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文摘类期刊依旧红火。尽管已经有《读者》、《青年文摘》等文摘期刊巅峰品牌,后有《特别关注》、《看天下》等“黑马”。2009年文摘市场仍然还有新产品空间,现有优势文摘品牌还有市场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文摘期刊在中国期刊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相当可观.月发行量高达700万份的《读者》不仅是文摘期刊发行之王,也是中国期刊发行之王.加之月发行量超过200万份的《青年文摘》,以及另外六七本发行几十万份的文摘期刊,中国的文摘期刊在发行市场所占份额远远高于时尚和财经类期刊.正是由于大家都非常看好文摘期刊低成本高收益的前景,从20年前的几种到今天的200多种,中国的文摘期刊空前繁荣.尽管这种繁荣已经持续十多年了,但市场上仍不断涌现出文摘期刊,像《当代文萃》、《格言》、《意林》、《新意林》、《我们》、《百柳文汇》等等,甚至仍有许多文摘期刊还在筹备之中.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16):21-24
<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文摘类报纸是上海《解放日报》1980年元旦创办的《报刊文摘》。我作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78级研究生,曾参与过《文摘报》创办的论证,该报由《人民日报》1981年1月23日出版。随后,各地各类文摘报出现了很多,而且都很成功。但在数字化的当今,多数文摘类报纸  相似文献   

4.
王红松  唐芬 《图书馆论坛》1996,(6):24-25,18
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对作者文摘的编写有明确的要求,但目前作者文摘中的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分析《图书情报工作》等6种图书馆学期刊的作者文摘,以《文摘编写规则》为依据,指出图书馆学期刊作者文摘中存在的8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书报摊上最多的杂志是哪几种类型?就现在来说文摘类期刊一定属于其中一员。《读者》、《特别关注》、《青年文摘》、《意林》、《杂文选刊》、《喜剧世界》等一大批心灵鸡汤、幽默类文摘占据了书报摊的大部分地盘。仅《读者》就有数个不同的版本,至于其他一些以打动人心的小故事或幽默、谐趣段子为卖点的文摘刊物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飞花拾零     
文摘由来文摘最早产生于公元前3600年前后的苏美尔文明时期。“文摘”一词,最早在拉丁文中出现,意为“抽取”。18世纪初,出现了第一批文摘刊物。如《建设》、《环球——知识与娱乐》、《每月评论》等。这些刊物的内容包罗万象,重点是对一些著作的摘录或介绍。19世纪初,科技事业的突飞猛进,“单科学术型”的文摘刊物应运而生。菲西那1830年创办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路线,带来了我国报刊事业的空前繁荣。其中文摘类报刊和报纸文摘专刊(版)的大量涌现,堪称一枝独秀。 从新闻出版部门提供的情况得知,改革开放15年来,全国文摘报刊已发展到180多家,其中仅专门类文摘报纸就有27家,期发数已达1400多万份。譬如北京的《文摘报》、上海的《报刊文摘》、江苏的《中国剪报)、福建的(每周文摘》、四川的《文摘周报》、湖南的《文萃周报》、安徽的《文摘周刊》、吉林的《文摘旬刊》、贵州的《文摘》等,都已成为寻常读者熟悉的文摘报纸。与此,中央级和各省市级大报、地县报纸、专业报、行业报等,也都相继推出了《每周文摘》、《每日文摘》、《百科文摘》,《书报摊》、《博采》等文摘专刊(版)。这些文摘类报刊和报纸文摘专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哲思》为例,分析文摘类期刊媒体融合现状,并从加强原创内容建设、注重全平台分发、转变观念、打造品牌生态圈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究文摘类期刊媒体融合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文摘类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博  余姣卓 《出版广角》2014,(15):62-65
多元化、多形态发展是当前数字出版的主要趋势。以《读者》《青年文摘》和《意林》为代表的综合性文摘期刊纷纷探索多形态数字出版的发展模式。本文对三者的数字出版进程进行概述,归纳、探索三本期刊主要的数字出版产品形态,总结我国综合性文摘期刊的数字化现状及趋势,并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 1992年1月5日,《南京日报》消息:“美国著名大型文摘检索期刊《历史文摘》编辑部近日正式聘请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部副主任叶继元为该刊编辑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是入选该委员会的第一个中国人。”随后,《江苏图书馆学报》等纷纷报道这一消息。叶继元为南京大学,为我国期刊界赢得了荣誉,他的名字也被全国的同行所瞩目。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中青年学者辞典》、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的《国际名人传记辞典》均予入选,核心期刊《人才》杂志还专门作了长篇报道。此外,他还是英国、美国期刊研究会会员。  相似文献   

