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市场营销学和劳动力产品理论为主要视角,重新界定了"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概念,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层次、产品价值实现、产品开发的新理论,提出了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的全新指导思想——将大学生劳动力的活劳动及技能视为产品,将高校和大学生自身联合视为生产者及营销商,将用人单位视为顾客,将"解决大学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转化为"如何出售产品,以解决产品的价值实现问题"。这对于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13多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就业问题不同于发达国家,他们主要面临青年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不同于其他转轨国家,他们主要面临转轨带来的结构性失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型使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优势不再,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均衡,大学生本应服务于国民经济却出现了"知识失业"的现象.本文将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探索其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待业时间与受教育程度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在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青年就业和失业问题逐步凸显。[1]青年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弱势人群,他们因为缺少工作经  相似文献   

5.
现在国际与国内电子商务市场风起云涌,其发展势头突飞猛进,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起到一定作用。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我国都将面临着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大问题同时出现、相互交织的局面,就业问题之复杂、就业任务之艰巨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未曾有过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同轨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二者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同轨模式的基础.结合江苏大学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践操作,从"志愿式"就业模式的在校培养和毕业后培养两个层面,提出在新形势下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的同轨运行,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解决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文章阐述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状,分析了其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和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促进新成长劳动力转移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非解决不可的重大"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就业问题的焦点是劳动力能否科学规范转移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新成长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探讨职业教育对于解决他们转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就业难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深层矛盾的具体体现.结构性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原因入手,如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偏好结构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科学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大学生就业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就业有明显的部门偏好和地区偏好。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模型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分析,认为地区间收入差距相对悬殊、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社会保障差异巨大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偏好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就必须逐步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并存,意味着大学生就业适配性问题的日益突出。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适配性问题的主要表现,从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制度和大学生就业能力三方面寻找适配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期能找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适配性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以上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适配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大学生就业环境日趋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探讨和分析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仅是回答女大学生何以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对营造两性平等竞争、就业机会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存在着地域分布不平衡,行业分布不合理,就业层次较低,流动性较强,劳动关系不规范,自主创业人数不多、成功率不高等问题。文章从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以期对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起到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宇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5):100-102
根据规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签订的,并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经过几年的实施,该协议书的使用已经被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所接受和适应。然而,由于其法律规定的不尽完善,存在协议书的称谓容易与劳动合同混淆等问题,需要对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实习就业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学者们现有的研究成果惊人一致:在校生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在身份上也不认定为劳动者,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此观点深值商榷.我们应该从大学生切身利益出发,结合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利益保护,在法律的框架下,就具体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劳动角色预演作为大学生正式就业前对劳动角色的预备演出。具有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劳动行为参考模式、克服因顺应社会过度而产生的反适应社会倾向、提升核心就业力等方面的适应社会功能。逃避劳动角色预演和劳动角色预演偏失是常见的两种大学生劳动角色预演不适应社会的表现。认同自身的准劳动者角色、把握劳动角色的要求和试展劳动角色的风范是大学生免于出现劳动角色预演不适的有效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辽宁省大连市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采用半结构访谈方法,通过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个人就业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各种因素,用统计性就业歧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论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形成的原因和就业困境,并针对如何改变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处于劣势的局面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包括自身人力资本、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以及劳动力市场等,而影响就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社会资本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拥有的社会资本情况不容乐观。鉴于此,院就业指导部门采取以下有力措施积极拓展学校及大学生个人的社会资本:积极拓展个人弱关系社会资本;注重个人强关系社会资本的运用;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加强学校内部社会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Agriculture has had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minorities performing manual labor from the time of slavery. This has left a legacy of minority youth perceiving agriculture as occupations involving manual labor with low pay and low prestige. However, the opposite is true. There a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college graduates in food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marketing, merchandising, and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areers; and managing water, land,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that are used in the U.S. food system. Minorities in Agriculture,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lated Sciences (MANRRS) is a national society committed to fostering partnerships between minority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from academia,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The objectives of MANRRS include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griculture and related sciences, providing an avenue for fellowship, promoting career and academic counseling, and developing a network to serve its members. Mentoring in MANRRS most closely follows the networking model. Hierarchy and power positions are replaced with collegiality and dedication to achievement of academic and career success. The networking of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s, collegiate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university faculty and advisors,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enhances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efforts on all levels.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出现的以放弃工资和福利待遇为代价谋取工作岗位的特殊现象。作为就业市场的一种新现象,它得到了社会的的关注。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协议不是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应视为"准就业",当大学生受到损害时比照正常就业者待遇进行损害赔偿。政府对这种现象可取政府起薪指导价的政策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