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的大背景和指导思想。西华师范大学探索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遵循职前与职后结合,知识传承与能力训练结合、必修与选修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原则,在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形成了"平台+模块"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2.
TPACK框架为探索信息时代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提供了全新视角。国外一项面向TPACK发展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项目,为国内职前教师TPACK培养提供了典范借鉴。从课程方案、技术模块和教师教育者三方面对该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范例的特色进行剖析可知,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重构应关注以下方面:在目标定位上,从培养教师成为技术"消费者"转向技术"设计者";在培养机制上,要打破分割支离的局面,形成融合统整的培养机制;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从零散孤立的结构转向贯通的整合式课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文章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衍变视角出发,在分析课程内容衍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提出了面向职前教师能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以期为培养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全新的视角,从而促进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被公认为是教育思想、辩论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中心,在研究生教师教育方面成绩尤为突出,其职前教师教育PGCE课程多次在教育标准局的检查结果中取得优异成绩.英国伦敦大学教师教育职前教师教育主要有一年全日制初等PGCE课程、中等PGCE课程以及职前义务教育后PGCE课程等课程.这些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实践方面依次具有标准化、相互渗透化和层次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在一体化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职前教师教育必须呼应职后的工作实践,了解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关注未来工作对象——儿童的发展特点,顺应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时代要求,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应设置一般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儿童发展与学习、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模块。一体化视野下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还必须深刻认识"师范教育"转型为"教师教育"的时代内涵,建立广泛的合作密切、互惠互利的教育科研与实践共同体,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反思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发现学科限度划定了课程内容的知识边界、课程管理的权力边界、课程组织的实践边界以及课程评价的功能边界,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需求。“跨学科”以学科知识整合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师范院校可以从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以及课程评价的发展性等方面,探索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跨学科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是高师教育改革的难点,而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又是整个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点。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明确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课程目标;科学设置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课程内容;探索与职前培养相衔接、呼应的职后培训课程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8.
延续多年的历史学科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偏重于培养专家型教师,其课程体系呈现单一学科纵深发展,难以全面体现教师教育的工作特点,也不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因此,调整课程结构,加大教师教育课程的比例;优化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机会和比例;职前职后通盘考虑,建立职前教育职后提高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特点,总结了目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揭示了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一套与职前培养对接的职后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关键。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调查表明,"实践能力"模块的课程最受欢迎,"理论素养"模块的课程最不受欢迎;工作1~6年的教师学习欲望最强烈,工作9~12年的教师最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因此,构建高效的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课程设置应与不同阶段教师的学习需求吻合;二是重要课程应贯穿教师发展多个阶段;三是职后教育课程的开设应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功能;四是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五是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在职教师脱产进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