11.
张巨睿 《出版参考》2006,(6X):23-23
现在的文摘类期刊市场就像一场正在比赛的马拉松。如果说《读者》已经跑过10000米,那么,《青年文摘》已经跑过2000米,《特别关注》跑到了1500米,《格言》、《意林》也跑到了1000米。  相似文献   

12.
文摘类期刊在各地崛起,成为近年来国内期刊市场的潮流,从全国来看,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读者》为首,包括《青年文摘》、《新华文摘》、《海外星云》、《东西南北》、《书摘》、《作家文摘》等在内的庞大的文摘期刊阵容。如今,文摘类期刊的竞争,又开始在素有“期刊出版大省”之称的湖北省拉开序幕。尤其是今年以来,不到半年光景,已经出现或预告了至少四五种文摘期刊!  相似文献   

13.
王飞燕 《新闻窗》2006,(4):98-98
2006年1月,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天下文摘》报正式推出《天下文摘》月刊第1期,引起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4.
继本刊2010年第9期尹鸿教授文章被《新华文摘》2010年第20期收录后捷报频传,《今传媒》2010年第11期封面推荐文章陈正奇、王银娥教授撰写的《论编辑和作者对学术期刊质量的影响》一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6期"论点摘编"栏目收录。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07,(9):52-54
张景岩 (青年文摘杂志社社长):大众类期刊发行量相对较大,广告额也应该比较大,但由于其受众面不集中,消费取向不集中,其广告量相对于发行量而言,反而不能算高.比如,2006年《读者》月发行量达到900多万份,广告额大约4500万元.《青年文摘》的月发行量约230多万份,广告额约1260万元.进入2007年后,大众类期刊的广告经营额明显下降,《读者》、《青年文摘》的广告版面都大幅减少,下降幅度在20%~30%之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读友》杂志是一本新生代的文摘刊物。在编辑过程中,杂志努力开辟“第三种文摘模式”,即淡化文摘杂志“吃现成饭”的痕迹,强化编辑在选稿后的主动性,加大编辑“整合”力度,给“旧稿”赋予一种新形式、新含量、新角度、新思想,依靠刊物的“保鲜”特色在文摘刊物中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7.
《少年文摘》在新加坡发行的短短6年时间内,期发行量由800册上升至1.1万多册,在新加坡华文期刊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约为80%。在马来西亚,其首年总销售量也超过了3万册。《少年文摘》海外发行成功的秘密,一是其成功的定位和高品质的内容;二是适宜的市场条件及全球中文热的兴起;三是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在国家鼓励出版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少年文摘》"走出去"的成功实践与探索对于业界极具启示。  相似文献   

18.
5月14日一早,《青年文摘》杂志社接到一位热心读者的举报,反映街头出现了《青年文摘》6月号的盗版本,笔者接到电话后,立即去街头买了几本,并向市出版局扫黄办报案,把假冒样本送去,市扫黄办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同日,在首都街头报刊摊上,还出现了《读者》6月号的假冒刊物。  相似文献   

19.
文摘报刊的新闻价值及编辑思想陈华飞近几年来出现的“文摘热”,是新闻改革的产物,也是新闻事业繁荣的反映。在改革开放的第一次浪潮里,《四川日报》、《解放日报》分别率先创办了《文摘周报》和《报刊文摘》,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此后,众多报刊也纷纷投入“文摘...  相似文献   

20.
一女性文摘类期刊的概念界定女性文摘类期刊的概念界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受众的性别特征可以得出,女性文摘类期刊是指以女性读者为主要目标受众的文摘类期刊。如《女子文摘》、《中外妇女文摘》等,从刊名就可以得知它们的诉求对象很明显是女性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