主要教学手段。在语言修养方面普通话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何提高高校普通话教师的语言修养?本文主要从思想修养、教学口语修养和加强语言修养的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除少数极为闭塞的区域外,我国多数地区都形成了汉语方言与汉语普通话并存的语言格局。这种多语环境,给儿童的语言习得和家庭语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而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许多家长因为担心方言会影响孩子对普通话的习得,便只让孩子学习普通话,这也间接导致许多方言和地方文化陷入濒临失传的窘境。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学习方言呢?如果学,应该怎样学?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语言权视野中的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权视野看,方言有保存自己的特征因素的权利,也有吸收或排斥普通话成分的权利。我们既不能抛开方言在语音、词汇系统方面的特色,不能否认运用方言进行地域性交流的价值,也不能无视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普通话作为国家规定的通用语言的地位。方言与普通话的使用群体,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是会转换的,不同方言区的普通话会表现出自己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3.
洛阳方言中合音词的读法、使用频率以及熟练程度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居住地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不同的社会因素对合音词使用的影响程度可能有大小之分。城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大众传媒的语言导向作用均影响了洛阳方言合音词使用。普通话推广对汉语方言确实有冲击,不能以讲标准的普通话为借口而废弃方言,汉语方言的保留和保护不仅对个人,而且对历史语言学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幼儿正处于语言学习与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因此,普通话的学习应该从幼儿抓起,但是在幼儿普通话学习的过程中总会受到方言的干扰。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自己在幼儿语言教育实践中的摸索与总结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幼儿教师要理解方言对幼儿学习普通话影响巨大的原因;幼儿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如何克服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语言接触中方言特征的易位研究——以临沂方言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接触是我国现行语言政策下语言接触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和普通话的接触过程中,方言会逐渐变异,甚至可能出现典型特征的易位现象。和普通话的接触过程中,临沂方言的一些典型特征发生了变化,而文化、年龄、职业、性别等社会因素对语言易位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语用主体对使用普通话和方言的场景环境以及对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态度的调查,分析了新时期语用主体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情况的一些新变化,即:语用主体对语言使用的场景环境区分较为清楚;对使用方言和普通话的态度较为平和。这些变化反映出了语用主体对语言和谐的潜在的心理期待。这种朦胧的语言和谐意识对促进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方言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的地域分支。普通话与方言同属一脉,是相依共存、互补分用的关系,把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成都、重庆两地跨西南地区随迁子女及其家长语言状况的调查,并运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家长语言使用和态度与子女语言使用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普通话是跨区迁移家庭成员的主要使用语言,家乡话在他们的语言使用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他们逐渐意识到四川本地方言的实用价值。随迁子女与其父母语言使用同质性较高,在家庭、公共场所和学校均主要使用普通话。研究还发现,普通话在子女第一语言习得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与家长对孩子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支持态度密不可分。这同时也启发我们,今后推广普通话可以多考虑从家庭方面入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既有历时变化,又有共时差异;语言不是自给自足的,在语言接触中会相互影响.上海方言来源广泛,变化迅速,领先创新,并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本文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依据上海方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分析上海方言的发展变化,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上海方言在变化,但不会消失,我们应努力营造多语并存,和谐发展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20.
海南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省份,通行语言和方言多达12种。但是,在执行推广普通话政策过程中,政府对海南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不够重视或其它原因导致很多海南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面临边缘化甚至逐渐衰落的威胁。本文旨在通过对与海南文化背景类似东南亚地区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了解他们语言政策与规划失败教训或成功经验,希冀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政府重视对海南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制定出合理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满足海南国际化和本土化需求,让海南多元文化能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